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化春风
——在语文课程中创设浸润式德育环境

2020-12-07 13:09王青
魅力中国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探究

王青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在2016年中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政课程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更明晰了其他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使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的任务”。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于无声处渗透德育教育,适应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与德育课和其他课程同频共振,是中职语文课面临的新课题。

一、在背景知识讲授中渗透历史人文情怀

中职语文课本篇目的选取,非常充分地考虑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由于大多数作者在写作时,会受到当时的环境、背景的影响,在作品中寄托自己的志向、情怀、理想、希望、抱负。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德育资源。因此,教师可以从“背景介绍,创作环境”这个角度下手,让学生在对课文有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而不露说教痕迹。比如《合欢树》一课时,作家史铁生“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的生平事迹,对母爱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会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养分。

中国文学史,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在文学领域的折射,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特别是现当代的鲁迅、巴金、郭沫若、茅盾、莫言、毕淑敏等一大批作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质。学生在学习他们写作背景的同时,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知识分子的呐喊以及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这样,学生一方面以文学为切入点对中国社会历史见微知著,避免了枯燥的历史知识灌输;一方面以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情怀抱负做底色,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文史不分家的道理。

二、在教学方法选用中强化学生德育内化的过程

德育工作的敌人,莫过于填鸭式灌输。“自主—合作—探究”本身既是新教学改革积极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在语文这种与德育存在千丝万缕内在联系的课程中,无形中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利器。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并亲身感悟、体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在正确的结论中主动获得道德体验。

如中职学生对爱情的懵懂感觉容易表现为早恋、男女不文明行为等违规行为。那么在教授《关雎》时,就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去感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促使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时,可以先从学生身边可见的早恋行为导入新课,引出问题——真正的爱情什么样?从而导出数千年前古人的爱情绝唱——《关雎》。既做到了语文课与德育课之间的整合,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诵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古人的恋爱观进行评价,学生可以直言不讳、各抒己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最后,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总结出:爱情里有理智,也有尊重;有距离,也有忠贞,从而诱导学生反思现实中早恋和男女不文明行为等现象。

三、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创设德育感悟的情景环境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真实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形成真实的道德认知。因此,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育情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现实化。

如在戏剧学习单元,如果单纯讲授戏剧文本,就会让学生感受偏于单薄肤浅,不如让学生亲身角色扮演,体验戏剧情节的走向、矛盾的推进,感受角色的形象和心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比如在《雷雨》扮演中,他们才能发现虚伪面具下周朴园的自私本质和资本家丑恶嘴脸,而扮演侍萍的学生,又能对女主角多年来的心酸、自尊、刚强、懊悔和感情世界感同身受。

又如,在《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的课后讨论,可以延伸成辩论赛 “人的成功主要靠机遇VS人的成功主要靠奋斗”。学生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教师适时点拨:机遇和奋斗,都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同学们倒戈对手,正是我们从内心认同这一点的证明。

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拓展德育阵地的疆域

教师如果只注重课本教材的解析和品鉴,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其实,课外阅读相比课本是更广大的文学宝藏,也是更广阔的德育阵地,是课堂学习之外的“又一村”。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包括举办读书会、“我是朗读者”分享会、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评比等活动。虽然学生因年龄和层次限定,喜欢网络小说,对严肃读物缺乏兴趣,但教师应当善加引导,激励学生多读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

比如在讲授记人类文章时,师生可以课下阅读交流《忏悔录》《巴尔扎克传》等,了解伟大人物的人生轨迹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讲授小说单元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推荐《飘》、《福尔摩斯探案集》甚至《哈利波特》系列。教师只要细心甄别流行文学中的德育元素,选取彰显人性真、善、美的作品,就一定能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素材和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善加诱导,定能让学生学习到取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和做人的道理,进而提高他们的自身道德修养和品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探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中职护生实习心理调查与研究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