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在中国的铸造使用及收藏

2020-12-06 10:49卢伯雄
东方收藏 2020年11期
关键词:银币银元流通

卢伯雄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用白银铸造货币的通称,银币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就有国外的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在世界收藏门类中,银元是钱币门类中的一项主流品种,近30年来,中国银元已成为国内外近代收藏中的重要币种之一。

●   流入中国的外洋

早期在中国沿海地区流通的是西班牙银元,又称加罗拉银元,俗称本洋。系1535—1821年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铸造的银币。16世纪末,本洋开始流入我国,那时仅仅是作为上层或富裕阶级的一种玩物或收藏品,并没有成为真正的货币,流入范围也只在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各港口等地。墨西哥于1821年独立后,1824年开始铸造墨西哥银元,因币面花纹有鹰鸟,俗称“鹰洋”,华北各地又称之为“正英”。据1856年伦敦造币厂对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银币进行一次化验,证明墨西哥银元含纯银371.57英厘,值“英币”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罗拉银元含纯银370.9英厘,值“英币”50.12便士。在材质的价值比上,墨西哥、西班牙的银元高于其他国。后来到了19世纪60年代前期,墨西哥银元取代了西班牙银元,成为在华主要流通银币。到了1910年,仅上海一地的口岸交易就以墨西哥“鹰洋”为主要结算币。有资料显示,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国市场的“鹰洋”有4亿多枚,当时上海金融市场专门开设了“鹰洋”行市(图1)。1905年后,墨西哥采用金本位制,停铸“鹰洋”,“鹰洋”流入中国渐少,1919年后上海金融市场逐停开“鹰洋”行市。

晚清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还有英国贸易银元,因币面铸有一个持杖的不列颠女神站像,俗称“站人”或站洋、站人洋(图2),是英国在印度境内和在香港专为在中国境内流通而铸造的一种银元,背面铸有中国图案花纹及中文“壹圆”两字。该币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国银行发行,总共发行约1.5亿枚,流行于两广、闽浙、沪宁一带。还有美国的“摩根鹰洋”贸易银元(图3)、法国的“安南坐像”银元(图4)等。对于这些早期在沿海各大城市进行的货币交易,统称为贸易银币。

●   中国清代银元

清乾隆曾开铸镌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图5),乾隆元年(1736)又鼓铸了赏赐用的银币。

清代用机器自铸新式的“官铸”银元,则始于光绪八年(1882)吉林机器局铸造的厂平(吉林通用银两)一两币,因铸造数量甚少,后世罕见(图6)。

接着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报请朝廷奏准,由广东省造币厂试铸机制银元。该银元正面铸有“光绪元宝”4字,上圈内有“广东省造”4字,下圈内有“库平七钱二分”6字,背面镌有龙形及一串英文,是中国龙洋的起源(图7)。以后户部铸的光绪、宣统和各省造币厂所铸的银元,均统称为“龙洋”。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又在武昌设立银元局,铸造一两银元(图8)。以后各省仿效,相继奏准铸造,但因质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标准,不受民间欢迎,甚至在流通中、市场交易中不能按面额计值,只能按重量计值。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吉林机器局开始铸行“吉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中间图案有万年青(图9)。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起,吉林银元的币面文字增加了甲子纪年,相继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间图案有太极图等多种版别(图10)。光绪三十四年(1908),又出现两种新版别,一种是中央满文“大清”,另一种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数字,一元是“11”(图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绪二十九年(1903),户部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成,改名为“造币总厂”。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下令划一银元,但未贯彻。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在此期间,天津造币总厂制有币面标为光绪二十九年的户部光绪元宝试样币一套,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共五等币值。湖广总督此时极力主张银元重一两,在湖北开制了光绪三十年(1904)湖北省造光绪银币,重库平一两,背面为双龙戏珠图,此币有少量进入市场流通(图12)。

由于“两元之争”一直没有结果,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试制了一套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共四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试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银币,面值一元、五角、二角(图13)、一角共四等。户部所制的这几套银元,制作都极精美,有标准币之称,但都未正式发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天津造币总厂制造光绪元宝银元一套,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图14)、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币值,恢复到币面看似计重,实际当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这是光绪年间清朝中央政府制造发行的仅有的一套银元。

宣统元年(1909),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主币每元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必须达到96%以上,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造币总厂还根据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1911)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图15、图16)。由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迅速覆亡,所铸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

大清银币是清朝光绪至宣统年间的全国通用铸造的一套银币,目前珍稀品种的市场价格均在数十万元,普通版也在1000元左右。特别是正面书“大清银币”四个直读大字,反面是蟠龙纹,其中又以错版(反龙倒“A”字版)尤为珍贵,拍卖价格已破100万元大关,这些存世珍稀的品种,仿铸的真银假币在市场上特别多,在购买时希望收藏者格外小心。

●   中华民国银元

中华民国成立后仍维持着银两、银元并行的货币制度,在当时的货币交易市场上,因银元使用起来比银两要方便许多,在流通中很受买卖双方欢迎。

民国元年(1912),开铸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规定重26克,合库平六钱九分七厘,成色96%—96.9%。北洋政府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八成九,重26.5克,等同于银元一枚,币正面为袁世凯半身侧面头像,弧形文字为中华民国三年,币反面为嘉禾交叉环绕,中间为币值壹圆,俗称“袁大头”(图17)。“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外国银元,在全中国流通。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定鼎金陵后,亦曾颁布国币条例,继续使用银本位发行货币。当时国民政府停铸“袁大头”,仍沿用中华民国初的元年版“孙中山半身侧面像开国纪念币”旧模,略改了一下英文的币名等处,发京、津、浙、蜀等造币厂鼓铸,暂为替代“袁大头”。因此枚银元上的孙中山头像较“袁大头”略小,民间称之为“孙小头”(图18)。

实际上,民国初年的中国货币是两、圆并用。因为各银元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务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在业内还有一定的折让。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圆,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所有征收税款,自用银两缴纳者,一律改用银本位币”,即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圆”为单位。规定每枚银元总重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8克,币面必须铸有币值为壹圆的新版银本位币,其正面有孙中山侧面像及纪年,背面是中国双桅帆船图案和币值的“双桅帆船”银元(图19),因该币图案在设计上引发争议并没有投入发行,后经改版正式发行进入流通市场使用(图20)。

1920年末至1930年初,外商涌向中国市场大肆掠夺、搜刮银元,随着国际银价出现大幅上升后,从而导致中国银根短缺、利率急升,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市场经济。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银本位,改为发行法定货币(即法币),同時收回银元,禁止流通。银元于是不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直至1948年金圆券风暴后,银元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被再次启用,民国政府并短暂地发行了同等于银元市值的纸币,称“银元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开始收兑银元。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国人民银行为调整全国白银、银元收兑办法及牌价》,规定了凡是实际重量不低于0.82市两、成色不低于84%者,一律按银元收兑,每枚10000元(旧人民币,新币1元=旧币10000元,下同);其他则按照含银量收兑,每两白银12500元。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还编写了《银元图说》,有各种国内外的流通过的银元图样、重量、成色及兑换比值等,供各地分行在收兑银元时参考。

另外在1950年左右,中央人民政府为了稳定西藏,根据西藏上层的建议和市场交易中只认“袁大头”银元的状况,特指令沈阳和成都造币厂铸造了一大批“三角元”的“袁大头”(图21),运往西藏充当流通币,直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人民币在西藏才彻底取代“袁大头”银元。

●  为何“袁大头”银元能长期成为货币

众所周知,“袁大头”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1.“袁大头”银元的由来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凯被选举成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成为首任大总统。

1914年2月7日,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做准备,袁世凯政府公布《国币条例》,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规定“国币之铸造权,专属于政府”,并以施行细则规定,“凡公款出入必须用国币”。同时设立币制局,铸发新银币,上镌袁世凯头像,称“袁头币”。

该币重七钱二分,样式新颖,形式划一,重量成色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比较各种成色不一的其他旧币明显优越。“袁头币”发行之后,逐渐成为各地流通的主币。

1915年8月1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与钱业公会协议,将以前所有其他货币一律取消,只流通“袁头币”一种,使“袁大头”银元成为法定国币。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的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2.“袁大头”银元的优势

既然袁世凯恢复帝制不得人心,他身败名裂死后,为何法定的国币还是“袁大头”?其实“袁大头”银元有它得民心的优势:

〔1〕成色好分量足

袁世凯独断专行决定将自己的头像印在货币上面,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流芳百世。所以,袁大头在锻造之初,目的就很明确,成为中国第一的货币。袁大头分量十足,制造很精良,含银量在当时中国流行的货币中最高。而且,当时国家政令统一,有足够的时间让百姓接受它。

〔2〕“袁大头”在民国时期能够成为流通最广、最受人民喜爱的货币,主要是因为它的重量、成色、含银量非常稳定。

真袁大头的直径在38毫米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间,成色应该是89%的银,最纯的可以达到90%银。

〔3〕袁世凯的旧部认可“袁大头”

袁世凯死后,遍布九州大地的军阀大多是袁世凯的旧部,都曾受惠于袁世凯,就默认“袁大头”的发行。

由于各地当政者认可“袁大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大量的“袁大头”被发行,流通于市场。后来随着蒋介石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中逐渐胜出,这一局面有了一丝转机,但最终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4〕没有足够信誉的替代货币

袁世凯死后,战乱不断,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央机构发布代替“袁大头”的货币,所以作为一种百姓最能接受、信誉度最高的货币,法定的国币依然是“袁大头”受宠!

〔5〕蒋介石为什么要使用“袁大头”作为货币

蒋介石夺得统治权后,下令废除“袁大头”,发行印有蒋介石和孙中山头像的银币,但是最后不得不收回废除“袁大头”的决定,这是为什么?

因为“袁大头”银元在市面上的流通数量实在多得惊人,根本没有办法全部回收。而且要将回收的“袁大头”再回炉铸造成大量的新版币,不仅投入的成本大,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蒋介石只能继续承认“袁大头”的存在,用于补充新版银元的差额,就这样在市面上逐渐形成了“三大头”并存的局面。

但是总体上还是以“袁大头”为主,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推行法币(纸币),就基本上不向市场投放银元了。不过,在民间贸易和黑市金融中,继续用银元交易仍畅通无阻。

●  银元的收藏价值

银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再加上其本身就是贵重金属,从而决定了它有保值增值的收藏价值。

银元的收藏价值分两层来解释:首先银元作为不可再生的玩物(区别于玉石、投资币等),因为铸造银元的模具,在当年都是人工雕刻的,是一件展现不同流派技能的工艺品,其艺术价值高。其次银元的版别、种类非常繁杂,可以按照年代、国家、字体、造币厂、面值、地域等分类,是一部展现人类的生活史。

老银元代表着一个特定时期的货币文化,反映了近代金融的历程、铸币技艺的发展,是研究近现代史的珍贵实物和依据。当年的拥有者大多为官宦商贾,民间较少,加之历史战乱、强制兑换、政治运动,存世量更显稀少,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又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增值功能。近年老银元价格一路稳步上扬,收藏银元的收益远胜于投资其他品类,如果能淘到货真价实的珍稀币,收益翻倍轻而易举。

由于老银元存世量少、材质好、价格稳定,而且有投资增值特性,现在已经是收藏投资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就连最普通的品种都出现几倍的涨幅,稀少或品相较好的老银元更是涨势惊人,特别是一些稀少品种,成为名副其实的惜售之宝。几年前,在嘉德拍卖公司举行的一场钱币专场上,一位银币大收藏家基本上收齐了除“中国十大珍品银元”外,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的全套各种类版本银元,仅差10余枚特别稀少的品种。这次拍卖会上恰好有一枚“中华民国十五年孙中山像/麦穗图壹圆”,银色老到、包浆自然,而且品相上乘,他也正是奔了这枚银元去的(图22)。该枚银元的起拍价为8000元,由于有多人参入举牌叫价,经过一路哄的抬价竞争,最终他以28800元(不含佣金)落槌成交。

近代银币之所以深受集币爱好者青睐,还有其他7种原因:

1.近代银元制作精美,银光灿灿,让人爱不释手。

2.近代银元品种纷繁,图案漂亮,文字隽秀,特别是民国初期各地军阀铸造并带有自己肖像的纪念银币,更是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3.近代银元制作量比铜、纸币少得多,当年的拥有者大多为官宦商贾,本不普及,加上明末、清末、民国时期战乱频频,寻常人家中已不多见。

4.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兑换,近代银币中的一部分作了戒指、耳环、筷子等他用,加上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使银币的损耗极大,特别是一些较珍贵的银币品种存世量已很少。

5.近代银币普通品种的售价并不高,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国三年铸造的“袁大头”银元也只有900元左右;一枚民国十八年铸造的“孙中山像贰毫银辅币”仅卖120元,该价格比一枚普通的流通纪念币还低。

6.近代银币传世日久,一些较为珍贵的银币备受欢迎,不少集币爱好者无不以拥有一枚珍稀银币品种而感到自豪。

7.中国机制银元的铸造史虽然只有130年左右,也就是四代人的岁月,但从民国中期开始,连普通百姓中的老一辈在世时,就是节衣省食都要存着几枚银元留给儿女,甚至作为传家宝一代又一代留到现代。这股风的延续可以说是从弱到强,从而形成了老银元越来越多的沉淀,也引发了供需矛盾,以致价值上涨。

●   银元收藏的入门

中国铸造的银元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各个时期都有铸造,如果从收藏的角度,想集一个“中国银元版本大全”,笔者估计会超过10000枚/种(含样币、错版、变异和官铸、私铸版等),这正是收集、玩赏银元的乐趣所在,下面粗略概括一下中国银元的系列。

1.清末、民国系列有:“江南龙”系列、“川龙”系列、“广东龙”系列、“湖北龙”系列、“吉林龙”系列、“云南龙”系列、“北洋龙”系列、“安徽龙”系列、“浙江龙”系列(主要以辅币为主)、“川藏”系列、“东三省”系列(以辅币为主)、“总厂”系列、新疆系列等。每个大系列里又分无数个小系列,小系列里面又分无数种版本/别,如:

〔1〕“总厂”系列中,有造币总厂、宣统三年、龙凤币等。

〔2〕“江南龙”系列中,有江南甲辰(图23)、江南壬寅、江南辛丑、江南庚子、江南戊戌、江南己亥、江南癸卯、江南乙巳、老江南等。

〔3〕“川藏”系列中,有卢比、雪山狮子、章嘎等。

〔4〕外国贸易银元系列中,在中国常见的品种有鹰洋、站洋、坐洋、大力神、威廉、雙柱、拿花、大飞鹰、飞利普、日本龙洋(图24)等。

〔5〕军阀银元系列中,有飞龙、共和、黎元洪光头、黎元洪帽子、黎元洪地球、段祺瑞、张作霖、文曹、武曹、徐世昌、唐军长正、唐侧、贵州车、贵州竹子、四川大汉、袁世凯像七分脸、孙中山开国、孙中山帆船、孙中山西服、孙中山地球(图25)、孙中山陵墓、孙中山甘肃壹圆、褚玉璞等。

〔6〕苏维埃银元系列中,有列宁头像、地球和镰刀、锤头等(图26、图27)。

2.收集银元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一口吃个大胖子。越是高档的银元仿制水平越高,越难区分真伪,那些“十大珍”“十小珍”,入门的各位就先别惦记了。有一位集藏银元近60年的老藏家,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都快玩一辈子银元了,十大珍十小珍别说收藏,连上手都还没有见过正宗的,真是深感遗憾啊”。由此可见,那些本来存世量就只有几枚而且都是名花有主或流传有序的珍罕银币,那些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广东双龙寿字一两、湖南一两、浙江一两、北洋一两、造币总厂中心吉字一两”等银元,千万别当“漏”捡。

3.初入门的朋友最好先从民国系列集起,如:大头、小头、船洋、大汉、迪化等,先从普通版到不同版本,版本中的变异品最好是暂时别收。

4.初具银元知识并玩熟了之后,可以再收集“江南龙”里面的“甲辰、壬寅、辛丑、庚子、宣三、造总、北洋龙”中1929年后的几个年份银元及“广东龙”“湖北龙”等,这些龙图版银元目前市场价格还不贵,龙图版的银元在制作工艺上都精湛,比较容易上手。

其中较复杂的是“川龙”,因版别繁多、制作工艺特别,不太容易上手,建议下个步骤再考虑。

5.收集银元进入到中级阶段时,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基础,这个时候最好选择一个主攻系列,选择精一点,以点盖面,比如“袁大头”银元,不要小看它,更不要觉得它简单枯燥,其实“袁大头”银元有100多个不同版本/别,无论是鉴赏还是研究或者是投资,都是一笔价值可观的财富。

6.银元收藏进入高级阶段的,属于痴迷级或者是大咖级别了,达到这样级別的人,一是要有巨大的财力支持;二是坚持集藏几十年、从未间断集藏的有心人。

进入到这个级别的,要基本上具备两个条件:银币研究专著4部以上;银元的各种类版本/别,收藏量不少于6000枚。

猜你喜欢
银币银元流通
面包里的银币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一枚银币
奶奶的银元
变变变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