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静宁县为例

2020-12-08 01:48赵锐锐韩旭峰
生产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静宁县险种保险公司

赵锐锐,韩旭峰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过程中[1],农业保险在抵御自然灾害和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农民经济收入方面撑起了保护伞[2]。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保险险种和保费不断增加,但在经济不发达、自然灾害频发的西部县域,农业保险还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静宁县因其地理位置等原因,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特别是苹果种植,作为苹果种植大县,农业保险为农户的经济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减少了因受灾而使农产品减产的农户的经济损失,进一步推动了静宁县的农业生产[4],但农业保险在静宁县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静宁县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二、静宁县农业及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一)静宁县农业发展情况

静宁县位于平凉市中东部,属于黄土高原地带,山地众多,作物种类多,总面积为2 193 平方公里,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土地面积150 万亩。由于特色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苹果种植面积不断上升[5],截至2017 年,面积达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近五年来,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其中2017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 万亩,产量21.67 万吨;在经济作物中,苹果种植业正在快速发展。从表1 可以看出肉类、奶类的产量较2016 年有所下降;油料、药材、粮食的产量稳定;蔬菜、水果等大幅度上升。表1 显示2017 年产量最高的是水果,增长13.37%,其中苹果产量达到65.7 万吨[6],与2016 年相比,增长13.28%,果树的栽培发展越来越重要。

表1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单位:万吨

(二)静宁县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建国初期曾在平凉等地试办过农业保险,由于各种原因此后一直处于停办状态,直到2007 年开办农业保险以来保险覆盖率不断增长,承保面积、参保农户和支付赔款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7]。其中就苹果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迅速,承保面积和受益农户逐年增长。2016 年,保费收入7 689 万元,承保面积130 万亩,参保农户181 万户[8],赔偿金5 483.8 万元,处理保险案件1.55 万件,惠及农户10多万户次。2018 年以来,静宁县结合省市关于农业保险特色产业发展,静宁县保险扩大到苹果、大田玉米、奶牛、马铃薯、育肥猪、鸡等14 个险种,保费增长到5 000 万元,2018 年静宁县农业保险共处理赔案1 296 件,支付赔款3 300 万元,受益农户40 346户次[9],其中处理苹果赔案273 件、支付赔款和受益农户逐年增加。

三、调研农户的基本信息

2017 年静宁县总人口48 万人,农村人口占90%以上,调研对象是静宁县村民,且从事当地农业生产的农户。本文对平凉市静宁县页沟、长岔、王岔、姚湾、中湾、团庄6 个村的农户随机抽取200 名农民进行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调研,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90 份,问卷答成率为95%。

(一)农户基本信息

在调研中发现,男性占47.37%,女性占52.63%,调研中女性较多,男性相对较少。

表2 调研农户的性别分布

调研农户中年龄在18~24 岁占2.63%,25~34岁之间的农户有12 家,占6.32%,45~60 岁占了一半,60 岁以上占23.16%。参与调查问卷的农户主要是中老年人,年龄主要在40~60 岁之间。

表3 调研农户的年龄分布

调研发现,调研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在调研农户中,有57 名农民没有上过学或只上过小学,占调研总人数30.00%,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之间,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慢,调研中有93 户农民的学历是初中学历,占调研总人数的48.95%,接受高中教育的农户占比达16.83%,只有占比4.21%的农户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表4 调研农户的文化水平

(二)农户家庭信息

调研中,家庭农业劳动人数在2 人及以下的农户有9 家占51.05%,有3 位劳动力的农户占调研总数的29.47%,劳动人口是4 人的占了调研总人数的15.79%,劳动人口达到了5 人以上的农户占2.11%。

表5 农户家庭劳动人数分布

在农户收入调研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20%以下的农户有7 户,占总调研总数的3.67%,有11 户农业收入的比重在20%~40%之间,占5.79%,占13.68%的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一半,农业收入比重在60%以上的占比达70%以上,农业收入比重在81%以上占44.74%。

表6 调研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分布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种植果树的农户占调研总人数的83.16%,主要因其地形光照等原因,适宜种植苹果,因此在调研的农户中大多数是种植果树的农户。种植玉米的农户占调研总数的4.74%,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占调研总人数的2.63%,开办养殖产业的农户占调研总人数的6.32%,从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是青年人,因为养殖业对技术要求高。从事其他农业职业的农户有5 家。

表7 调研农户主要从事的农业职业分布

(三)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情况

在调研的190 户农户中,超过170 户的农民知道农业保险。在调研中发现,对保险知识了解不多的农户占调研总数的61.05%,但熟悉保险的农户仅占调研人数的4.74%,农户对于保险的认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交通、受教育程度、政府对保险的重视等都影响着对农业保险的认知。

表8 农户对农业保险认知情况分布

调研的农户中,对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表示一般的农户有108 家,占一半以上,表示满意的占30.53%,不满意的农户占调研总人数的6.32%,可以看出农业保险公司的服务并没有得到农户很高的认可。在调研过程中得出,有的农户表示购买过农业保险,但是后期因为对保险公司的赔付期限和赔付金额并不满意,结果发现,没有保险对经济的收入没有过大的影响[10],导致农户对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不太满意。在受损的核查方面,也有少数农户表示不满意。

表9 农户对保险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

四、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情况

(一)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调研中发现,农户的收入来源不是全部来自农业生产。从表10 可以看出,当农户的农业收入占比达到50%时,表示需要农业保险的农户占调研总人数的70%,农业收入越高,对保险需求就越强烈,否则如果受到重大自然灾害或价格风险的影响时,如果没有保险保障,农户的损失将更加严重,农业收入占比少的农户,则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农户农业收入越高,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就越高。

表10 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分布

(二)农户主要从事的农业职业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从表11 可以看出,从事的农业职业不同,保险意愿也不同,在玉米、果品、马铃薯、养殖这几类中,果品保险的需求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几类,这是由于平凉市静宁县的农户主要从事种植苹果,相对于其他玉米、马铃薯等险种,有关于苹果这一类险种的关注度明显较高[11],此外,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户来说,则对玉米险种的关注就多,这是因为玉米在苹果种植之前是平凉市静宁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2],截至目前,有农户依然在种植玉米,对玉米险种也会关注。养殖业是最近几年兴起的职业,对险种的需求相对谨慎。

表11 主要从事的农业职业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分布

(三)农户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农业保险知识不了解的农户中,不愿意购买的占82.85%,对保险知识非常了解的则恰恰相反,从表12 可以看出,随着农户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越深,农户的需求意愿也就越强,反之,如果对农业保险理解不充分,则需求意愿就比较低。农户对农业保险知识的认识程度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13],农户的文化程度也间接影响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很多农户只了解一些常见的险种,如霜冻、冰雹,对于整个农产品的险种系统并不了解,对其他风险,如价格风险等知之甚少,购买的险种单一,保障作用不明显[14]。

表12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分布

(四)保险公司服务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调研中农户被问到“对目前保险公司的服务是否满意?”回答表示一般的农户占了总调研人数的56.84%,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农户觉得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没达到他们的期望,赔款没能有效弥补他们的损失,这反映出目前保险公司的保障水平没能有效的弥补农户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在损害赔偿调查方面存在一些缺陷[15],这也是之前购买过农业保险的农户不再参与的原因,也导致了保险公司的续保率不高。由于农户果树种植地区的不同、种植亩数和品种等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勘赔定损带来一些困难,都会影响农户对保险的满意度。

表13 农业保险公司服务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分布

(五)农户期望的保险补贴额度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通过对平凉市静宁县玉米、苹果、马铃薯、养殖业等农产品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户都表示,如果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哪种农产品的保险补贴额度越高,则对那种保险的需求就越倾斜[16]。

五、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保险认知程度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

在调研中发现,调研农户文化程度大部分处于初中阶段及以下阶段,对于农业保险没有全面彻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道农业保险的层面[17];而且调研中大多数农户的年龄在50 岁左右,对于保险还保持着以往的态度,受教育水平不高,保险知识不全面,影响着保险的需求。此外,农户平均拥有耕地面积比较少,且处于黄土高原,地形的原因,农业生产规模小[18]。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表示种植亩数少,即使遭受旱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损失也不会很大,况且如果农业受灾严重,农业保险金额的作用也不大。

(二)政府农业保险补贴额度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

政府的保险补贴影响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开发,险种和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保险补贴份额不断扩大[19]。由于农业保险覆盖面积广,农村人数多,这意味着人均能够得到的农业保险补贴不会与之前相差很多,其中对于贫困户、精准扶贫的农户补贴额度会倾斜[20]。扩展农村保险市场,要不断完善补贴额度这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保险补贴。

(三)保险公司服务水平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

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保险的人才和生产过程中风险的多样化,农业保险险种的开发和创新并不及时,保险公司管理体系不完善,保险理赔不及时,影响农村农业保险的发展。首先,在核查农业受灾状况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次,资金赔付的时间不及时和不准时也影响了需求意愿。保险公司赔付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期间时间长。最后,保险公司承保工作是由村镇组织完成,而没有专门的人员驻村负责农村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人员没有与农户之间一对一服务,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户对大多保险险种和保险条款并不明确,以致于在农业保险公司在核查农业受损情况时与农户描述的不同,导致了农户对保险公司的不满。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静宁县农户的文化水平、农业收入、从事的农业职业、农户对保险的了解等信息的调查,发现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并不强烈,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等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有重要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识

通过调研发现,对农业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只限于表面,由于年龄环境的问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慢,因此,基层政府或农业保险公司的人员应多次、耐心地在农闲的时候举办农业保险的知识培训等,还可以举办一些吸引农户注意的培训来宣传农业保险,同时还应该在当地农业频道播放有关农业保险的信息。此外,还应该积极宣传讲解针对不同的农业灾害有不同的险种、农业保险的条款说明、农业受损程度如何核查等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最后,还应该让参加过农业保险的农户讲述参加农业保险的经验,把身边的实事实例进行宣传,以认识的人为例,增强可信度,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参与农业保险,促进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针对性地增加农业保险补贴额度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形气候、农业所遭受的风险,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有所倾斜,带动农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要用法律法规来支持和规范农业保险,加强对保险补贴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还应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将农村保险的实施纳入乡镇政府的工作评估,以确保农业保险的有效实施。其次,应鼓励农业保险公司通过市场筹集资金,鼓励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企业等农村经济服务组织,从不同的渠道提高农业补贴额度。最后,对于生产经营大户、投保多的农户以及贫困户和精准扶贫户,适当地提高农业保险补贴额度,建立差异化的补贴体系,从而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三)快速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水平

保险公司要积极鼓励保险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组织人员系统学习,将电子地理信息技术与保险相结合,省时省力,还准确。培养一批懂农业、知农民、会保险的专业人员,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农业保险人员团,从而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招聘一些熟悉当地农业农村的专家学者,给保险公司人员定期培训讲授;向当地农户讲解,更有利于保险公司深入农村地区,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农业保险信息。此外,可以在保险公司内部制定奖励监督规则,实行奖惩方针,激励保险公司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不仅使保险公司人员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户的需求,更使保险公司人员工作更有动力。

猜你喜欢
静宁县险种保险公司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新形势下财产保险公司险种结构优化调整思考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带投资的多险种复合风险模型及其破产概率的研究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插上梦想的翅膀——甘肃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侧记
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静宁县三合中心小学生态教育实践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