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古籍档案的数字化问题探究

2020-12-07 13:55纪玮
山东档案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数字

文·纪玮

据有关统计,我国保存至今的古籍约23万卷,古籍藏量约5000万册,可谓卷帙浩繁,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原始材料[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籍档案正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文化遗产的损失,因此在信息时代必须对古籍档案加以数字化保护。古籍档案数字化就是从保护和开发古籍档案的目的出发, 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 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画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读取的数字符号, 从而制成古籍档案目录数据库或古籍档案全文数据库, 用以系统展示古籍档案信息资源的一项工作。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有助于古籍档案的保护工作,还可有效提高古籍档案的利用率,让古籍发挥科研、史料等多方面作用。

一、古籍档案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标准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取得的成果在实用性、通用性、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2]。古籍档案数字化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长期性工程,涉及各级机构和各种部门,既有教学研究的相关机构,又有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还有许多商业机构和部门。由于各个单位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从而难以进行整体规划和共同开发利用,不利于古籍档案数字化的发展和数字化后的资源共享,也使数字化选题内容重复建设严重,例如《四库全书》就有多种检索版本,直接影响到古籍数字化产品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数量。此外,没有制定统一的古籍数字化著录标引格式,缺少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数字化文件格式数量多,不统一。截止目前,我国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国性的古籍书目或是全文数据库,古籍档案数字资源分散,不利于古籍数字资源的共享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二)古籍整理水平发展不完善

古籍数字化的定位就在于对纸质古籍的完全数字还原,但数字化后的文本内容或多或少都会由于简繁字体、俗体字、音同音近字、避讳字,甚至是另外加入的标点符号等复杂的原因产生与原文意义上的偏差[3],另外由于计算机字库不足,古今的视图版式的差异,导致部分古籍数字版本难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大部分进行影印的古籍,与现代格式有所差别,四页内容被合并到一页上,进行重新排列,大部分读者可能会对这种影印古籍的排版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定的阅读困难。古籍档案数字化不仅要求古籍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还要保证数字化古籍档案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形成数字版本的古籍不只是古籍数字化的终点,还需进一步的挖掘整理,进入知识深度开发阶段,目前我国对运用数字技术对古籍进行分析、文本聚类、可视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尚待将隐形信息显性化。

(三)相关人员知识素质有待提高

古籍档案编目人员既要有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要对目录学、文字学、版本学、文献学等专业范畴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此外,还要能够较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知识,这样才能对古籍档案内容进行最大限度地保真还原,充分发挥其作用。古籍整理的相关人员通常具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和文献学基础,并拥有丰富的古籍整理经验,但他们对于现代的网络技术和云技术等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并不一定充分。反之,那些档案数字化方面的相关人员可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较为熟悉,拥有扎实的业务能力,但由于缺少相关文学知识和古籍整理经验,也难以胜任该工作。大数据时代,古籍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而既熟悉业务又掌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跟不上实际需求,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4],新形势下,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和知识以适应工作需要已迫在眉睫。

二、古籍档案数字化的对策

(一)总体规划,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为了避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而导致的同一项目重复制作的现象,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对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和业务指导。总体规划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古籍档案资源与档案数字化工作,及时发现数字化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协力解决,有效避免产品重复问题,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需要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标准规范,优化数字化流程,降低数字化古籍不兼容问题的几率,充分实现古籍档案数字化共建共享,推动数字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

(二)选择善本作为数字化的基础

古籍因为种种原因会形成不同版本。不同版本古籍中的文献版式、牌记、行款、题跋、藏书印等原始特征会有所差异,而这些细节也蕴含着大量的重要信息。选择不同版本数字化,结果可能相差较大。一般说来,古籍档案数字应当以相对完善的版本为首选,最好能够同时形成文本和图形两种形式,这样既可以进行古籍档案的全文检索,又可以还原古籍原貌。因此,古籍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善本作为数字化的基础,为人们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和更加详尽的资料。

(三)提高古籍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古籍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不断强化个人知识素养的培养,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主动丰富图书馆学、档案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能力,熟练应用信息学和先进的网络知识,进而提高古籍档案整理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各部门也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学习,为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提供帮助;应建立在职教育培训机制,启动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度,侧重培养掌握档案专业知识技能、具备历史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知识的人才[5]。

古籍档案数字化符合信息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但目前我国古籍档案数字化的发展尚未成熟,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相互合作协调,积极进行数字化建设,共同促进古籍档案的高效管理与利用工作。

猜你喜欢
古籍数字化数字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我是古籍修复师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