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任重道远

2020-12-07 05:58于淑颖徐英春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免疫系统变异

于淑颖 徐英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疫情仍在持续,宅在家中近一个月的朋友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为了及早遏制疫情,全球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也正以“破紀录”的速度加紧疫苗的研发。

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表示,目前该中心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

随后,我国科研团队宣布,最新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已经开始动物实验,距离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我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仅隔两周时间。

另外,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科研团队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也在争分夺秒地展开新型疫苗的研发。

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家内心一定十分兴奋,幻想着接种疫苗后就再也不用畏惧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了。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需要18个月?这无疑为想要早日出门的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但是,疫苗研制本身就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科学规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研发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难点。

一方面,病毒疫苗的研发要经历复杂的过程,研发所需周期长。分离出病毒株后,采用不同技术制备的疫苗不仅要经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还要完成人体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很难及时投入疫情防控。

另一方面,病毒具有变异性,疫苗通过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病毒的某种特性,病毒如果发生变异,人体免疫系统就很难察觉不同的感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难通过疫苗对抗普通感冒一样,如果冠状病毒变异的速度快,就会进一步加大研发疫苗的难度。

疫苗研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研发过程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提到的,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而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勤洗手、多通风、 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减少在密闭空间内聚集,从而阻断病毒传播,早日控制疫情。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免疫系统变异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过敏症的新希望
过敏症的新希望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变异的蚊子
病毒的变异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确保“免疫系统”功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