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特征与应对策略

2020-12-07 06:10王军杰黄黎辉
传媒 2020年1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舆情高校

王军杰 黄黎辉

摘要:研究网络舆情的主体、内容、传播特征及对策,对于高校办学治校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高校一方面要形成常态化的舆情工作机制,做好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在舆情出现时及时恰当应对,有效维护自身形象和安全稳定。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意识形态安全

近年来,各类高校舆情层出不穷,对高校的形象和安全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应对策略,对于高校办学治校和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笔者所指的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针对与高校相关的热点问题、事件,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扩散性的负面态度、观点、情绪等。

一、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是由其特定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共同塑造的。

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一般包括在校大学生、高校教职工、各种网络平台、自媒体、传统媒体和记者、评论区留言者等,高校管理者作为舆情应对的一方,也是舆情的参与主体。其中在校大学生是高校舆情最主要的策动者。

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与高校相关的各类热点问题和事件,它可能是高校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也可能是校园生活中引发师生关注的问题、事件或现象,还可能是媒体、记者、网络平台根据自身设置议题的需要挖掘播发的与特定高校相关的题材、事件、态度、观点、情绪等。这些舆情的客体可能是非意识形态的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话题,还可能是由具体问题引发的具有意识形态影响的事件。

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主要是网络。传统报刊广播电视刊发的舆情常常因网络传播而具有暴发性的威力,同样,网络舆情也常因传统媒体的关注而增加其权威性而产生暴发式扩散。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这里仅以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学生为例,对其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1.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强。大学生群体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权利意识、表达意识、表达能力较强。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者校园内相关事件,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且拥有较强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表达策略。

2.对网络环境极其熟悉。作为95后、00后的在校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普及化的年代,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在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9%。大学生们熟悉各种网络平台,熟练运用各种网络语言,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种网络热点。

3.思维方式局限性明显。大学生们心智已基本成熟,但社会阅历普遍缺乏,对信息缺乏辨识能力,缺乏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从众心理和情绪化倾向。由于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高度的同质性,在舆情事件中,群体内强烈的情感共鸣更是放大了他们的思维局限性,这增加了舆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4.社会关注度高。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达到4002万人。这一巨大群体具有同质性强、集中度高的特点,同时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将定型并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事关是否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因此,有关大学生和高校的网络舆情,容易引起社会的聚焦,容易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

以上仅从大学生这一主体分析,就足以看出高校舆情主体的高度复杂性、敏感性,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关注的内容一般紧随社会和高校热点话题变动。在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呈现以下突出特征。

1.以校内具体事项为主。当前,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热点话题或热点事件、突发事件在高校中的反响。例如,涉及国内外政治局势、公平、道德、社会治理的话题或事件,这类舆情容易涉及意识形态;另一类是师生关注的校园内具体现象、事件、问题。例如,师生關系、师德师风、校园安全、后勤保障、评奖评优、教学安排、纪律处分等。

从数量上看,关于高校内具体现象、事件、问题的舆情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占主要地位。但应该看到,随着网络社区的发展,高校内外、各高校之间的热点话题逐渐交织在一起,形成共鸣和互动。比如疫情期间,有关高校复课的舆情就具有这种特点。

2.舆情性质具有变异性。由于社会对高校事项规范度的期望高、关注高,高校内部的具体事件类话题,也存在意识形态化的可能。出现舆情后,相关高校如果处理不当,舆论对于某个具体事件的不满就可能泛化、激化为对该校整体管理甚至对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和其他制度的不满。也就是说,高校舆情具有变异性,其性质往往不以引发舆情的状态、现象、问题、原发诉求为标准,而是随着舆情的发展而变化。

3.舆情内容真假难辨。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发性和即时性,网络言论产生的现实后果很难明确具体责任者。这一特征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内容往往是泥沙俱下,真伪难辨。不同的参与者根据各自诉求和倾向发表信息,而少数知晓事实真相的学生却因各种原因保持沉默。特别是一些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为赚取流量,不加审核把关,甚至故意抓取形成一定热度的负面话题进行炒作,这让高校澄清事实变得极为复杂、困难。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内外等界限愈加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它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这里结合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一些突出特点进行分析。

1.具有突然性和传播迅猛特征。网络舆情的爆发具有突然性。突然性是指舆情的暴发点、暴发时机具有突然性和难以预料特点。舆情暴发后,在一定阶段具有几何式迅猛扩散特征,高校校方通常感到促不及防,仓促应对,也常常会感到非常难以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来源很广泛,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如论坛、贴吧、朋友圈等都可能成为舆情来源。根据对2019年16个热点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统计,其中10项舆情来源是微博,这一点在高校舆情管控实践中也有验证。

2.传播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根据舆情应对实践,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一般要经历酝酿、爆发、高潮、降温四个阶段。在酝酿阶段,个别学生或其他相关者爆料,引起部分评论和转发;在暴发阶段,由于个别有影响的平台介入,关注者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舆情开始在相关师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刷屏”,并向各类网络平台蔓延;在高潮阶段,快速升温的舆情引来诸多微博大V、自媒体公众号、新闻网站、传统媒体的关注和转发、挖掘、汇编、扩大化,成为网络热点;回落阶段,通常在核心事实得到回应后,网络平台和网民注意力逐渐转移,转发和评论减少,舆情逐渐淡化乃至平息。舆情从酝酿到爆发,可能只用数小时或一两天,也可能时间较长。爆发的时间节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偶然性。舆情从爆发到高潮,最终降温走向平息,需要短则两三天,多则一周左右,一些影响面大、或应对不当的舆情则可能持续一两周。

3.传播具有非理性和逐利性。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速度的即时化和传播方向的非定向化导致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非理性和逐利性。非理性指很多刊发信息者并不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导向,而是抓住一鳞半爪进行炒作、吸引眼球,以期在无数的自媒体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扩大影响。逐利性是指非主流的网络媒体主要以吸引眼球、获得点击量、吸引粉丝为发稿导向和出发点,从而以点击量获得广告发布、吸引投资等经济利益。这种逐利性决定了其刊发信息的出发点并不是传播信息、舆论监督、促进工作,也决定了其刊发信息的不严肃性。部分网络大V有着令网民敬仰的头衔和身份,以社会公知自居,但其发稿节奏和对舆论的引导控制都有很深的操作套路,发稿动机往往很值得商榷。掌握网络舆情的这些傳播特征,有助于掌握舆情信息传播者的心理、动机,从而获得一定的博弈定力、判断力。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形势,高校要为形成常态化的舆情工作机制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在发生舆情事件时采取及时恰当的应对处置策略和措施,有效化解舆论危机,维护自身形象和秩序。

(一)形成常态机制日常管控有效

高校做好日常研判、预防、管控工作,防患于未然,是做好高校舆情应对工作的基础,一般包括机制建设、队伍建设、阵地管控、舆情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完善有效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在校内,高校要成立由校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负责网络舆情监管和应对处置工作,学校办公室、宣传部两部门的有效密切协作在其中至关重要。在校外,高校要加强与当地教育、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协作,在舆情监测、信息发布、辟谣、舆论引导等环节得到及时必要的指导、支持和配合。高校要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明确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学校的应对处置流程,保证网络舆情发生后学校的应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实践中,还应及时总结舆情处置的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正和完善预案。

2.注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学校相关领导干部、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者、辅导员、班导师等组成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二是由学生干部、校园学生记者、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分子组成的网络红客队伍。要定期请专家为他们开展培训,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在日常,这支队伍可以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和风险预判,及时掌握师生动态,当发生舆情事件时,这支队伍可以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有效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3.加强舆论阵地特别是自媒体管控。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高校内形成了多层次、多部门、多单位大量开设新媒体账号的局面,这形成了潜在舆情风险。高校要制定完善的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新媒体运营责任人,严格审核发稿流程,避免因不当言论、不当图文引发网络舆情。值得高度注意的是,高校中往往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较大的非官方自媒体,它们贴近学生生活,及时捕捉校园热点,在师生中拥有大量粉丝,甚至形成了“准官方”“假官方”的态势。这类自媒体多数由学生运营,缺乏规范管理和政治意识,具有较高的风险。高校要通过调研摸清校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媒体情况,主动上手,想方设法与运营者保持沟通,多渠道对其施加影响力,规范它们的运营,引导它们的内容,降低其舆情风险。当网络舆情发生时,也可以引导这些自媒体配合官方媒体发声,从不同的角度形成合力。

4.日常舆情监测研判获取主动。高校应安排专人开展日常的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早发现网络舆情苗头和征兆并进行分析判断,抓住舆情酝酿期这个时间节点,及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发出预警,提醒他们尽早解决问题、回应诉求,将舆情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高校应当将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常态化,定期进行舆情研判。一方面,根据当前学校重点工作,预判可能发生的舆情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根据线上线下发现的师生思想动向和舆情苗头,及早解决相应问题,避免师生负面情绪持续酝酿,形成大规模舆情。

(二)及时恰当应对处置突发舆情

当发生大规模的网络舆情事件后,高校应该本着“快速主动研判、积极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发声”的原则进行应对。一般说来,可以从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快速启动反应工作机制。在舆情发生后,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启动,具体涉事部门快速反应是恰当应对舆情的前提。在应对处置机制启动后,可以选择不发声、不回应的策略,但如果应对机制不能迅速启动,将使舆情应对陷入被动。通常情况下,办公室要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牵头组织应对;宣传部门要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控跟踪,提出应对策略建议,并发挥对外媒体沟通、口径把关等作用;各涉事部门要担负起线下问题解决、思想教育、资料提供等基础工作。各方面齐心协力、担当作为,是正确应对舆情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2.全面收集信息科学研判。要從多种渠道收集舆情信息,确保全面、准确。网络舆情瞬息万变,收集信息要跟踪掌握最新情况。在收集到信息的基础上,要由具有丰富舆情处理经验的人员对舆情发起者的身份特征、舆情主体的核心诉求、舆情热度数据等进行分析,对舆情的影响力大小、下一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研判,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意见。

3.酌情选择是否发声、何时发声、如何发声。在舆情事件中,是否对舆情做出正面发声回应、什么时机发声、如何发声,是对舆情处置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是否发声、何时发声,要根据舆情本身的起由、发展趋势来判断,要对发声的效果进行评估、预判,既要果断、自信,又要沉稳、有定力。由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出面回应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但并非发生所有舆情都一定要由高校官方平台出面回应。高校应在研判舆情影响范围和事件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各主体的职责权限和不同渠道的受众群体来选择适当的发声渠道,如上级部门、社会媒体、司法机关等,避免错位回应和舆情的扩大。

4.策略回应积极引导舆论。舆情发生时,高校处于受到舆论质疑的境地,因此回应一般应以说明事实为主,特别是要对公众关切的事件关键细节做出准确、客观的说明。回应内容侧重应对措施、解决效果,慎重涉及原因、责任等内容,避免不必要的解释,切忌做出大而无当的概括和无事实支撑的结论,以免陷于被动。在回应的态度上,要平等、诚恳,避免说教。回应文稿应该简洁凝练,字字斟酌。回应要恪守统一口径,避免自相矛盾。

同时,应发动舆情工作队伍和可靠的自媒体,在网上积极配合学校广泛发声,将真实准确的信息和积极正面的态度通过正面的或侧面的方式传播出去,针对谣言和不良煽动进行辩驳,引导舆论走向。

5.解决实际问题,釜底抽薪。高校网络舆情虽然发生在网络上,但它所针对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多是师生的现实关切和诉求。因此,舆情的解决,根本上依赖于线下实际问题的解决。舆情发生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快速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满足师生的合理诉求。这对舆情会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限于客观困难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谅解,并尽力提出替代措施。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关键领域。网络舆情事件日益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工作常态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声誉,给高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王军杰系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黄黎辉系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网络舆论阵地争夺研究”(项目编号:TJXC19XSX-005)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0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舆情高校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