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意:村民脱贫路上的带头人

2020-12-06 11:35周常林
工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村小龙虾村民

文_周常林

咸宁市咸安区有个闻名遐迩的村支部书记,连任25年,至今仍然在任,而且颇得村民好评。她就是吴安意,汀泗桥镇古塘村党支部书记。

夯基础

古塘村由原来的西湖村、尖山村、古塘村合并而成。2005年,吴安意走马上任时,村里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全村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吴安意跑了数不清的路,吃过数不清的苦,风里来,雨里去,脚跑软了,鞋磨穿了,却从未停歇。

2007年,全村第一条乡村公路建成,全长10多公里。时至今日,古塘村修通村组公路50多公里,实现硬化公路“组组通,湾湾通”。

古塘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十年九涝,逢涝必灾,西湖围垸的水患一直是吴安意心中的结。2011年汛期,她步行5公里,赶到大堤,领着40多名突击队员坚守六天六夜。她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打桩,终于筑起一条宽3米、高5米、长20多米的防洪坝,守住了家园。

次年,在吴安意的争取下,西湖围垸疏通沟渠13公里,石砌沟渠3000多米。第三年,她再次促成西湖河堤全线加高、加固、加宽,并对重要地段堤面进行硬化。

吴安意还在全镇率先成立了第一个村级工会组织,并要求在村里的企业全部成立工会。通过工会组织,村里与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常保持联系。既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又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壮经济

古塘村是个穷村,农业经济滞后。吴安意立足村情,借鉴外地经验,确立了稳定粮油,扩大养殖,发展特色农业和多种形式的立体经营模式。

她首先针对围垸内易涝的400亩低洼田进行综合开发,清沟挖渠,改造成精养鱼池,并每年举办一次养殖知识培训班,请市区水产、农业专家授课,培养了一批专业养殖大户。如今,全村每年产鱼55万斤,小龙虾30万斤,产值达300多万元。同时,发展养鸡、养猪、湘莲种植等,合计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吴安意带领全村整合资源,成立咸宁联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建起300多亩葡萄、蔬菜、草莓、瓜果等大棚设施基地,每年为村民创造3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还与潜江市的龙虾养殖场联系,组织村民代表实地学习考察,将农田套养龙虾技术引进来。

为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吴安意立足本地森林资源优势,鼓励村民大办林特产业。全村6000多亩山林无一荒山闲地,做到了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常青。2012年,古塘村被咸宁市评为“生态文明村”。2015年,被推荐为湖北省宜居新村;2017年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如今的古塘村已成为方圆百里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点。

暖民心

吴安意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偌大一个村,为田边地头、房前屋后、家庭琐事闹纠纷的很多,她从来没有推脱过。有时刚回家还没来得及端上饭碗,就有人找上门要她调解家庭纠纷。她几乎每天凌晨6点左右就起床,然后下组处理事情。

12组村民李东明不幸遭遇了重大车祸,双腿受伤,两个女儿生命垂危,转至省医院抢救。得知这一情况,吴安意立马租车赶到医院看望慰问,并叮嘱他:“你好好在这里养伤,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帮你的,一定要竭尽全力抢救孩子。”回村后,她召集班子成员开会,号召大家捐款。当晚,吴安意就和班子成员兵分三路,发动各家各户、镇直单位、107国道边个体老板、企业老板为李东明募捐,共筹集善款3万多元。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吴安意深入贫困户家庭,给他们出谋划策。筹资20万元,使41户贫困户通过养猪、养鸡、养殖小龙虾逐步脱贫,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今年疫情期间,村里对每一户都建档立卡,逐一排查。吴安意天天在全村巡查和宣传,笔记本上则记着重点户的外出、入村等详细情况,并安排村干部死守重点部位、地点、关口,力求万无一失。

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滞留和农户销售受影响等问题,吴安意组织村两委人员积极开展复工复产调研。她要求村各组提前统计各组人员务工相关情况,汇总报告到村委会办公室。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指导,并出具相关的健康检查证明。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她带领村民们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步入正常的生产、生活。村里采取线上、线下等销售方式打通渠道,同时利用全村的网络和人际资源,为大家解决复工复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吴安意积关注着经济复苏的最新消息,时刻向村民公布最新的经济动态和当前的形势走向。今年,全村销售小龙虾金额达100多万元。

猜你喜欢
全村小龙虾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全村唯一收件人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