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罗山的儒学思想研究

2020-12-07 05:26董俊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神道罗山藤原

◎董俊

一、师从藤原惺窝,以儒排佛

林罗山(1583—1657),原姓藤原氏,名信胜,后又名道春,字子信、元信,号为罗洞。江户初期著名的儒家学者。生于京都的武士世家,12岁就开始读演史小说,13岁进入建仁寺,随大统庵学习佛学与儒学。他酷爱读书,常至废寝忘食。林罗山18岁时开始读朱熹的《四书集注》,21岁设私塾,公开讲授朱熹的《论语集注》,22岁师从藤原惺窝(1956—1619),并被老师推荐,从仕江户幕府,担任四代将军的侍讲,承担礼仪、典礼、法令的调查制定以及文字起草工作,长达50余载。林罗山一生著作颇多,信奉朱子学,批判佛教,主张神儒结合,促进了儒学的日本化。他的儒学思想是适应日本江户时期幕藩制度发展需求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朱子学。

1596年,13岁的林罗山进入了日本京都五山之一的建仁寺,他热衷于读书学习,且学识卓越,才能过人,建仁寺僧侣们劝其剃发出家修行,但林罗山却选择了拒绝:“身体发肤不可毁伤,孝也。且无子孙,亦为不孝。”之后他便不辞而别,离开了建仁寺。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林罗山引儒家理论批判佛教思想的雏形。1604年,22岁的林罗山结识了和他一样脱离禅宗,转而研习儒学的名僧藤原惺窝,并拜其为师。林罗山受到老师的启发,遇事不求异中之同,而寻求同中之异。

林罗山虽与恩师一样,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但是他又不完全盲从于老师。藤原惺窝一直致力于使儒学摆脱佛教独立发展,但他并不排斥陆王学说。而林罗山除了赞同藤原惺窝的排佛理论,批判佛教,他还坚持站在朱子学的立场上,对陆九渊和王阳明也持一定的批判态度,是日本朱子学派名副其实的开创者。

二、信奉朱子学,批判佛教

林罗山信奉朱子学说,尊崇朱熹,与其同持“排佛”观点,却又有所侧重,他对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日本朱子学的鼻祖”。林罗山的排佛论,主要是对佛教教理方面的批判以及对于佛教的教理教义,尤其侧重于通过宣扬儒家的“人伦学说”来批判佛教的反人伦性、反伦理性。他认为佛教“灭人伦,而绝义理”。

林罗山在20岁时的时候,创作了18篇《辩》的文章,其中就有11篇都在批判佛教。21岁时,他在京都开设私塾,广聚门徒,讲授朱熹的《论语集注》。但是林罗山的“理气论”具有与朱熹完全不同的特色。在青年时期,他按照朱熹的理本体论,主张理气不可分论,但那时他对于此观点,并不是很有信心。步入壮年之时,他又转而倾向朱熹的劲敌王阳明的气一元论,曾言:“理气一而二,二而一,是宋儒之意也。然阳明子曰: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由之思焉,则彼有支离之弊……”这个言论,明显是在批评朱熹的理气论,认为其有“支离之弊”,甚至是赞同王阳明的观点。他也不惜多次引用王阳明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见解。但是1621年之后,林罗山又重新回归于朱熹的理气论。转而批判王阳明的理气合一在道德实践中的流弊。由此可见,林罗山的理气论并不是照搬他人理论,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了思辨,始终在演变和完善的过程中。虽说林罗山对朱子学并没有提出新的理论,但是却始终根据日本国情有所侧重,并不盲从朱子学,可见他深谙朱子学说,对其灵活理解和运用,有着高超的技巧。这又一次力证了他的儒学思想是具有日本特色的。

三、用神道解释儒学,使朱子学“准官学”化

进入江户时代以来的日本,随着儒教的发展,本土的神道处于神,儒,佛三教的思想影响之下。林罗山的儒学思想,致力于排佛,但却从未排斥本土的神道。相反,他将中国的儒家思想,尤其是朱子学作为神道的奠基,促使神儒调和,以儒学为主,神道为辅,是以维护幕府统治秩序为本,目的是把神道改良成为适应幕府封建秩序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宗教。

林罗山极力排佛,呼吁对神道的振兴,日本学者认为,林罗山的行动一是由于爱国思想(“尊重自国思想”),二是源于神道与儒教的同一性。他说:“本朝神道是王道,王道是儒道,固无差等。”还讲道:“神道即理也。”“心外别无神,别无理。”意思就是说,除了“理”之外,神道是不存在的。“神道即是理”,这是林罗山神道思想的根本之所在。所以,他的神道说也是不同于其他的神道理论,不盲从于传统的神道,而是将神道和儒教相结合的神道理论。林罗山认为,神道和儒道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他的神道思想,是在传统神道思想基础上,利用朱子学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上文中,我们分析了很多林罗山儒学思想的特点,他不盲从于任何一种宗教或者思想,而是具有思辨性和鲜明的日本特色,笔者认为这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或者说是幕藩统治者的需求。

战国时代“下剋上”风潮盛行,随着基督教传入日本,对于之前单纯的神,儒,佛三教合一的日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触发西方文化和东方日本文化之间相互碰触,相互影响,相互抗衡的意义上,可谓是起到了重建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运动的作用。然而,基督教采用了神的国度,显然破坏了封建道德以及封建割据的精神,因而一度受到了弹压。林罗山则致力于使日本的儒学理论适应江户幕府封建统治秩序,他批判基督教,使主张重视伦理秩序的朱子学成为维护幕府封建体制的神学。

林罗山于庆长十七年(1607年),23岁时,在其师藤原惺窝的推荐下,被德川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在职1603—1615年)录用,为其讲读儒学典籍,还被委任为骏河文库管理一职,得以博览群书,学习众多名典。后又继续担任德川家康之后的三代将军——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德川家纲的侍讲,并由此仕官一生,历任德川幕府四代将军的大学头。德川家康死后,他继任三代将军家光的政治顾问,“大受宠任,起朝仪,定律令。大府所须文书,无不经其手。”一代代的德川幕府将军为其建私塾,推崇朱子学说,他去世之后,又为其子建学舍,文库,孔子庙……足以证明林罗山日本特色的朱子学与幕藩体制之间的契合和共鸣。其儒学思想俨然成为了江户时代的准官学,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浅显地分析了林罗山的儒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旨在阐明其独具日本特色的朱子学思想在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处于主流地位,而林罗山作为日本朱子学的开创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神道罗山藤原
珍珠寺
按神道 促睡眠
守护“平安罗山” 人大代表在行动
不想被喂“狗粮”,日本姑娘发明分手通知灯
不想被喂“狗粮”,日本姑娘发明分手通知灯
北人食菱
观台湾有机农业,感亲子游好去处
观台湾有机农业,感亲子游好去处
汤和墓石像生的艺术价值及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今夜,我们走过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