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音乐在传承过程中的特征及特点

2020-12-08 09:34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节令理学徽州

□熊 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徽州,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徽州传统音乐的产生、发展、演变、留存都和徽州当地的民风民俗、地理特征、文化和艺术风格等区域文化的发展变迁有着密切联系。徽州传统音乐包括传统地方戏曲、节日民间歌舞,以及民间器乐、说唱、民歌等。但在历史变迁中,大量内容失传了,本文只能借助历史资料和仅剩的当代留存来对徽州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当代存续特点进行梳理,并立足于此,对徽州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期待。

一、徽州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

(一)理学影响深厚

徽州是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故乡,有“东南邹鲁”“程朱阙里”之说,可以说徽州文化的核心以朱子理学为主,兼有释、道两家。理学的主张深深地影响着徽州当地人的为人处世和价值取向,故而也对徽州的传统音乐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如徽州传统音乐中的礼俗音乐,遵照《家礼》中的说法,在民间信仰运行的基础上,融入了儒家和理学的主张,礼俗歌谣《敬酒》《接房》《哭轿》等就是如此。

(二)戏曲艺术尤为辉煌

明朝中期之后,徽州地区的戏曲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因为两淮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戏曲艺术传播和融合的重要地区。至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更是戏曲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可以说徽班进京对京剧艺术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至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徽剧整理上演的剧目犹有六十多本,并以历史剧和传奇剧为主,可见徽剧底蕴之深厚。在徽州传统音乐发展中,戏曲艺术可以称作徽州传统音乐中最辉煌绚丽的一支。

(三)以节令民俗为依托

徽州地区在不同节令有着不同的民俗习惯,传统音乐歌舞艺术成为这些民俗习惯的重要展现方式。比如,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徽州传统歌舞艺术“祁门傩舞”。以锣鼓伴奏来跳傩,明清时期在徽州民间非常流行,就是在每年的元日、立春和端午几个特殊的时间进行表演。另外,还有歙县叶村的“叠罗汉”,也是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一种集歌舞、杂技于一身的民间传统表演,用唢呐、京胡、笛子、琵琶、锣鼓等乐器伴奏。在闰年的元宵节进行表演,是人们祈福禳灾、祈求平安的仪式之一。除此之外,每年端午,在徽州的赛龙舟活动中,也有传统音乐的展现,在赛龙舟仪式前要对河唱赞,并有奏乐。端午除了赛龙舟之外,还有嬉跳钟馗的习俗,是找人彩扮钟馗,边走边舞蹈演唱《十二月花名》《采莲》《赏荷》等曲调,有随行乐队伴奏,行进中,各户迎接,“钟馗”执剑演示,有驱邪之意。还有秋收季节的三阳打秋千、灯船游练江等活动,也是以民间歌舞杂耍艺术为主要活动形式。可见徽州民间传统音乐是以节令民俗的各种庆祝活动、祈福仪式为依托和载体的,民间传统音乐被应用在这种场合和仪式之中,也自然地随着仪式在徽州地域内得以发展和流传。

二、徽州传统音乐的当代存续特点

徽州传统民间音乐在当代的存续状况并不乐观,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和失传,但仍然有所存续,一方面得益于传统民间音乐根植于民间节令民俗之中,和节日庆祝、祈福活动联系在一起而没有被完全忘却;另一方面,在历史变迁中尚未失传的许多民间传统音乐,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民间志愿者团体的关注和保护,通过种种方法来让民间传统传承下去,并且提出了让传统贴近现代,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观点,故徽州传统音乐正在很多节日和表演场合出现,虽然多少失去了民间艺术和民间信仰结合的特质,但这样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传统音乐的留存和传播。另外,徽州传统音乐在传承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融合的状态,在存续中不断包容内化一些新的音乐和文化特色,也是当代存续一个重要的特点。

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不断有一些传统的东西走向衰落和被渐渐遗忘。徽州传统音乐是徽州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特点是和徽州区域文化密切关联在一起的,了解和保护徽州传统音乐,也是在保护徽州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节令理学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立 秋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文理学人
徽州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