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幸福课堂的把握

2020-12-08 06:31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分层法治道德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长丰镇长丰中学,河北 沧州 062562)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探究、体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回到生活,也使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真正回归到原点。现在我就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体会,对教学实践的尝试,结合《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一课,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幸福课堂的教学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谋定而后动

(一)谋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的三维目标要仔细钻研,认真吃透,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三维目标是行的目标、行的导向,特别针对不同的个体,它能否实现直接关系着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如上述《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中第三维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度,是参与,而且是积极参与,参与要化为自觉、主动的认知与行动。

(二)谋教学设计。把握了三维目标,就需要对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尤其是对重难点的突出、突破环节。上述课中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参与精神文明活动目标的实现,需要了解学生的观点现状,了解影响积极参与的因素,并就如何去化解进行思考与环节设计。在这里可以设计问题即“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后你最开心的是什么?学校倡议我为青奥去志愿,你怎么看待?你父母怎么看待?遇到阻碍你的困惑是什么?你想得到什么帮助?”等引发学生的讨论并点拨投身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学会去参与。

(三)谋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正因如此,对本课题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情展示、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学生自己预习,通过阅读掌握基础知识点,并初步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体系;第二,学生自己质疑,边读边质疑边寻求自己释疑,对自己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好标记;第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第四,合作完成老师设置的问题;第五,选举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的结论;第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前进。这样的课堂学生个人积极性易被激发,学生的潜能易被挖掘,也会通过各组思想的碰撞产生科学的结论。

二、赏识教育与建议指正并行

诚然,教学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的作用作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课堂上当学生回答过于简单的时候,老师不妨和气地建议“你能再考虑些其他方面吗”、“你回答的对,但如果再挖掘下答案效果一定会更好”等等暗示,实际上也就是种指正。这样做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更是激励学生深一层去思考,事半功倍。

三、隐性分层,因材施教,各尽其能,各有所得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为注重个性发展,幸福每一个,这需要我们教师的分层课堂教学。首先学业成绩分层即通过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班级学生分成A、B、C、三层。可由老师作隐性分层,即老师分层的情况自己心中有数,不明确告诉学生。其次目标分层即A 层是低层目标——能够基本遵守课堂教学纪律,知道一点时政,并能够翻书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什么是精神文明精神建设,它包括哪几方面等;B 层是中层目标——除了达到上一级目标外,还应知道一些时政热点,能够分析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这需要学生有一定内功 ;C 层是高层目标——除了达到上两层目标外,还应能够综合运用书本知识并结合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回答较难的问题。再次,分层设计问题,分层练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不同层次学生充分施展自己才华,汇总小组意见,分层提升。最后是分层评价,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的给予肯定与表扬,同时给予适时的鼓励与更高要求的暗示。

四、能力提升与知识的系统性有机组合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能力提升很重要,我这节课的案例(上学途中刮花了人家小汽车,没人看待,你会?这样做有什么结果?你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留下字条后,车主发微博行为的看待……)设计与教学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看待问题等方面能力提升作用显而易见。但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也许这样的课让学生印象深刻,但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这样的深刻经不起时间和多门课的挤压。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上与时俱进。能否使未来的人才更具有创造力,关键看我们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只有自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到快乐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贯穿和谐,充分展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内涵,也才是幸福的课堂。

猜你喜欢
分层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