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7 09:32邢赛栋
魅力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活动能力

邢赛栋

(嵊州市贵门乡中心学校,浙江 嵊州 312400)

目前在很多地区的小学教育中都开始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旨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实践离不开生活,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引进生活元素,使实践课程更加丰富立体,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知识探索的欲望,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且生活化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效联系,从其他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解放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运用生活知识的能力。

一、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课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在学习中更追随本心,对于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更愿意理解、深入和研究。教师在小学实践课程中选择贴近生活的课题,将实践操作与教学理论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独立思考、拓展思维。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一味的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的重点往往是放在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之上,更多的忽略了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出现了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情况。而生活化的综合实践课程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来开展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情感能力和自我认知的构建。并且教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日常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知识点,增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趣味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且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要将教学活动空间更好的扩大,突出实践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延伸教学空间。家庭活动、实践活动、校园活动、社会活动都是综合实践课程的范畴,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活动,使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社会性和生活性。学生只有真正的回归生活,才能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内涵和真谛,学会运用知识,学会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课程的开放性,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社会问题之中找到生活经验,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掌握多种教学类型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限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师在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手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类型,根据学生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结构,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使学生长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综合实践课程一般包括展示分享课、成果总结课、活动指导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兴趣爱好,转变教学类型,使教学更多元化,更丰富立体,促进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四、与家庭相配合,拓展信息渠道

学生在小学时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与家庭相沟通,更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利用家庭渠道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使综合实践课程得以有效延伸。而且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课余时间或者是周末假期,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去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共同学习,在家长的师范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不仅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以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得知识运用的能力。主要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利用生活化的策略,以贴近生活的元素开展课题,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活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