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2020-12-08 15:35戴亚超夏从亚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型生态生活

戴亚超 夏从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面对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结合党生态文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生活的向往做出的科学决断,对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为着眼点,反思以生态破坏换取经济发展的危害和当前生活方式的弊端,探讨和实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生活方式,以此实现美丽中国建设。

一、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必然逻辑

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直接体现。生活方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是一定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人们利用物质资料进行生产、生活的形式,主要特征包括社会性、综合性、变迁性等,主体层次包括国家、社会、个人等。生态型生活方式,即从生态文明角度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型,是指人们在坚持生态学原则下,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

(一)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选择

生态破坏是当今全人类的心头之患,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迈入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构建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理念依然影响生态保护,不利于我国环境改善。因此,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尤为重要。

1.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都可统称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生活方式能够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在不同时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异。生活方式受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与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相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形成了“靠天吃饭”的顺应关系,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轻,工业社会时期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特征,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态对生态环境影响存在区别。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②④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161、529、529、187页。。生活方式是人的发展的外在表现,涵盖了人的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对人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能够呈现出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生活方式,进而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

2.生活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生态环境。马克思一贯反对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人,也反对用自然法则和生物学规律去理解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但他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因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分别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9页。。自然界对于人及其社会来说具有先在的基础性地位,即“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④。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肉体和精神皆无法脱离自然界而存在,自然是人获取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源泉。生活方式离不开物质资料,因此也必然以自然为前提和基础。

(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境界和最高价值目标。“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⑤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人的需要、能力和活动、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等,具体来说包括教育、社会交往、医疗、就业、婚姻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的发展的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内在特质是人的发展。

选择以何种生活方式生存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有的社会发展阶段,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生产、生活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要实现人的发展,需要适应生产方式变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生活要素。”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把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最终结果归结于人自身。社会的进步与实践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实现了自然的人化过程,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与自然进化的内在统一,提出了人与自然间的实践关系实际上表现为人化自然的关系。从实践领域来说,自然界中的事物一旦被人作为研究对象,就进入了社会生活,成为人类生活和实践的组成部分,生活方式的选择无法跳出或超越当前社会的发展。实现生态型生活方式,能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生态文明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性选择的发展方式,因此,选择生态型生活方式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的科学选择,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意义重大。

(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生态型生活方式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决定文明发展的是社会实践方式,尤其是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向生态型转变,能够促使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进而推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问题是工业化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消极结果,其最终解决也必然依赖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并非要彻底消灭原有的生产方式,而是在对原有生产方式改造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既有旧的生产方式,又包含新内容。在生态型生活方式的促使下,社会生产将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社会生产和生活也会从以前的仅满足人及其社会的物质需要逐步转变为重视物质生产的质量和关注生态环境的稳定,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型生活方式有助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4页。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应当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型生活方式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科学地处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们能够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杜绝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经济政治而牺牲自然环境的行为,减少为了产出而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现象。生态型生活方式并非是舍弃经济建设的缘木求鱼,而是一种有助于引导人们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的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我国人口相协调,全面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生态意识。

二、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已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引导人们走向绿色生活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传统生活方式存在已久,生活习惯和观念根深蒂固,某些不合理的传统因素的存在,为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增添了诸多困难。

(一)异化消费的出现

马尔库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逐渐失去了人文主义向度,只剩下物的向度,进而产生了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即异化消费。他认为“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事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9页。,个人的需求是被操纵、被控制的,是虚假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加之媒体对享乐性、娱乐性商品的宣传,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崇尚物质消费、追求享乐主义现象逐渐显现,包括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异化消费会造成人的消费变得单一和同质,使消费仅能满足人的虚假需求,并非人发展自己的有益需求。若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带来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和生态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我国电商发展迅速,各大网购平台的购物节层出不穷,享乐主义主导下的虚假消费造成资源过度紧张和浪费,产生了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排放的恶性链条,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垃圾的排放均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力,长此以往,极易导致生态失衡和资源紧张;攀比之风盛行,人们在买房、婚丧嫁娶和社会交往中盲目攀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异化消费会激化有限的自然资源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破坏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影响生活方式向生态型转变。

(二)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强调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文明的确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膨胀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由和谐转向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始于西方,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认为自然应当为人服务,把自然万物认为是被人类开发利用甚至控制征服的对象,将自然放在了与人类对立的位置。这种过度膨胀的生态观从西方传入我国,表现出了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无视生态保护的生活方式,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的自然观不同于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有着强烈生态哲学意蕴的辩证的自然观,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注意到了自然对劳动的优先地位及制约性,主张以人类的自由和平等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在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时受到西方过度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影响,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无视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造成资源大量的消耗与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均衡发展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进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地理、资源、文化等因素影响,地域间、群体间生活方式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并存,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特征,也是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俗使人的生态保护意识产生差异。社会习俗是社会生活中,经过时间沉淀、约定俗成的礼节、习惯的总和,也是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行为规范,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物质和精神发展的重要反映。理论上讲,我国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传统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转变,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应运而生,但这并非意味着我国打破了社会分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依然存在不同的观念和习俗,因其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的生活方式亦不尽相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地遵守着这些规矩,有着各自的生活逻辑,对生态型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各不相同,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亦有所差异,在生态环境与落后习俗相碰撞时,矛盾随之产生,制约着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全面构建。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在西部城市还具有传统社会的痕迹时,中部城市已经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东部沿海城市已开始发展新兴经济,社会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此外,城乡间生活方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由于地理位置、就业机会等因素,使得城乡间的界限并未消失,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依然存在差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向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壁垒的存在使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难度加大,需要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四)经济发展的理念误区

一些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理念误区,认为如果考虑保护生态,势必要拖后经济建设的进程、影响产业发展,环保设备造成成本提高,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放在了对立位置。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造成了如沙尘暴、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最终命运,那种片面地以追求GDP增长为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随意支配和利用的纯粹客体,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极易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甚至是矛盾冲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面临着战后发展和经济恢复的诸多艰巨任务,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大力发展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在此种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为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市场的逐利性也由此显现,随着社会生产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资本逻辑成为市场背后的主旋律,市场主体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各个流程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市场化、功利化。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恰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且回报周期长,这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资本逻辑不相符,仅仅依靠市场推动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难度较大。

三、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但这并非易事。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避免陷入解决生态危机的绿色乌托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探寻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一)遵循两个统一的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习近平在2020年3月到浙江余村考察时提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这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并不矛盾。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一部分人心中的“发展”走入了误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变成了“为经济而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发展是为了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的方式和手段,但发展并不能越过生活方式而单独存在,一旦“经济至上”取代了生活的意义,人们便会逐渐偏离生活轨道,转而去追寻虚无缥缈的目标。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要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只有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相统一,才能积极促进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坚持消费生活与生态保护相统一。消费方式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引导民众积极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是实现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变的关键。异化消费影响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过度关注物质,带来生态负效应。消费的改变涉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并非是短期可以见效的。必须通过长期努力,坚持满足人民需求和生态保护相统一,全面提升人民生态保护意识。生态资源是有限的,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消费与生态相统一,探寻人的真实需求。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唯有制度能够厘清权责,催生思想自觉和行动力,也唯有制度能够为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提供法制保障。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想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需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015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台阶,《立法法》的修改使更多城市有了地方立法权,这些都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了制度优势。地方立法机构具有先天优势,更加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情况,掌握当地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制定的法规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地方立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明确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权利与义务,对个人的不规范行为、企业的不规范生产加以合理的法律约束,对环境污染主体应严厉处罚。同时,政府应完善税收制度,对生态型企业实行鼓励性税收政策,加强高污染消费、非必需高消费的税费调节,以此鼓励生态保护生产、生活活动。

(三)培植优化生态型生产方式

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生产方式的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培植优化生态型生产方式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完善。生态型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有所不同,其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实现生态友好,这要求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和评估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生态友好产业、开拓生态友好产品市场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当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生态工程,一是鼓励低耗能、高产出的生态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鼓励生态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并倡导人们购买生态产品,逐步提高生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淘汰高消耗商品;三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完善生态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监控企业生产排污情况,为生态型生产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推广可循环使用商品,呼吁人们减少一次性塑料商品、一次性木筷等商品的使用,以此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垃圾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

(四)引导民众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

政府应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人们正视自己的真实需求,逐步形成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习惯,摒弃虚假需求带来的异化消费。政府应鼓励消费者购买生态产品、倡导绿色出行,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舆论引导等方式,多管齐下,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流。在全社会倡导抵制攀比之风、奢靡消费,促使人们在消费时能够主动考虑商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生态友好的商品。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与消费者,具有双重身份,应坚持率先垂范,推广无纸化办公、网络办公,避免铺张浪费的接待活动等。此外,要使人们认识并承担消费行为的环境义务,在购买环节,商品价格除生产成本、利润、税费外,还应包含商品的环境成本;在处置环节,通过严格垃圾分类制度规范人们的消费处置行为,促使人们自觉减少浪费。通过在人的需求与自然承受力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将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和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同生态文明建设相呼应。促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生活方式的生态化,首先应实现人的思想和追求的生态化。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的软实力,是生态建设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相对于法律、制度等硬举措,软实力更具有引导力和效仿力。生态文化是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凝练和精神呈现,它既能为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可以为生态型文化方式本身提供一种文化滋养。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形式等方式,多个视角强化对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宣传和阐释,在全社会范围内将生态型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以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宣传生态文化作品,利用优美作品感染、良好行为示范、绿色人物带动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保的氛围,提高民众参与生态型生活方式构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生态型生活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民意和群众关心的生态环保问题,并在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积极做出回应。通过生态文化引导人的思想,实现由被动环保向主动环保的转变。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新时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构建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生活需要的有效方式,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它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积极反思和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新时代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依据,以发达国家生态治理为参考,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探索,合力建成美丽富饶、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生态型生态生活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生态养生”娱晚年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集众智”的生态型交流平台
新常态下南京港生态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