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级市域网格化管理创新研探
——以雷州市网格化治理工作调研分析为例

2020-12-08 17:29莫植贵唐麒哲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镇级网格化对象

文/ 莫植贵 唐麒哲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推进基层放权、社区治理的关键举措[1]。雷州市现有22 个综治维稳中心团队,66 名在编人员,2239名在册村级网格员,实现对该市21 个镇(街),2308 个网格,约180 万人口的全覆盖管理。为此,了解和建设这支一线队伍,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平安、美好、法治雷州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依托第三方平台(问卷星系统搭建框架,受访对象绑定“雷州政法”微信公众号填报内容)展开线上调研,所有答卷汇总至后台进行智能分析,保证样本客观、真实和科学性。

二、基本情况及部分数据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活动共发放问卷2302 份,回收有效问卷1525 份,回收率为66.2%。其中,发出镇级人员问卷104 份,回收有效问卷104 份,回收率为100%;发出村级网格员问卷2239 份,回收有效问卷1421 份,回收率为63.4%。

(二)答卷数据统计分析

1.受访镇级中心工作人员数据分析

(1)个人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数占比合理,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75.96%,党员身份比例为65.38%。普遍服务年限较短,1 年以下占比45.19%,1-5 年占比41.35%,5-10 年及10 年以上均占比6.73%。

(2)工作成效评价。62.5%的对象至少一周开展一次实地巡查,74.04%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表明网格员身份。66.35%的对象认为流动人口管理是最难及时发现的网格事件。

(3)系统用户体验评价。63.47%的对象月均录入信息10 条以下,多数为矛盾纠纷类、公共安全隐患类件。影响上报网格事件的因素以力不从心、标准不熟、不敢报忧居多。

(4)管理机制评价。多数对象希望落实激励机制(包含薪金荣誉激励)、明确容错机制及健全问责机制。在教育培训方面,对象选择集中培训(51.92%)、以老带新和案例展示(48.08%)等方式对系统操作(89.42%)、网格工作内容(80.77%)、与群众沟通方式(75%)这三方面进行培训。

2.网格员答卷分析

(1)个人信息分析。参与调研的网格员中,党员占总人数81.28%。60 岁以上占总人数5.71%,45-60 岁53.62%,30-45 岁36.31%,30 岁以下4.36%;初高中/ 中专及以下学历水平占总人数67.14%,大专28.29%。同时,网格员大多是农民兼任村(社区)干部,常年在网格生活,1-5 年服务年限的人员占62.14%。

(2)工作成效评价。99.3%对象具备“网格平安家平安”的工作意识,普遍认为目前网格工作主要内容为信息采集上报。在信息来源方面,通过主动排查掌握占62.84%,开展其他工作掌握、上级推送、第三方来源的信息分别占比44.9%、24.35%和28.99%。在实地踏查方面,92.32%的网格员至少一周开展一次实地巡查,83.17%的网格员主动表明身份。但大多数对象认为群众不配合(84.38%),技能不够(59.04%)及精力不够(53.13%)是影响其开展实地工作的重要因素。

(3)终端用户体验。大多数对象月均实际录入信息均为10条以下(含1-5 条,共占比79.24%),以矛盾纠纷类、公共安全隐患类件居多。因终端欠费停机、力不从心、系统操作不熟是当前影响使用终端上报的重要因素。

(4)管理机制评价。调查发现,对象对完善容错和激励机制更为重视,在激励机制中方面更看重荣誉激励(74.67%)。在教育培训方面,认为对网格工作内容(88.6%)、系统操作(78.96%)、与群众沟通方式(73.61%)进行培训。

三、存在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乏,业务水平能力不强。镇级人员存在待岗时间不长、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交接频繁现象;网格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身兼多职,出现工作疲于应付,素质不高、不接受管理等问题。

(二)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实地踏查效果不佳。镇村两级网格员下沉网格的次数较少;技能水平不够,不清楚工作重点;日常工作繁杂导致力不从心;网格划分不科学,业务轻重有偏差。

(三)系统操作复杂,用户积极性不高。终端操作复杂,应用繁琐,指引不明,导致上报积极性不高。

(四)机制更新滞后,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管理仅侧重考核“系统上报率”,不够全面,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培训效果不理想,实际应用效果较差。

四、防疫工作中网格管控成效的经验启示

网格化管控针对该市防疫工作中的危机响应和公共治理这两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在管控服务、宣传引导、复工复产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领导组织力和执行力。

一是党建引领,党旗飘扬。组织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凝聚成7627 名网格员及4033 名志愿者的强大队伍,各村、各卡点处处见党旗,人人带党徽,发挥了党的向心力、凝聚力。二是权力下放,极简管理。按三人领导小组方案,抽调有关人员合署办公,搭建“一带一路”的垂直网格管理系统。三是目标清晰,标准严格。“手把手式”部署各类工作,细化目标,保证镇村级以“流水线式”落实。四是指引详细,分工明确。克服“二传手”的形式主义,根据实际作出简明工作指引,罗列标砖,倒逼基层落实。五是步调统一,减轻负担。坚持目标导向,以线上沟通为主,减少纸质报送,简化上下级信息沟通流程,让一线力量始终把精力放在实务。

五、建议

(一)健全平台体系。建立市级网格化工作管理组织,由市综治五部委牵头,联合有关部门组成市级网格化工作管理组织,将各部门网格化管理内容和职责融为方案,建立合作机制。建好镇级综治中心,保障镇级中心运作经费、指导协助镇级中心运作有效,推动大数据融合,实现各平台同步发展。探索建设村级全科网格,按实际情况重新划格;依托党建引领,选择试点村(社区),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资源,融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工作站、司法调解工作室职能,形成一个全科网格中心。完善镇村两级终端应用,落实终端软硬件更新工作,升级硬件设备,改善应用体验,简化填报模式。

(二)组好一线队伍。做好机关干部轮训工作,组织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淬炼机关人员实战能力,解决镇级视野局限、协调不够等困难,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良性循环。做强镇级中心团队,探索建立“七所八站”和镇级中心的双向轮岗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一线网格员队伍,扩大网格队伍发展来源,调整网格员年龄结构,强化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学习“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做法[2],构建专兼合一的服务管理队伍[3]。

(三)搞活教育培训。针对对象搞培训,分别对镇级中心人员、村(社区)网格员开展个性化培训。针对目标搞培训,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主题设计,安排好培训节奏,达到培训服务工作实效。针对需求搞培训,科学设计网格工作内容、系统操作应用、开展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等急需掌握的课程,让一线网格工作人员学有所得。

(四)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考核机制,细化市镇两级《网格化工作指南》,依法科学考核;落实保障机制,提供多种民生关怀手段,保障网格员人事关系和劳动权益;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党员党性培训,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和晋升体系,鼓励其创新服务方式。

六、结语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全国开启“大治之年”新征程。经调研及防疫期间雷州市网格化管控经验可以看出,优化网格工作整体框架,提高实务人员素质水平,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创新管理责任机制,是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夯实农村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镇级网格化对象
神秘来电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浦东:率先出台镇级预算审查监督指导意见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抓住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做好镇级项目咨询服务
新时期深化 “镇级市”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