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游戏对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影响的研究

2020-12-07 06:00江莹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言学习游戏的概念、设计标准及其在大学德语教学应用中的意义。从语言教学游戏的设计标准入手,根据外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不同侧重点对语言学习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开展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大学德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言学习游戏;大学德语;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H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09-02

0引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大学德语课程相对于专业德语课程来说存在课时少、频率低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词汇掌握不牢固、进而出现听力困难、语言输出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对学生学习二外的兴趣及动力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学好任何东西的关键因素,内在动力又跟兴趣息息相关。如果提不起兴趣,学习就会进入瓶颈期。除了学生个人因素之外,外在因素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效果差的现象。放眼国内出版的高校大学德语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教材中规中矩。即便有部分教材在练习中会涉及开放的讨论题,但在实际课堂应用中由于出题指示不明确或未考虑目标群体的口语水平,经常不了了之,收效甚微。游戏性质的趣味练习要么少之又少,要么便是同一类型反复出现,学生提不起兴趣玩[1]。如果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打破固有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1概念的使用

语言学习游戏(Sprachlernspiel, 简称为SLS)这个概念被Kleppin等多位德语作为外语领域专家提倡使用,“语言学习游戏”区别于“语言游戏”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创造性的游戏行为能够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kreative spielerische Umgehen mit der Fr-emdsprache bezieht,…beide Pole Lerneffekt und Spieltaetigkeit miteinander.)[2]。SLS游戏教学法理论符合以交际为导向的现代外语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能动性,SLS将学生真实的需求同兴趣结合到一起,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3]。

SLS在外语教学法中存在于听、说、读、写四大块内容,比如,在促进听力方面可以采用哑剧、模仿等形式;口语表达方面设计讨论,戏剧表演等游戏;阅读方面采用一问一答,独白表演,歌曲,诗歌诵读等;写作方面设计纸牌游戏,词汇记忆游戏,趣味编写等。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语言学习游戏在四项基本技能训练中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在一个语言学习游戏中,往往两到三个语言技能会同时得到激活,设计者确定语言学习游戏的侧重点及学习目标,可以为学生带来多维度的外语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4]。

2语言学习游戏对学生在德语能力训练上的影响

2.1语言学习游戏的种类

语言学习游戏根据外语学习的目的,可大致分为4种。

(1)侧重“说”。比如以增加词汇量为目的的As-soziationsspiel(词汇关联):Lehrer-Schule,Lineal-Mathe,Atlas-Erdkunde;比如以训练语法知识为目的的Platzhalter-?bung:Das ist XX (Husten) Spitzer.学生抢答正确的不定冠词。

(2)侧重“写”。比如以巩固学生语音拼读/认读为目的的Buchstabenspinne(字母蜘蛛):首先, 老师确定好某个单词,比如Physik,这个单词由6个字母组成,则在黑板上画好_ _ _ _ _ _ 这样6条横线,然后让学生猜老师心目中的单词。如果学生说对一个字母,老师就把该字母写在横线的相应位置上,最终拼写出正确的单词;比如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目的的

Der lange Satz(创意写作):第一个学生写Ich,第二个学生写Ich habe, 第三个学生写Ich habe am Wochenende,第四个学生写Ich habe am Wochen-ende Deutschunterricht.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側重“听”。比如以锻炼学生记忆力为目的的Satzkette(句子链条):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句子,后面的学生在这个句子的基础上增加动词或名词,以此类推“—Ich nehme meinen Hut mit. —Ich nehme meinen Hut und meine Brille mit.”比如以训练学生听辩能力为目的的“1,2,3,4 oder 5?”老师把一个单词读五遍,其中有一遍的发音是错误的,请学生找出来。从通过训练正确地“听”来促进学生正确地“说”。

(4)侧重“读”。比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的Imitatives Nachsprechen(模仿跟读):老师用变换的声调(轻的、重的、害怕的、激动的)带领学生朗读各种作品;比如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目的的Fragewürfel(问题骰子):6个疑问词、6个动词、6个短语,根据抛骰子得到的数字组合问句,学生读出问句并回答。

2.2实例展示

Wer bin ich? (我是谁?)语言学习游戏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

游戏材料: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不同人物职业形象图片,透明胶。

游戏规则:(1)学生围成一圈坐下。把图片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每个学生抽取一张图片后,把该图片朝外贴在旁边同学的额头上。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同学额头上贴的人物,唯独自己不知道自己额头上贴的人物是谁。(2)每个同学采用一般疑问句的形式提问有关自己对应对片上的人物信息,比如Arbeite ich im Büro? 其他同学回答Ja/Nein。如果是Ja,则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是Nein,则轮到下一位同学开始。一直这样进行,直到猜出自己的“身份”为止。

游戏时间:根据课堂时间随机应变安排,一般建议猜3~4轮,后面没有猜出的同学可以通过提醒、表情或肢体语言暗示来完成游戏。

游戏设计目标:(1)巩固与“Beruf(职业)”相关的主题词汇。(2) 强化练习“一般疑问句”句型及动词的现在时变位。(3)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结语

语言学习游戏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证明。作为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形式,科学地设计和应用语言学习游戏能够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传统授课方式与外语交际互动学习法之间的矛盾;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听、说、读、写4项基本技能的跛脚现象,提高外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同时可以改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语言学习潜力,减小学生间个体差异,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周边院校很少有老师愿意主动在课堂上设计游戏,究其原因:没有现成的跟教材匹配的游戏指导手册,不想自寻麻烦;语言学习游戏不等于普通游戏,只要好玩就行,而是需要把趣味性同知识性、创造性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甚至设计者的美工艺术水平等多种因素都纳入考虑范畴,若没有团队协作的前提下,单个老师工作量巨大,难以持续开展。另外,中国学生性格内向,配合程度低,很多学生习惯接受式听讲,突然改变教学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不适应。

总体来看,在外语课堂中运用语言学习游戏利大于弊,把语言学习游戏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有计划地应用在课堂中,将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芸.游戏教学法在综合德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6(10):130-132.

[2]Kleppin,K.Sprachspiele und Sprachlernspiele[C]//In:K.-R. Bausch,H.Christ,H.-J.Krumm.(Hrsg.)Handbuch Fremdsprachenunterricht.Tübingen:TUB,2007:263-266.

[3]K?nig,M.Nachdenken über Spiele[J].Babylonia,2003(N1):8-17.

[4]Büttner,S.Planet 1 Lehrerhandbuch[M].Ismaning:HueberVerlag,2013.

(責编:王锦)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2019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jgyb201924)

作者简介:江莹(1984—),女,浙江宁波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德语教学法、德语语音学。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