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0-12-08 17:29陈立月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教材情感

文/ 陈立月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涵盖了人文知识,也包括传统文化与精神底蕴,夯实了学生人格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媒介,但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主要对学生人格特质培养路径展开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积极人格特质内涵概述

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与人格的重要阶段,而奠定人格底蕴基础,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意义重大。基于心理学理论的积极人格特质培养,注重学生潜在心理力量的激发,从而带动学生个体化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展开生活体验与教学情感体验等实践活动,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全程,切实培养学生阳光自信与自尊自强等积极人格特质。教师应当放下师道威严,以欣赏眼光看待学生潜能与动机,注重与现实的精神交流,从正面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发现与解读问题,在双向互动中以积极语言、视角带给学生正向情感体验,塑造学生正确三观,逐步强化感染与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

二、基于积极人格特质视角下的语文教学

(一)培养积极语言

文学作品解读受个人情感经历与生活体验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此,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体系。学生解读视角不同,对作品寓意解读成果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阐释教材内容时,应当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以确保在构思表达中培养学生积极语言的人格特质。语言是思想的符号,积极与肯定的语言更利于心态积极向上与自身的改造。其中自我暗示尤为重要,出现消极情绪时,应当展开心底的自我暗示,引导自身向积极方向思考,从而扫除心灵阴影,并给他人带来不同的心境。如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学中,教师在启发谈话中,尽可能的避免“小壁虎没有多难看”等负面语言,不能限制学生思想发展,应当向学生抛出“小壁虎没有尾巴该怎么办”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提高学生感受与欣赏能力。小组讨论“壁虎没有借到尾巴的心情”与“长出新尾巴的心情”等问题,丰富学习体验后,小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壁虎与燕子、小鱼、老牛的对话,向学生提供积极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学会运用积极语言表达。

(二)培养积极思维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积极人文精神与人物性格等教学要素,通过比喻拟人等文以载道的修辞手法,向学生传递人格价值观;对此,教师在明确情感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使其发现教材中更多的积极人格特质,带动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养成积极品格特质。尤其是《黄山奇石》与《望庐山瀑布》等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教材根据小学生心理结构特征,利用拟人等手法,将积极价值观寄情于山水,达到了以物载道的写作目的。教师应当利用启发式与情境教学法等调动学生情感与经验储备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以积极思维看待山水的奇特与自然魅力。在其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情节美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与灿烂文化的情感。

(三)培养积极视角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留言应当涉及知识层面与思想、精神等层面,以切实体现教学的价值意义。教师应当放下师道威严,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通过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与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以积极视角看待生活。教师评价语言应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帮助学生反思与制定发展目标。学生学习中或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以积极语言确保问题解决效果。教师的积极人格特质对学生来说充当榜样与表率的作用,教师应当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特征,积极利用正向人格特征影响与感染学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养成。

三、学生积极特质人格培养路径

(一)深入分析教材

语文学科在目标要求与教材设计等方面用意较深。教师在知识技能传授前,应当围绕教材大纲要求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习体系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人格特质培养要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与身心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人文知识与精神品质,夯实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如在《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利用学生好奇心引导其读好文章,了解航天知识同时,完成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理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与会写生字;二是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有趣与新奇的语气。三是了解太空生活常识,激发科技学习的兴趣。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合理教学设计,包括激趣导入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治疗与效率不断提升。

(二)激发学习热情

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是重要前提,只有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才能快速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等特征,采取游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人格特质。如在《棉花姑娘》教学中,以谜语的形式简介棉花,并利用多媒体出示棉花图片,让学生了解棉花的外观与用途,引导学生以跟棉花姑娘做朋友的形式学习课文。故事性强的文章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适当提出“棉花姑娘为了治好自己的病先后请了几位医生”“四位医生分别有什么本领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与情感自然过渡,从而深入了解害虫与益虫等延伸知识,深刻感悟棉花姑娘生病前后的心情,激发学生对科学常识的兴趣爱好。

(三)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开放性特征更加明显,情感意志与人文知识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情感体验的培养,更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情感变化,抓住情感教育时机,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从而丰富情感体验。如在《枫树上的喜鹊》教学中,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比喻句将枫树比喻成太阳伞,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使其在情境中了解故事情节,并在自己想象的喜鹊做游戏、看日出、唱歌等画面中,切实感受童真童趣,体会文中“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从而潜移默化的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丰富实践活动

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在实践中养成积极人格特质,就应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应当以实践作业的形式,巩固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知识与情感迁移。如在学习《中国美食》后,向学生布置以家乡美食为主题的手抄报,介绍家乡美食,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展开美食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美食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成就与表现欲望,从而加大优秀品质与人格魅力培养力度。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不仅是为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也是为了推动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其判断性思维与自强自力精神,为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生积极人格特质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剖析教材,围绕学生发展与学习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实践活动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以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教材情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