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上培养

2020-12-07 13:09宋万景
魅力中国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目标

宋万景

(河北省望都县第三中学,河北 望都 072450)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实现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而地理学科素养主要是指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方面,下面谈一下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地理学素养的培养。

一、课堂改革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思想主导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它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改变的过程。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制定基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的学习目标是培育地理素养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的目的,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明确并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目标支配着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实践的指明灯。

研究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的需要常常会通过学生的经验予以反映,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等,从而使得进入课堂的学生带着各自的认知经验开始新的学 习。学习目标的合理性反映在恰到好处地衔接学生已经拥有的经验和未来可能达到的新经验的把握程度。教师能够自觉思考,主动设计,有助于转变教师只盯着教材而忽视学生的授课习惯,有助于克服课堂只注重知识的逻辑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的弊端。

确立学习目标,离不开经验;关注经验,必定聚焦于学生。由此表明,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应当积聚由教至学的量变,学习活动日益成为教师课堂的主线。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设定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教学设计,而由教到学的课堂活动需要研究学习目标。

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相似的年轻人的跟踪调查。27% 没有目标,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需要社会救济,而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60% 目标模糊,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基本没有什么特殊的成绩。10% 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不断实现短期目标,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往往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3% 有比较清晰的长期目标, 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他们几乎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由此可能看出目标对于我们学习生活的价值。

三、运用情境教学,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途径

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将所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品格。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生活问题、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开始,学习知识是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学科知识只是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学生再运用这些知识去探究和解决新问题。

与学生发展相联系,教师教学中,了解学情很重要。教师备课的重要的环节是“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生活背景、智力情况、学习特点、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特点。由于学生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对教师来说,“备学生”是需要长期不懈、一如既往地做的一项工作。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脱离情境,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境缺失。该教学情境真实,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欲望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放手才是负责,教师要能够主动示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好胜心,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当作重要的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中,有20%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有70%的内容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可以学会的;只有10%的内容需要教师教才能学会。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品质的引导下获得精神层次的提升,从而达到地理知识和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养成。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 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

五、建构知识体系,进行课和整合是培育地理素养的捷径

目前许多学科的教学,由原来的线性结构模式变为模块结构,每个模块就是一个主题,就是一个整体。模块结构、主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科自身的逻辑线索。

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原来只备一节课的习惯,要把一节课融于整个单元之中。讲课时,教师不要只着眼于表面的“知识碎片”,而应该引领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网络。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格局变化,形成全局的观念。

要在地理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地理教师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终身有用的地理,让每一堂地理课都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舞台,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才能真正的实现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真正培养。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