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

2020-12-08 15:51
山西青年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校企德育职业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相城 215131

一、前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校企合作已然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课题。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愈发成熟,对该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德育工作开展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德育特点

在校企合作下,德育特点表现尤为明显,即德育资源更丰富,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更加强调德育的实践性[1]。

(一)德育内容更为丰富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学习一线的技能知识,体验作为职业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而优秀的企业都蕴含着深厚的企业文化、企业内涵和企业精神,这些行业文化的植入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成长,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延展、补充和丰富。所以在校企合作的教学背景下,德育内容结合了学校传统德育内容和企业行业文化的内容,变得更为充实。

(二)德育内容更具备职业性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普通初高中学生不同,更注重在基础德育教育之上学习和职业、行业、岗位相关的内容,更强调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道德、纪律、意识和品质。在校企合作之下,学生在企业中切身的体会本职职业和岗位,了解相关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准则、职业纪律,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和相关职业意识,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再拘泥于学校较为单一的教授体系,而使得德育内容更偏向职业性。

(三)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模式下的德育教育一般是以德育案例的形式展开的,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德育学习的旁观者,导致德育内容并不能被学生内化于心。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反对在德育中把教育对象简单地视为被改造、被灌输的对象[2]。在与企业的直面接触中,学生作为主体接受职业素养、岗位规范,行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不再做旁观者,而是切身体验和学习实践的参与者,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

但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中,往往因为校企双方合作不充分,欠稳定,组织架构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导致以上特点难以体现,在德育工作的开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三、校企合作中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更看重学生能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和创造效益,学校则更看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校企双方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往往被忽视,当出现问题时,也缺少企业专业人员和学校德育教师的相关教导,并没有做到德技并重。

(二)德育教育内容单一

校企合作下,德育教育内容本应该是多元化的,丰富的,但实际中往往德育内容偏向单一且内容陈旧。中职的德育教育还是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培养目标不统一,造成脱离社会、企业的生产实际[3]。且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德育教育互相独立展开没有融会贯通,使得德育教育并没有专业针对性。

(三)学校和企业在德育教育方面脱节

学校的德育教育和企业严重脱节,资源难以共享,不能兼并融合。因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学校难以了解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行业素养,校内的德育教育与企业行业不能产生关联和共鸣。企业难以精确的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输入。

(四)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校企更注重对学生技能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忽略了德育方面的评价;二、德育评价体系内容单一,只关注最终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三、德育评价主体的组成单一。仅仅是学校班主任或企业带教师傅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多元化和及时性都难以实现。

四、针对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德育资源

学校和企业之间应深度合作,资源共享,整合德育内容。学校在合作中应该起主导作用,主动挖掘企业和行业中隐形的德育资源。学校应主动了解行业文化、行业素养、行业规范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将这些内容在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能初步建立行业相关的意识和素质。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让学生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体会显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也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依托学校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规范。企业应该定期的组织交流分享会,让企业中的员工精英畅谈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享在本行业中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态度。通过这种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理想有所憧憬。学校和企业将各自的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由学校德育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共同完成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德育教育卓有成效。

(二)丰富德育内容,注重德育实践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德育内容进行扩展和丰富,让其更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如应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同时也更应该加强工匠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比重。

同时德育教育也不再是纸上谈兵,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都应强调并注重德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德育内容。以往传统的德育案例式教学,学生难以产生共情、无法体会,且理论知识偏多,学生又很少在实际中实践应用,故而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后,应要求学生全程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明确企业纪律和规范,严格按照行业工作操作流程完成任务,将职业人的职业精神在工作中发挥出来,践行所学所感的德育内容。

(三)建立有成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校企双方应成立德育工作小组,组建相应管理机构,统筹各方面事宜,且要达成相对统一、公正、公平的德育评价标准,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及时性。

多元化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不应单单是学校德育教师或企业带教师傅,应综合到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也应该涵盖广泛,要尽可能全面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

及时性是指要及时对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评价并反馈,指导并总结。在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和综合考核后,应将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如学生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应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评价结果很好,也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继续努力。在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也可以组织学生和企业员工参与优秀师徒评选活动,在这种激励竞争的方式下,学生和带教师傅的积极性都会有所提升,能较大程度的发挥德育教育的成果。

五、结束语

随着中职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该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有所思考。在该背景下我们要敢于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丰富德育内容,将企业隐藏的德育资源发掘出来,并充分利用,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将两者进行整合,让德育教学内容的质量不断的提升。通过合理和高效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并反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让孩子们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校企德育职业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