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探索

2020-12-04 02:52蔡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2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蔡洁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不断的升级优化,教育部门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大。小学时期是学好数学的开端和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良好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革新,创造生动有吸引力的高效课堂,教导学生学习有效的学习技巧,有利于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为例子进行简要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探索

引言:

倍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的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遇见有关倍数的问题几率非常高。学好关于倍的知识,对于解决小学的数学问题有着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对倍数知识进行教学时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倍数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倍数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学生们在进行倍数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可以将数字和图形进行结合,让学生们利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出倍数的关系,这样的方法更加清晰明了,方便学生更直接地理解知识点。其次,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给出一定的数据以及条件,学生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并结合除法计算思维,计算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画图理解的方式利用乘法的计算思维,来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些步骤都是通过建立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以及结合学习过的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运用,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倍数的相关知识并且熟练地加以运用[1]。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知识》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利用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倍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境导入法值得教师们在课堂中使用,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欲望有着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事先在课件中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带来生活中的小物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们,激起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好奇心。由于学生并不了解老师的想法以及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因此会产生许多的联想,为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们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中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倍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两个正方形,让同学们计算出大正方形是小正方形的几倍?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个正方形就行测量,记下数据进行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的和发散性思维。

(二)利用数形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个理性思维的学科,利用死记硬背以及频繁刷题的方式是得不到高分的,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题目中隐藏的有效信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接下来要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明白要考查的知识点,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条件,否则就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多动脑勤动笔,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2]。小学生对于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独立计算倍数问题时,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画图形式进行计算,将有关数量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以及正确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

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改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难易适度,不可过于简单或者困难,可以结合教材顺序进行设计。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析其中的利弊,对此进行相应的改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关注学生后面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小学课堂中可以结合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运用教材并引入生活化素材

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的能力,而不是以分数为主要发展点。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思维也难以集中。因此在倍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融入学生日常能接触到的生活化的元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方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推进教育的发展[3]。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学习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小学的数学教育。倍数的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此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让倍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课程内容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培养数学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亚萍.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殷春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李彩霞.小学三年级数学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