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12-07 15:15
魅力中国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平法治教材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教育之伟大在于育人,育人之核心在于课堂,课堂之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之评价在于有效,有效之标准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主动发展和快乐成功,这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不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原因,使课堂教学改革出现形式化、低效化等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作出以下三点思考。

一、不断强化“有效”的教学意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教师教+学生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想象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刻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更有效。

二、努力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

(一)课前精心准备,提升备课的有效性。

1.注重吃准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宝贵资源,是课程标准活化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传递知识的任务。教材的编写经过编者们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充分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落实在平时教学中。要深挖教材,透过字面,挖掘其中精深的内涵,包括知识、智力、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还可以对教材进行浓缩、加工、组合等,按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使篇幅庞杂的内容显得短小精悍,井然有序,保证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把书由“厚”读“薄”。如在学习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追求公平》时,我先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①公平的含义;②公平待人的意义;③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公平;④学会公平待人,简洁明了。又围绕教材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多设计一些可迁移的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针对上面第④小问题,我进一步补充这样一些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减免农业税,对高税收实现调节,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公平吗?为什么?你还能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既加深对维护社会公平意义的理解,又了解课外的一些知识,举一反三。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目前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对有的学生来说可能过高,不符合学生实际,如果照葫芦画瓢,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采用适当的“调试”的方法和“差异教学”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3.注重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开放的外部环境教育,让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在使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除了教材、师生的生活经验外,还有丰富的课外资源,大量的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故事《农夫与水罐的故事》、《三个和尚》等;笑话《东西方文化差异》;歌曲《走进新时代》、《十六岁的花季》、《爱的奉献》等;视频《感动中国》、《任长霞》,等等。

(二)课堂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独特魅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一教学目标,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关注和教育。情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实现的。

1.增强趣味性,在“活”上下工夫。初中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与好奇心,基于这一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知识既轻松又有收获。

2.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工夫。新课程强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教师要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我尝试在各种课型中恰当地加入了辩论会、嘉宾访谈、小品表演、小合唱等形式,而且有些完全是由学生自己策划、编排,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不仅增长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的乐趣。

三、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呆板的知识灌输和一味的说教,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变传授为互动。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听一些歌曲、播放一段视频、看几个小品或让学生自己表演一些片段。这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和非常乐意做的。就此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感悟,然后由每组的代表发言表明观点,或把感悟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和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总之,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学思想要更新,教学方法要探讨,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追求课堂的有效性,不断习得专业知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

猜你喜欢
公平法治教材
公平对抗
教材精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笨柴兄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必须公平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