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思维的视野审视勋伯格《月迷彼埃罗》的艺术价值

2020-12-05 23:52孔瑜宸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
关键词:勋伯格表现主义调性

孔瑜宸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作曲家创作背景综述

阿诺德·勋伯格,1874年出生于维也纳,自幼家境贫寒,仅受过很少的正规音乐教育,他八岁开始学习小提琴,随后又自学大提琴和作曲技术,曾在柏林剧院担任过指挥,同时不断钻研作曲技法,最后在他不懈的创作实践和指挥生涯中,逐渐酝酿出新的音乐创作技法。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核心人物,勋伯格也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彻底颠覆了原本有序音乐的创作技法,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无调性音乐创作风格;同时还编纂了一系列的理论著作。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受邀于1911年创作的声乐套曲,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创作完成,这是他无调性音乐创作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历史上将这一期间的艺术看作是“表现主义时期的艺术”,当时整个艺术界被一股浓郁的表现主义气氛所笼罩,其中绘画界的表现主义最为典型,而勋伯格正恰巧与这种表现主义的艺术观念相契合,所以他决定同妻子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绘画,但谁曾料想到,妻子竟与绘画老师私奔,这让勋伯格一度陷入悲伤之中,因此创作了作品《月迷彼埃罗》。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表现主义时期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声乐套曲全曲共由21首乐曲组成,作品都是在比利时诗人阿尔贝·吉罗的五十首长诗中选取出来的。套曲全曲生动刻画了小丑彼埃罗卑微且丑陋的人物形象,用一种精神恍惚的意境暗喻作曲家自我放纵、解放天性的潜意识,同时借用乐曲中所刻画的诡异造型来折射出世间的人生百态。

二、作品创作理念分析

(一)“无调性”创作观念

《月迷彼埃罗》作为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代表,其整体上采用无调性的创作手法,但个别地方如声部划分、小节划分和改变和弦连接等地方还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调性因素,只是这些因素是相对孤立存在的,而且是由传统的和弦连接而产生的。例如在最后一首乐曲中的尾声部分,钢琴声部中的高声部出现传统调性中的功能和弦连接,这种稳定调性的小节长达数十个,用以突出孤立存在的调性因素。新格罗夫音乐词典中将勋伯格的这种“无调性”创作称为后调性的、前十二音的音乐,即用音程、和弦、非三度非功能的关系来替代我们已知的传统功能结构。

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一方面是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内心极度扭曲而狂躁的人物形象,这是社会矛盾激化所导致的反应;另一方面是当时社会下艺术家们所表现出的非理性的情感与思想的极度失衡,这些因素使勋伯格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在自己主观思维的基础上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创作之路。

勋伯格“无调性”的音乐创作,实际是他使用的无调性因素中的调性因素,将调性因素以选择性、偶然性的几率出现,让听众似乎听不出来但又隐约能感受到,加之作曲家也无意突出调性的作用,所以最终使乐曲变得随意、自由,让听众感受不到调性的存在,认为是一种新的创作技法,殊不知这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二)主导动机创作理念

作品《月迷彼埃罗》中的主导动机共由七个音组成,从始而终贯穿整个音乐的发展。作品中21首乐曲的变化发展均可以看作是主导动机结构化形式的变化,虽然不同乐曲中采用不同的变体结构,但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所有主导动机下的结构化演变共同支撑起全曲的“骨架”结构。

《月迷彼埃罗》乐曲中的各部分以对称、倒影、再现及交替的形式,使音乐材料的变化关系在主导动机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这种模式被看作是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音乐打破传统的音乐节奏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是减弱音乐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从而给听众带来一种不安、焦虑和躁动感。例如,作品中第一首乐曲作为开始部分首次出现主导动机原型,即由十六分休止符引出的三音下行结构和四音先下后上的结构组成,随后乐曲中出现的很多类似的地方均为主导动机的变体结构,在主动动机原型的基础上加强乐曲节奏、结构的变化,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为丰富,表达情感也更为真实。

《月迷彼埃罗》作为二十世纪标志性的音乐,无论主导动机如何变化,最终还是贯穿21首作品从头至尾的发展过程,乐曲之间的规律发展和有机联系,使作品独特的统一性和逻辑性显得更为突出。

(三)曲式结构创作特征

作为无调性音乐,该作品中并不存在太多曲式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如果按照传统曲式结构分析方法,如划分乐句、乐段、终止式、调式调性等这些判断方法,这将在无调性的音乐作品中很难适用,所以即便是这样,这部作品中也有少部分地方借鉴了传统的曲式结构,供我们参考分析。

例如:作品中的第一首乐曲属于单二部曲式结构,分为A、B两个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共39个小节。乐曲以第一乐句为主导动机,在第二乐句中进行三度下行模进,第三乐句完全变化,第四乐句缩短再现;第二首乐曲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分A、B两个部分,共41小节。主导动机为第一乐句中的小提琴声部#G到#E,1-12小节;随后从第13小节开始进入第二乐句,在节奏型不变的基础上出现五度上行模进;第33小节进入第三乐句,音乐情绪变化明显,对比变化突出,一直保持到37小节;最后四小节缩短变化再现,在休止中结束。

三、音乐发展手法及特征分析

(一)作品发展手法

传统的音乐作品针对音乐材料的发展可分为五种发展手法,但在《月迷彼埃罗》“无调性”声乐套曲中这五种发展手法也同样存在。以下是对作品中发展手法具体运用的分析:

第一种重复手法,主要是对音乐作品中乐句、乐节或主题的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在《月迷彼埃罗》中多为完全重复,并且是对主题材料进行多次重复,但是没有出现传统音乐作品中那种大规模的重复。

第二种变奏手法,即在原有材料如音高、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突出主题材料与变化材料直接的对比。

第三种展开手法是一种变化较大的手法,有的是保留原有材料中的一小部分元素对其进行展开,而更多的是对原有材料的结构以扩大、缩小或倒影等手法进而创作。例如在作品第8首乐曲中的第11小节出现主导动机,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模进,这种展开性的发展手法保持了音高与音数的统一性;其次在第19小节、第21小节等也多次出现类似的下行模进手法。第四种对比手法,是指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或不同的材料构成乐句、乐段等之间的强烈对比,对比的内容有可能是原有材料变化而来,也可能是全新的材料。例如作品第2首乐曲中A部分的第一乐句和B部分的第二乐句在节奏与力度上形成显明的对比,节奏由快变慢、力度由强变弱。

最后一种再现手法,简单说就是一种重复,分为静止再现和变化再现,但在无调性音乐作品中不存在静止再现,只保留变化再现。

以上是对作品中五种发展手法具体运用的分析,总体而言,传统调式音乐中的发展手法在无调性音乐作品中也同样适用。

(二)音乐的表现主义特征

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变更的时代,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更是一个上上下下被浅薄的悲观主义、市侩的物质主义所充斥的国家,与此同时,表现主义在这股反传统的思潮中悄然兴起,最先以表现文学主义和表现绘画主义为代表。先驱代表家们在作品中均表现出以人性特征为出发点的情感,根据自身内心情感的变化塑造出外部事物的形态,正如后来表现主义音乐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样,将卑微而丑陋的人物形象搬上银幕,以作品人物的怪诞刻画来表达作者内心对现实的憎恶。不管是作家、画家还是作曲家,虽然他们每个人的艺术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终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

《月迷彼埃罗》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一方面,作品中刻画的“彼埃罗”人物形象实际是表现主义时期人们现实生活的缩影,音乐将百姓对现实生活的绝望、对背井离乡的孤独和对世态炎凉的憎恶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表现主义音乐中所表现的那样,作品中所展示的就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再现,就算是区区一个小人物,他身上所折射出的也是一个时代的大问题。

四、结语

《月迷彼埃罗》作为勋伯格创作的二十世纪无调性音乐的代表作品,打破了传统创作技法的束缚,开启了未来音乐创作的大门,对音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勋伯格开启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新纪元,他的音乐创作思维和创作理念都将为二十世纪音乐留下永久的记忆。本文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发展手法的简要分析,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和二十世纪表现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勋伯格表现主义调性
安德列耶夫与扎伊采夫的表现主义小说对比研究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种族身份、道德主体与救赎的哲学意义
——评《勋伯格与救赎》①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勋伯格多变创作风格之探析
谈“调性”
勋伯格:伟大的音乐革新者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