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模式探究

2020-12-08 09:34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通识互联网+音乐

□温 文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资源被引进,网上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型教学资源,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学实践得知,传统音乐通识课程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适合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使这种教学模式失去了适用性,网上教学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优势突出。因此,本文就针对此探究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的专业性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高校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分析有效培养人才的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高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保证在延期开学期间,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不停学,教师不停止研学[1]。不管是网络等硬件条件,还是线上教学的软件条件,对高校教师,还有高校学生而言,这次的教学调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利用线上教学以及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的双重支持下,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学习等活动,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开展远程教学指导,学生自助学习,等到疫情完全解除之后,学生返校再切换到正常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比如教授声乐以及器乐实践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线上优质公开课、大师班进行远程讲授,培养学生对声乐以及器乐的适应力和理解能力。从音乐实践的角度来说,应鼓励创新音乐通识理论课程教学。虽然学生不能到不同的场所实践学习,但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调整教学内容,为日后开学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学的优点

(一)减少人员聚集,实现资源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自我隔离在家是最好的保护办法,在家教学与在校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不用在学校聚集,通过网络教学就可以获得与在学校相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与其他学校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网络教学最大的优势。此外,不管是直播还是录播,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反复观看,且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网络课程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远程在线互动培训课堂,使用音频和视频以及协同网络传输技术,再现课堂环境,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培训环境。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或者是移动客户端安装的客户端软件以及浏览器之外,使用高校提供的学院账号登录,并参与学校的在线培训课程。网络课堂的核心就是资源共享、共同浏览,比如电子白板、背景音乐、网页共享以及录制课程等,此外还包括公共聊天、私人聊天、禁止发言、解答疑问等[2]。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受课堂的限制,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主动搜索和学习各种网络知识,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从传统生硬的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传统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己制定目标的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中单一的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学习。抛却了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心理弱化,其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不能返校,停课不能停学,在教育部门推荐的多个平台上,教师们积极地筹备网络教学,教师、学生以及辅导员在线待命,师生初次接触网络教学,但是师生互动状态比较好,教师可以在直播平台上提问学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一)师生缺乏情感交流

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计算机,主张人机交互学习,缺少师生面授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也不能进行密切的情感交流。网络上传输的是简单的信息,并不能传递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情感。长时间面对这种冰冷的机器,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引起思维方式的迟钝,进而造成本性的分离。总而言之,电子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教学。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有部分或许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容易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与传统的伦理和技术教学不同,其自身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它的课程本身内容差异比较大,种类也比较多。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在此次疫情下,教师完全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形态。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示范音乐的制作以及影视后期的制作方式,应用前景广阔。而且大数据在音乐通识课程中的应用,体现了浓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可以海量地展示视频、图片。但是这种互动是人机交互,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3]。

(二)教育功能狭隘,教育环境不完善

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需要教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上进行,远程网络教学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了契机,为教师应用更多的教学技术手段提供了平台,使得教学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技术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针对音乐专业情况及学科设置进行创新,从而提高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网络上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在每个小组中发布一个主题进行模块化的学习,在课下引导学生制作课件进行展示,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最后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音乐通识课程设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注重陈述性知识的罗列,在程序性知识上显得有些薄弱,无法展示丰富的教育功能,不利于营造健全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上,教师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更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这一切的难题全部抛给学生,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更加注重交互式教学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提高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除了创新教学模式之外,还必须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融合多学科知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具体来说,教师应当认识到网络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技术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不能单一地依靠传统教学,而应借助互联网合理设计教学,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模式,加强音乐通识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以及音乐背后的历史与人文常识。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插入相关学科的微课、精品课内容资料,辅助课程综合化进行。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以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根本上推动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发展[4]。

(二)更加注重网络音乐通识教学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此次疫情,高校应当认识到网络音乐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首先,结合音乐通识课程本身的特点,加快网络化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单一的音乐通识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环境建设音乐通识课程,进而将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进行直观的呈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通识课程的内容。其次,运用网络教学加强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增设教学实践内容,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乐曲。最后,网络音乐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发展。

(三)学生的主体性将更加明确

在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动下,教师必须摆脱以传统教学为绝对主体的思想观念,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争取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教师还必须担负起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参与者等角色,开阔教学视野,逐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音乐通识课程教学的趋势。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功底。实践证明,受音乐通识教育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与我国发展地位相对应的责任,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改革。但是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网络教学只有克服自身的薄弱点,才能逐渐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无论如何,未来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教育必将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关联,师生应当端正态度,共同应对。

猜你喜欢
通识互联网+音乐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