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不律 生花妙笔
——古吴三阳笔庄倪颂霖访谈

2020-12-05 03:34倪颂霖吴沿
关键词:制笔三阳技艺

倪颂霖 吴沿

时间:2020年9月14日

地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古吴三阳笔庄“正阳牌”三阳金花笔

吴沿(以下简称吴):湖笔制作技艺冠以苏州之名,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缘由?

倪颂霖(以下简称倪):我们都知道湖笔产自湖州,说起来,苏州湖笔制作技艺确实与湖州的湖笔制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湖笔的兴起和书画宗师赵孟頫不无关系,他居于湖州,当地文风在他的引领之下蓬勃兴盛,制笔之业也随之逐渐兴盛起来。其后元蒙退回漠北,明清两代延续一统,文化艺术中心、百工制作中心逐渐转移至吴中(苏州),制笔业界的手艺人、商户亦也随之转移至吴中。苏州文风郁馥、经济发达,文人雅士及能工巧匠云集,培育出的“湖笔”佳品在当时颇有名声。民国时期的资料显示,仅1937 年后陆续迁苏州落户的原湖笔制笔技艺工人等,就有129 户310 人之多。苏州文林堂、苏州杨二林堂、苏州陆益元堂、苏州贝松泉笔庄等等,聚集了来自湖州、江阴、扬州、丹阳、丹徒、杭州、绍兴、无锡、进贤文港及吴县各乡的制笔艺人。因而可以推断,苏州制笔业在数百年来汇集众长,已经形成了真正的“苏州”属性,所以叫做“苏州湖笔”是比较恰当的。

吴:也就是说,传统的湖笔和“苏州湖笔”制笔区域上有明确的差别。

倪:“湖笔”是具有中国南方特色和技艺含量的毛笔制作,中国江南地区沿运河一线是制作业散布地。“苏州湖笔”则是苏州自明以来、有历史传承脉络的特色毛笔。

吴:笔的发明、制作、发展,必定是随着文化活动之需要、文化品位之提升,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磨砺而成的。请您谈一下毛笔的发展历史吧。

倪:先秦时代已有无被无柱的原始毛笔。秦代蒙恬开始研制现代意义上正式的毛笔,品质得到了提升,制笔技艺逐渐完备起来。汉魏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方,其中三国时代魏国的制笔技艺已经基本定型。晋代永嘉年间,汉人因五胡乱华开始大规模南渡,文化中心开始南移。唐宋时制笔业南北并兴,有了较大的发展,制笔之名家辈出,甚至有了最初的品牌意识。到宋室南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一次移至南方,并延续至元、明、清几代,南方一直是文化中心、工艺制作中心。制笔业先在吴兴(今湖州),而后移至苏州,也是顺应本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而自然发生的。可以说,“苏州湖笔”是中国南方毛笔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有地。

吴:苏州湖笔制作中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内容和步骤?

倪:苏州湖笔的选料用料、品质品种配方、工艺流程、品质标准等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湖笔的原料主要是羊毫、狼毫、肩毫(山兔毫)三大类,此外还有鹿毫、鸡毫等小类。羊毫也称软毫,笔毛长而颖锐,柔软浑圆,含墨饱满;狼毫也叫硬毫,以黄鼠狼尾毛为主,笔毛润滑而富有弹性;肩毫指野兔肩上的毛,一般是由兔毫和羊毫组成,有“七紫三羊”“特制大七紫三羊毫”“选毫圆健”“五紫五羊”“双料写卷”“写卷”等。这类笔刚柔相济。紫毫即兔毫笔(山兔毛),以富弹性、落墨有力见长。这是大略的原料选择,其中的动物品种产地、季节也有非常精细的区分和选择标准。选择好的锋颖制笔是极其关键的品质保证,苏州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体现苏州湖笔工艺的独特风格。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苏州湖笔对此的要求是这一段的下部界限分明而平齐,即每根笔毛的这部分要长短划一,这也是工艺关键。制笔过程繁杂异常,操作要求精细,要制作上乘的“苏州湖笔”真是极其不容易啊。

吴:据我所知,一般的传统工艺制作,对工具都特别讲究,苏州湖笔的制作也离不开许多自制的工具吧?

图 1 邵文炳老先生亲授制笔技艺(左一倪颂霖先生)

图 2 钱连忠一家

图 3 古吴三阳笔庄非遗传承人 钱丹华(左) 钱丹英(右)

倪:是的,有些工具是现成的,有些则是这些手艺人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制作的。主要用具有:1.笔料工具:蒲包,用来装山羊毛的容器;样板,木质的薄板,使零星水盆整理后的成片规尺,毛料集中成型;梳子,一般为牛角、不锈钢制成,用于梳理毛料。2.水盆工具:水盆,装水的容器,深腹宽边,多为陶制;盖砖和墩头,水盆的辅助工具;白灰钵头,装石灰溶液的容器;角梳,用来梳洗水盆中的毛料,将上面的杂质去除;切刀,切齐锋端已经平齐毛料的根部所用的刀具;剪刀,普通的生铁剪刀,用于修剪毛料。3.结头工具:丝线,用于捆绑毛料以形成笔头状;线勾,由棉布制成的布条,一端挂有铁钩,将布条端挂在颈部,用于固定加工好的笔头;松香,将其一端放在油灯火焰上烤,将融化的松香涂在笔头平整的一端,使其粘合在一起;木板,木制,三角形,作为辅助工具平整笔头;油灯,用来融化松香。4.笔杆制作工具:蒲墩,有孔;压板,将不直的竹制笔杆插入孔内调整,以达挺直。5.装配笔头和笔杆工具:装套刀,加工笔杆,使笔管通畅;车刀,修整笔杆内腔,使其规整平滑。6.镶嵌工具:车刀,切割镶嵌材料;钢锯,常见的木锯,用于锯竹;木付,用于固定车刀;三角锉刀,辅助加工镶嵌材料;砂轮,磨制刀具;钻头,打通笔管上的竹节。7.择笔工具:择笔刀,用于挑出笔头上无缝、弯曲、断头的毫毛。

吴:制作一支小小的毛笔,需要用到的工具真的好多啊!那一支新的毛笔,使用起来有没有讲究?

倪:用笔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启用新笔,不要用60°C 以上的热水浸泡,因为一般的笔是用虫胶上胶,碰到高温胶漆要软化,也不要用嘴咬,以免伤毫,可用拇指和食指从笔端慢慢碾散,或用清水浸开。羊毫和狼毫,半开全开均可,兼毫小楷、紫毫小楷只宜半开,半开的笔不宜多洗,用过之后,只要把笔尖上滞墨洗清即可,不要让笔尖被墨汁封住。往往有些笔,在新的时候并不好写,写过几次之后,就很“听话”了,这是因为刚使用时有点不习惯的关系,用服之后就会好。由于各人的执笔和运笔方向的顺逆程度不同,所以自己写惯的笔,别人不一定好写,而别人写惯的笔,自己不一定好写,所以最好不要随便借来借去。一支笔如果天天写天天用,在一般情况下,羊毫可用半年左右,狼毫和大号兼毫约四个月,小楷兼狼毫和紫毫笔只能写五至六千个字。在写长卷作品时,如能准备两支笔交替使用,既可保持笔的性能,又能延长笔的使用寿命,能收到两全俱美的效果。出门带笔备用,要用笔帘,切不可用不透气的纸或塑料纸包装,以防发霉,腐烂羊毛。毛笔用后,必须洗涤干净,用废宣纸或毛边吸干水分。用手指把笔勒挺、挂起或倒插在笔筒里,下次使用就非常听话。

吴:据说写不同的字需要用不同的笔,还挺有讲究的。

倪:根据有经验的书法家说,临柳书体可用顶端丰厚的中锋或长锋羊毫,如“玉兰蕊”或“精制长锋纯羊毫”“纯羊条幅”等;临欧赵书体,可用“加健白云”或“兼毫大楷”等。总之,如写笔划条粗壮的字,要用矮而胖的笔,要写笔划线条瘦细的字,可用瘦而长的笔,根据需要选择。

吴:那么苏州湖笔制作技艺有没有代表性的人物?

倪: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是沈珏卿、邵文炳。沈珏卿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业界前辈。1945-1956 年成立 “吴县制笔业职业工会”,沈珏卿先生任主任委员、常务理事,他也是行业公认的领袖,后来成为了苏州湖笔厂的技术骨干。他和他的女儿、女婿为苏州湖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位制笔大师邵文炳先生是我们古吴三阳笔庄的第一代传承人,也是我的师傅。他的笔制作精颖,齐圆尖健兼备,书画大师们都非常推崇“邵制”苏州湖笔。我们古吴三阳笔庄当年初创,就是由他指导确立技艺的。

吴:苏州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是怎么样的?

倪:在早期,苏州湖笔制作技艺具有家族传承特色,以抗日战争时期湖州善琏镇迁移来苏州落户的制笔工人为主要生产者,以解放后成立的“苏州湖笔社”的生产技术规范为工艺基础,以原“苏州湖笔社”的技术管理骨干和制作精英为师傅,主要人物有沈珏卿、邵文炳、钱连忠(30 年代于苏州拜师并开业制笔),及其家属子女(早期具有家族传承特色)。钱连忠的两个女儿钱丹英、钱丹华都是古吴三阳笔庄的创业成员。概括来说,老一辈相关制笔艺人有:陈管民、俞洪海、沈钰卿、钱连忠、沈郁彬、李瑶华、陈妙庆、叶文彬、李铮如、童国良。第一代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有:邵文炳、李铮如、姚庆华。第二代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有:倪颂霖、钱丹英、钱丹华、马曙民、张富明、孙德增。第三代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有:胡晶耀、潘海婴、李惠琴、陆文英、吴会林。其中的胡晶耀、潘海婴、李惠琴(皆全职在生产岗位)三人已列为苏州市吴中区非遗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

图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慧琴 择笔

图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潘海婴 选毫

图 6 古吴三阳笔庄传人陆文英

图 7 古吴三阳笔庄传人吴会林

图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胡晶耀 结笔头

图 9 笔墨文化体验活动

吴:这些传承人是不是有具体的不同分工?

倪:对,他们都有专门的擅长技艺。钱丹英、潘海婴、陆文英专长“水盆”技艺,钱丹华、李慧琴专长“择笔”技艺,胡晶耀专长“装套”, 吴会林专长“配料(一把刀)”。我是邵文炳的亲授徒弟,作为古吴三阳笔庄庄主、制笔技艺保护和传承的负责人,专长技艺研究、新品开发。

吴:说到新品开发,咱们苏州湖笔有没有独有的创新产品?

倪:我们古吴三阳笔庄在这些年不但传承了苏州人制“苏州湖笔”的精粹,制作传统的湖笔(羊毫),还创新制作“湖笔”“水笔(丹徒、丹阳制作传统)”相结合的羊狼毫笔。新的品质品种也丰富了“苏州湖笔”的内涵。前些年我们曾荣膺吴中区颁布的“制笔技艺非遗传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还注册了商标叫“吴地不律”。创新需要听取市场反馈,钻研技能技艺,全面研究晋笔、齐笔、鲁笔、宣笔的制作特色和用料,再结合水笔、湖笔的制作技艺,集众长为我用,保持新的增长。我们希望制作出真正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吴笔”。

吴:大多数传统工艺门类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包括传承后继乏人、产品市场萎缩等等。咱们苏州湖笔是否也有这样生存问题?

倪:多数非遗项目都有这样的现实之痛,拿我们笔庄来说,从业人员大多已过退休年龄,而且这种完全手工操作的、非单纯简单的劳动,对于年轻人毫无吸引力,也很难再按旧传统寻学徒、带学徒了。同时,现在书写模式也在发生转变,用笔、特别是用毛笔的习惯已逐渐淡化,市场需求也跟从前不一样。另一方面,制笔业的乡镇企业异军突出,虽然良莠不齐,但数量确是众多。这些对“苏州湖笔”传统制笔技艺的传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笔庄采用前店后坊的营销模式,内销一般在门市经营,门店后的工坊具有相应的规模,有批量的全流程生产能力,内有工作室,进行研发与传承。我们创业之初以出口日、韩的外销生产为主,至2000年后内销比例开始上升,至目前内销占比40%左右,外销仍保有60%,企业年产量各类毛笔30000 支。

吴:那么你们如何培养新一代的传人?

倪:“苏州湖笔”技艺传承必须依靠目前笔庄中的人,同时我们将目光放远了,把视野放宽,把目标集中在学校,在千千万万的学生中去培养未来的传人,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力量。所以在搞好制笔生产经营的同时,我们不遗余力的推广笔墨文化,举办让孩子们走出学校进作坊、进教育博物馆,参观制笔工艺流程、讲解笔墨文化的活动,让孩子们乐享苏州文化和制作工艺,培养年轻人对笔墨的爱好,以及对传统制笔技艺的兴趣,从而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如何选笔、如何用笔、如何做笔。我相信这样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继承者,这才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一条根本途径。

吴:据我所知,除了主业制笔,你们三阳笔庄还是“苏州市画信协会”会长单位?

倪:是的,20多年来,笔庄薄有经济收益,投入到笔墨画信、汉字文化等公益活动中,收到极良好的社会效益。苏州市的画信活动在全国独树一帜,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赞誉。我们与日本文化界保持有二十年的民间文化交流,于书法、画信、汉字研究等等许多方面开展的交流活动,受到中日官方的赞许。目前画信活动已经在苏州大市范围内进入中小学校,遍受欢迎。

猜你喜欢
制笔三阳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罪恶聊天群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2018年《中国制笔》目录索引(总148~151期)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砥礪奋进 筑梦前行(续)——庆祝中国制笔协会成立35周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