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2020-12-08 20:33燕,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血运腹股沟皮瓣

沈 燕,吕 亚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社会日趋机械化及交通事故的出现,各类严重的上肢创伤导致肢体的软组织缺损,特别是手部的软组织缺损,创伤后容易出现肌腱骨骼外露,通常需要皮瓣来修复创面。而带蒂髂腹股沟皮瓣由于其操作简单,皮瓣切取范围大,存活率高,是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1]。我院自2013年8月~2018年8月,回顾分析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31例,结合围手术期的详细评估和精心护理,皮瓣全部存活,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在29~65岁,平均年龄43.5岁。致伤原因:机器伤18例,重物压砸伤8例,车祸伤5例。受伤部位:手部软组织缺损24例,前臂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在5 cmx6 cm~14 cmx8 cm。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6例,低蛋白血症1例。31例中合并有开放性骨折13例,合并肌腱断裂24例,合并神经损伤11例,合并动脉损伤6例。

2 手术方法

患者在受伤入院1-3小时内先行急诊I期清创修复组织,予骨折内固定、肌腱缝合、血管神经吻合等处理,在术后5~7天再予二期皮瓣修复。上肢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腹部伤口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平卧位。皮瓣设计:关键点为腹股沟韧带下3cm股动脉搏动处,此点为旋髂浅动脉起始点。皮瓣轴心线为股动脉搏动明显处与髂前上棘的连线。根据受区需要,在轴心线两侧设计并切取皮瓣。皮瓣蒂部卷成7cm左右皮管,而后将皮瓣与上肢受区缝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术后3周断蒂治疗。

3 结 果

经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详细评估和精心护理,本组31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术后出现皮瓣蒂部伤口感染,细菌培养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经换药治疗后伤口愈合。余29例伤口均I期愈合。其中3例因手掌侧皮瓣臃肿在术后6月予皮瓣整形手术,余28例皮瓣外观、质地均较为满意,患肢肩、肘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供区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形成。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护理

4.1.1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类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电解质、心电图。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术前应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定时监测、记录在案。术前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者,术前需及时纠正。创面分泌物常规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术前避免感冒、咳嗽,严禁吸烟喝酒,术前可适当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

4.1.2 心理护理

创伤后大部分患者由于创伤后心理恐惧害怕,术前对手术方式的不了解,术后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顾虑,担心对日后学习、生活的影响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害怕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待病人时应主动热情,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方法及其此手术的优点、注意事项;同时可适当通过暗示性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主管床位医生,该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优质、可信赖的,手术成功率也很高。这样,可以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消除患者顾虑及消极因素,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治疗。另外,还可通过一些实际病例与患者分享,让患者之间进行实际交流,这样能让患者更客观地了解手术方法,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术后护理

4.2.1 一般护理

由于术中出血,加上体液的丢失、手术禁食,会造成机体血容量的不足,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补液量及补液速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术后24 h内,并及时记录。病房内应始终保持清洁、舒适、安静,温度及湿度要适宜[2],温度一般控制在23°~25°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控制好室温及室内湿度尤为重要。室内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线,这样有利于皮瓣血运的观察。病房内严禁吸烟喝酒,其中包括周围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以免烟雾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从而影响皮瓣的血运。皮瓣移植术后卧床期间,应做好患者饮食指导,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能量及富含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一方面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卧床后出现便秘带来的腹痛等不适。同时要多饮水,这样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利于皮瓣血运恢复的同时,也可减少应长期卧床造成的泌尿系统感染。术后遵医嘱予常规“三抗”治疗。由于皮瓣创面较大,术后需加强疼痛管理,可应用止痛泵及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缓解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3]。

4.2.2 体位护理

术后24小时内,由于麻醉作用,肢体感觉迟钝,应避免肢体固定后长时间压迫,造成骨突起部位如肘部、足跟处等疼痛或压力性损伤。因此术后应定时翻身,特别是骨突部位要加强护理,翻身时注意皮瓣蒂部过度牵拉、扭曲、成角,从而影响皮瓣血运,禁止患肢卧位。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术后一般需卧床休息5-7天,膝部、患肢肘部可填放一松软枕头,并置于相对舒适位,同时术后头3天用宽胶带固定患肢,从而减轻带蒂皮瓣所带来的不适感。同时术后长时间的卧床,加上带蒂皮瓣的限制,术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在麻醉失效后即应嘱患者被动或主动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这样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注意患肢保暖,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烤灯保暖,严禁使用热水袋等其他保暖工具。通常使用40~60W的TDP灯,距离患者患肢30~40cm,且需注意灯距,控制局部温度在25~30℃[4]。术后一周可适应性的下地进行活动,3周断蒂。

4.2.3 皮瓣的血运观察及蒂部管理

术后带蒂髂腹股沟皮瓣血运的监测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5]。首先需观察术后皮瓣周围的渗血量、颜色,重视患侧下肢的末梢血运。其次通过观察皮瓣的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等来判断皮瓣是否存在血管危象。由于皮瓣的血供来源于髂腹股沟皮瓣的蒂部,因此发生危象时应首先考虑皮瓣蒂部是否扭曲、成角、蒂部牵拉、敷料包扎是否过紧等因素。不恰当的患肢固定是引起皮瓣坏死的原因之一[6]。在去除可能引起血管危象的因素后皮瓣血运仍不能缓解,需向床位主管医师汇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及时手术探查解除压迫。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一般术后3周断蒂,期间应加强患肢皮肤及蒂部的护理。因此在断蒂前,蒂部应尽量保持皮肤的干燥,可适当使用一些爽身粉,暖风机吹干等方法,或使用新型泡沫敷料来保持干燥,减轻疼痛。蒂部周围敷料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伤口周围感染,并注意敷料包扎松紧度。本组中2例发生蒂部感染,1例因蒂部伤口3天未能及时换药而发生感染,另1例为蒂部皮肤出现伤口裂开出血后造成伤口感染。

4.2.4 心理护理

患者因手术原因,以及治疗病程长,且需多次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会加重恐惧、焦虑的情绪,加上术后患肢固定于特定体位,会使患者在一段时间上带来痛苦及生活的不便,自理能力下降,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尽量将患肢置于舒适体位,并及时进行调整,并协助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自行刷牙、洗脸、吃饭等,提高带蒂后的生活适应能力,解除其焦虑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4.2.5 蒂部皮瓣皮管夹闭试验[7]

断蒂前为保证皮瓣血运及断蒂成功,断蒂前进行皮管夹闭训练。第一天夹闭皮管2次,每次5~10 min,夹闭后皮瓣皮温低,颜色灰暗,放松后皮瓣血运及皮温恢复;第2~4天夹闭皮管4次,每次10~30 min;第5~6天夹闭皮管时间延长至1 h或以上,每日4次以上。以此方法进行皮管训练,到最后夹闭前后皮瓣皮温及血运无明显变化。皮管夹闭试验的训练,可保证带蒂后髂腹股沟皮瓣的血运,有利于上肢的功能恢复。

4.2.6 康复锻炼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尤为重要[8]。由于患肢长时间固定于相应体位,患肢的制动,长时间卧床,特别是一些老中年患者,带蒂皮瓣可能会诱发肩周炎,甚至出现废用综合征。因此在带蒂皮瓣术后3天即可开始进行腕、肘、肩相应范围的关节活动,以缓解关节僵硬引起的功能障碍,同时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但需避免过度活动,以免造成蒂部皮肤裂开或皮瓣血运受影响。而主要的康复功能锻炼仍在断蒂术后。康复锻炼应遵循低张力性及渐进性原则[9],断蒂术后3天进行循序渐进的肩肘被动活动,术后2周开始进行主动康复锻炼及手指灵活度的功能锻炼,进行肩关节旋转外展活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手指屈伸对指活动等[10]。同时需要家属及亲友的积极配合,也可在康复科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

5 讨 论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由于其操作简单,存活率高,供区隐蔽等优点,且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带蒂髂腹股沟皮瓣已经被医务人员广泛应用于临床。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手术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医生的精湛医术和操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且患者住院时间长,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就更高。因此,护理人员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加强对皮瓣血运的观察、蒂部的管理、体位的护理,以及断蒂前的准备,断蒂后的康复锻炼,为皮瓣的存活保驾护航,也让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猜你喜欢
血运腹股沟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