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2020-12-08 20:3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康复

石 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很好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患者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其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6.83±5.2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21±5.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用药、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常规指导。而观察组的47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心理指导。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始终保持积热情的态度,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患者对自己的信任程度。指导患者采取多种方式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生活护理。给予患者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如叠被子、理发、清洗衣服、洗澡等,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定时通风换气,创造好的居住环境。(3)关节锻炼。指导患者使用轻柔的动作进行全身关节按摩,并且不断的扩大范围。指导患者活动双侧上下肢关节,并且慢慢的尝试进行翻身,刚开始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4)早期功能锻炼。先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肌肉按摩,活动上下肢关节,每次时间大致在15~20min,每天早中晚分别进行1次。指导患者进行仰卧起坐、坐位耐力等常规训练,运动量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5)语言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先从简单的字词开始,然后逐渐进行短句、长句等训练,可以让患者配合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6)吞咽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按摩面部肌肉以及咬肌,进行伸舌、闭颌、鼓腮等动作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躯体角色、社会职能、生理机能、情况职能、精力、躯体角色等,总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3.69±7.54)分和(34.57±6.94)分,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8.68±6.54)分和(66.57±6.16)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面每年大约有1500万急性脑梗死患者[2]。该病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可以实现病情的有效改善,但出现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很大,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3]。早期康复护理重视患者的尽早护理干预,及时的对其进行关节、肌肉、语言等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各功能的恢复。功能恢复训练是当前最为科学有效的功能损伤康复方法,而且越早进行,其实现的效果越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躯体角色、社会职能、生理机能、情况职能、精力、躯体角色等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死急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