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性分析

2020-12-08 09:34李东静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弹奏乐曲因材施教

□李东静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具有创新性的一种思维模式,即在原事物的基础上开展二次创新,从而形成全新的思维效果。在钢琴弹奏环节中,表演人员应该创造性地深层次探究和感受曲谱音符隐藏的灵魂,并授予其全新的、多层次的意境。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深度探究学生的艺术潜力。

一、因材施教,提升教学的层次性

众所周知:“千里马有很多,但是对马赏识的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切实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前提下,要用“伯乐”的洞察力去寻找学生里的“千里马”,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细胞,切实地给学生创建一个活跃、放松的钢琴教学环境。要是想激发学生对钢琴的热情与兴趣,在开始制订讲课方案时,教师就需要充分思考到班级全体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以所有学生的现实状况为根本入手点,从而制定出契合每个学生性格特征的钢琴讲课规划。具体来说,钢琴教师需要确切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认知、理解水平、音乐素养、个性、喜好及对音乐的态度等情况,从而让钢琴课堂真正地有的放矢。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是养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效途径。在教室中产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全新型钢琴曲目弹奏方式,更是教师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例如,针对一名个性活泼、容易激动的学生,教师就需要选取部分温柔舒缓的乐曲,像《爱的协奏曲》《思乡曲》等,让学生进行弹奏,此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把控自身容易急躁的个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自我掌控水平。反之,针对一名性格腼腆、文静内向的学生,教师就需要选择部分引发学生澎湃激情的乐曲,像《悲怆》《流浪者之歌》等,来激发其弹奏的感情与激昂的个性,教师在钢琴讲课实践中只有具体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取长补短,因材施教,才可以完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任务。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师生互动性

优质的学习情境是拓展学生充足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在钢琴课堂上,教师要想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需要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形象的优势,从眼睛、耳朵等感官上激发学生对钢琴的热爱,拓展学生的大脑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舒缓、轻柔的钢琴乐曲中,进行充分的想象与刻画,继而实现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此外,教师还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转换原来的填充式讲课形式,使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到钢琴弹奏的环节中来。例如,在学习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乐曲时,学生往往对第三小圆舞曲高潮性节拍理解得不到位,不仅不能掌握主题一的娴静轻柔,更不能掌握主题二的流动性特征。教师在演奏这个乐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随曲目的节拍随机组合开始舞蹈,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切实体验到音乐中欢乐的舞蹈场景,从而明白曲调中的切分节奏传输给人们的亲和、新颖的感受。

三、打造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渠道与教学方式

在我国大学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的融合各种模式的讲课活动是提升学生对钢琴学习热情的主要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切实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创造的主动性,从而确保讲课效果在讲课实践中完成。如今已有的全新拓展形式有三个:首先是根据学校引领达成学生开展钢琴互动课堂的有关艺术活动;其次是组织多元化的校外钢琴弹奏活动与其他各种演出方式;最后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多样化的创新活动。在现实讲课环节中,大学教师需要主动支持与引领学生参加校外的演奏活动与比赛,支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吸收弹奏经验与创造性思维,在竞赛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更优秀的音乐灵感,从而弥补其在钢琴讲课上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举办部分即兴钢琴乐曲弹奏活动,让学生依照自身的理解与体会对一样的曲目完成各种形式的弹奏表演,把个人风格与创新形式作为打分的标准,鼓励与支持学生沉浸在现实的二次创新过程中。在演奏活动中,教师需要知晓自己的协调责任,让学生主动去开展设计与规划,激发每位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加入比赛的所有环节之中,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灵感,在实践过程中,借助部分小型演奏会以及表演竞赛的弹奏机会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壮大,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持续升高。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整体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在大学钢琴课堂上,要提高学习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对如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弹奏乐曲因材施教
动人心弦
交响曲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父与子
悲伤的乐曲
小星星
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