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

2020-12-08 20:0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核心

王 霞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一、 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界说

文化一词在世界范围内起源比较早,对这一词语的解释也众说纷纭,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都基本赞同的观点是:文化在任何国家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化以其特有的显性和隐性形式,内化于人们的信念、思想、习惯中,并不断传承深化,微观上形成特定群体的精神世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宏观上由于文化观念产生的路径依赖,也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政治策略的制定。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现,其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也体现了一国的软实力。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随着人们对事物总体认识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对文化的界定已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出现了交叉性、交互性、多元性的拓展。

在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需求下,进一步厘清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文化问题纵深研究的前提,是进行文化界定的必要探索,也是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关联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靠生生不息、脚踏实地的顽强精神,持续地进行着自身成果的积累,滋养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根基,探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张力,不仅可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基础,也会从根本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荟萃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并使之深度融合、交相辉映,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修养、价值取向、处事方式、道德规范、精神观念,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基因和最根本的精神追求。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创造着独特的中华文明,也促进着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广泛复杂,深邃圆融,各种思想彼此相异相依,内在关联;既共同根植于中华文明,又千差万别、形式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由于儒家文化倡导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统治和社会规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居于核心正统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说儒家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一览无余了。中华传统文化还存在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方面,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与农业文明时期和状况相联系,是前工业化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累积的产物,内容必然存在时代的缺陷。因而,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以人为本、革命进步、科学理性的文化,是具有世界视野、多样丰富的民族和谐文化。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可以具体化为一系列文化方针政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同时,文化一经形成,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这种文化对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是要通过有创造能力的人来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时代性的深化创新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理论整合。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奋斗,此外,更需要有一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精神旗帜,在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因为它承载着我国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国家精神追求。

1.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根据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迫切需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展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时代性的特征,使之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智慧力量。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多世纪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应运而生并持续创新完善。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面临向现代化转型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发展与飞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核中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律,为中国文化的未来指明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临国内国际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新时代的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创造,是突破了历史取向和现实取向,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前导性、综合性研究。它既依赖传统文化,又在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飞跃与发展。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注重它与时代结合的创新转换,进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突显中国文化的时代张力。

2.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已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战略理念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尤其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大碰撞日益频繁的当下,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都注重加强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将其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一个国家是否率先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是否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这一关键时期各种思想多元共存、交织冲突,文化离析和文化整合并存,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最大公约数”的形式有效地整合多元社会意识、引导民众的情感认同、规范民众的行为习惯。因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是新常态下凝神聚气、开拓创新的前进动力。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前导

当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高度现代化,更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与繁荣这一精神生活的高度现代化。目前,在我国大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已经成为党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更是成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又一重要力量源泉,使人民群众进一步融入到了党和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使人民群众的文化向心力空前汇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不断前进。中国梦思想是凝练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跨世纪创新,是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形象展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精神投射,是对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观反映,它汇聚了中华民族最高的精神追求。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基础,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当代思想构建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思维认识契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塑与创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基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积累提高、拓宽视野、更新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基础上超越、升华和完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思维方式、认识取向和文化内核。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厚的精神土壤,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二者体现了“源”与“流”、“根”与“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综合达观,它不仅凝聚了人们的物质活动成果,也传播沟通着人们之间的社会经验、思想情感、共同心理、习俗观念;它既有人神一体、人与自然融为一片的直觉整体意识,也有基于实践、成就大我的行为体验;它既是中华民族形象、民族灵魂的文化烙印,也充实和提升着人的精神生活、素质能力。中国古代的 “和合文化”----天人合一、神人合一、心物合一,对这一特征的现代化改造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 ”概念。这一改造后的“和谐”概念,由自我放纵转为自我反省、由区域意识转为全球意识、由文化垄断转为文化平等,这使中国具有了全球观念,超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全球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认识问题,对文化从盲目追求转向批判接受。人本主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基因之一,“人本精神”渗透着礼治精神,强调人活动的理想性、创造性、实践性。人在寻求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世界、改变自己。人本思想对于促进当代人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具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的民族基本显性精神之一,代表了中国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顽强意志。坚持自强不息、注重刚健有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品性和文化标签。中华文化始终把爱国思想视为代表浩然正气、胸怀天下的民族大节。在古代,爱国思想表现为“胸怀天下”“忠君爱国”,在近代,爱国思想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祖国统一[2]。在现代,爱国思想表现为遵纪守法、宽容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思想传承和现代重建。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论再塑

中华文明历经5 000年发展,虽经历不断的内忧外患,却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的民族精神,这与中华文化强大的内聚力密不可分。面临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人们需要一种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历史与文明、经历再塑与创新的全新思想形态作为文化支撑。前人遗留的文化是后人形成独立自我的前提,但如果只是简单重复、原封不动地接受前人的文化,后人就不会有独立自我的形成。因而,后人需要把文化改造成独立自主、再塑创新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存了适应现代化、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还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的诸多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了进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收并蓄,包括马克思主义主体实践的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许多经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范围的许多人类文明的精华。这些理论成果内容广泛、思想丰富、视野宽阔,既有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又有个人层面价值准则;既着眼于当今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又紧密把握时代脉搏,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跨越时空、古为今用、继往开来,为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创新性、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民族性等特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表述辩证统一,在提炼凝结的基础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人类优秀成果相互承接、相互协调,是具备整体性、过程性、超越性的综合性研究,是科学系统的内容体系,是党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构筑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力量作出的重要论断。根据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和升华,厘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正确处理好再塑和创新的关系,是当代文化构建的必由之路和最高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守”和“变”的准确把握中,在根植传统、立足现代的继承创新中,既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创新转化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精神的文化传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全球化进程,以时代视角和前瞻分析,统一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再塑与创新;摒弃狭隘民族主义基础上的爱国主义,以全球化的视角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形成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普遍社会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未来共性的认识,是在古为今用、大胆创新、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博大思想体系,并从中升华出凝聚中华智慧和精神的具有人类普遍适用性的总体发展意识,是人类普遍自觉、合理发展的精神呼唤。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用发挥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用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要发挥文化的前导性变革功能,通过再塑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社会的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认同,使自我意识得到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形成人与文化在精神上的一致性,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一种普遍的精神震撼,在人心中产生广泛的影响。构筑具有中国特色价值理念的话语体系,使当代中国文化焕发出强大的时代生命力,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要以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与涵养,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推动实现。

(1) 在国家制度建设层面上加快政策制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国家政策中,渗透进国家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中,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贯穿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劳动、学习、生活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模式引领社会意识、文化结构约束主体行为、文化规范导引人正确自我发展方向的客观功能。建立丰富多样、参与度高、行之有效的奖赏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落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文化认同,自觉提升自身的的素质和能力,以充实丰富的精神面貌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的社会模式中。

(2) 在学校教育层面上深化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校教育是国家按照教育法为本国适龄人群提供的教育。一般包括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在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担负着塑造人们思想观念和凝聚群体共识的社会责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使其贯彻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直观的、生动的文化沟通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转化为自觉实践行动[4]。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有效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对全体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品性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融入广大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举办教师中华优秀传统课程课件、教案、微课竞赛,在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等生动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

(3) 在媒体传播层面上积极发挥各种媒体功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各类新闻媒体传播作用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新平台的有效传播方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新技术平台的深入融合;创新宣传教育媒介、传播手段、沟通方式,打造多元、强大、同步向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使各种媒体在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社会舆论正向引导的重任。在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中,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电视栏目、节目议程,使模范形象和社会规范内化于人们的心中,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奋斗的根基所在,得到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上的一致性,进而消除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迷失现象[6]。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除了报纸、书刊、电视、广播等一些传统媒体以外,以互联网为手段的一些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介几乎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信息交流、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最重要途径,对全社会成员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人们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传播,使其成为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念系统和社会行为的内心尺度准绳,同时把具有5 000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充分地展现出来。

(4) 在社会示范层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先进典型,先进典型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坐标,也是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缩影。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党在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不断培养、选树、宣扬了一大批像李大钊、江竹筠、刘胡兰、董存瑞、王进喜、邓稼先、杜富国、黄大年等先进典型,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李兰娟、钟南山等先进人物。这些人物在发动群众、鼓舞群众、引导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最关键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更多的典型人物事迹的引领。要认真研究探索、切实加强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工作,不断推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时代标杆。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分析中,整合吸收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智慧,形成了面向世界、面向时代、面向大众的,代表中国话语体系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满足了当下人们的需要,也使人们有了更高更新的自我需要;不仅拓宽了人的视野,也使人的自我一再延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