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论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0-12-08 09:03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案微课

谢 清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教育现代化趋势日益凸显,传统教学方式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尝试。微课深度融合了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微课的推广利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要求。文件指出:到2020 年,我国应首先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能够基本建成可以全面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系统,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此外,要加快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推进数字信息化的校园建设[1]。微课的出现正是这一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教学形式。基于微课的导学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在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中得以关注和应用。

一、微课导学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微课导学概念

微课导学模式最早于2015 年提出,它是一种将微课和导学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微课为载体,把课堂教学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3 部分[2]。课前,教师分析学情和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探究、提出问题、小组成果展示等进行学习,教师创设任务,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梳理相关知识点,并收集和汇总各种疑难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随时给予学习效果评价,在师生间建立起互动式学习。课后,师生共同交流、反思。教师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微课和教学设计。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重复观看微课进行复习,深化扩展、迁移应用、查漏补缺,实现知识内化。详见图1。

图1 微课导学模式[3]

将导学案与微课相结合,能有效发挥两者优势,真正起到学科导学的作用。导学案静态传递知识,微课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动态变化,二者相结合,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4]。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整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5]123。

微课导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相符合。首先,微课导学模式创设了具有建构意义的情境。其次,微课导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生生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最后,微课导学的设计符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并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由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提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3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新信息;(2)转换,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新任务的过程;(3)评价,即检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这项任务。由此,布鲁纳提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布鲁纳看来,人类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生长(也称为智慧生长)、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5]120。

微课导学模式符合认知主义理念。教师以微课进行导学,学生自学微课内容,归纳提炼,获取新信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给予评价,从而提高认知能力。

3.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微课导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均以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把握。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起点,全面、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二、微课导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论课程中的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史、教学流派、主要教学思想和基本教学理论知识,结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原则,循序渐进地掌握小学英语的教学技能。同时,加强学生对本国及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的分析又称为学习者学习特征或学情分析。任何教学的起点都应建立在学生的起始状态即学生的起点能力、已有知识及认知方式等之上[6]。

该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大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大三学生有机会参加见习、双导师制等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内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二)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

导学案要真正起到“导”的作用,需要以全体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学案要有问题意识,以学法为指导,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同时,导学案的设计还要具有艺术性[7]。有效的导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思维拓展和自我检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重难点提醒学生需要着重把握的内容;自我检测作为学习内容的反馈和跟踪,为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提供依据。

(三)微课设计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时间短、内容精、交互性强,是对课程中的重难点精华的阐述,具有专题性、针对性的特点。微课设计是微课导学的基础,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形式完整,重难点突出

微课不是课堂教学的单纯复现,而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呈现。微课时长一般为5~10 分钟,内容应符合课程性质,紧扣教学内容,内容完整,重难点突出。微课的形式主要有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和实验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形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吸引学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新颖有趣,激发兴趣

新颖有趣的微课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是微课导学模式成功的保证。教师应把握好微课质量,保证内容清晰、画面稳定、配色合理。内容应生动有趣,层层递进,具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获取知识。

3.系统设计,动态使用

微课内容并非只限于个别知识点,而应关注所有章节的设计,将各知识点整合成各种专题,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随时调整、不断修改和完善微课内容,实现微课的动态使用。

三、微课导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论中的教学实践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丽水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三的4 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每班人数都为45 人。研究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班运用微课导学模式,对照班仍然采用常规教学模式。4 个班级由同一位教师任教,4 个班级成绩、综合水平和教学现状都比较相似,可保证结果尽量不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二)教学案例

笔者以小学英语教学论中第四章“歌曲歌谣教学”第二节“歌曲的选择”为例,以超星为平台进行智慧教学,探讨微课导学模式的实施情况。

1.课前活动设计

(1)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情况良好。在这一节课中,将要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对歌曲教学很感兴趣,是进行教学实践的一个良好基础。

(2)微课制作

教师根据本节内容,制作两节微课,内容包括:歌曲在字母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运用。针对每一方面内容,列举实例,并解释原因。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本节课的重难点。

(3)导学案设计

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点等,设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课前自主学习。本节课导学案如表1 所示。

表1 导学案

2.课中探究实践

(1)学习前测

利用10 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前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答疑解惑,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超星平台的抢答功能,请同学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抢答功能将学生姓名显示在屏幕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回答结束之后,平台会将学生答案中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展示。教师可针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总结、补充和拓展。

(2)情境导入

语言学家Harmer 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在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8]。开课伊始,教师呈现一段视频。视频中,两位学生针对选择哪首歌曲进行天气weather 的教学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选择的是一首网红歌曲,内容与天气无关;另一位学生则选择了一首关于天气的儿歌。请学生讨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好听、流行的歌曲未必适合教学,符合主题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歌曲,才能有效促进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运用超星平台的投票功能将学生的投票以百分比和数据条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有利于师生对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把握。

(3)小组探究

选择教学内容:词汇教学

PEP 四下Unit4 at the farm“Let’s learn”,学习单词:hen,sheep,cow,horse。

选择歌曲。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歌曲,阐明选择这个歌曲的原因。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所选歌曲,学生进行讨论,深入挖掘歌曲内涵和应用的意义。同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Bingo 等,并进行适当补充。此外,教师可选取一些歌曲进行适当改编,如《小星星》和《两只老虎》等,从而培养学生改编歌曲的意识。

模拟上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模拟教学片断。要求:将所选择的歌曲运用于教学,合理利用教师用语,重难点明确,时间3~5 分钟。

此环节为实践环节,教师再次强调选择歌曲的注意事项,对细节进行指导。教师可利用智慧教室或微格教室进行录像,运用于课堂现场讨论和课后观摩学习,积累教学资源。

评价总结。针对模拟上课,进行教师点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三维评价,以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价,促使学生进步。

(4)课后复习总结

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上传相关学习资源,包括本节课PPT、典型案例等,供学生复习巩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教学任务:a.完成线上作业。教师及时批阅,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总结,找到相似题目,下次课集中讲解;对优秀作业予以表扬和展示。b.师生可在讨论区发布话题,就本节课内容进行进一步交流讨论和学习。c.教师结合教学过程,决定是否对微课进行调整,以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学习。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成绩测评分析

课程期末考试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评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成绩测评

由表2 可看出,理论测试中,实验班的平均分为83 分,对照班为78 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5 分。分析每个分数段人数,高分段实验班比对照班人数多,低分段对照班人数比实验班多。90 分以上实验班人数比对照班多8 人,81~90 分实验班人数比对照班多15 人。低分段中,71~80 分对照班比实验班多20 人,60~70 分对照班比实验班多3 人。教学实践测试中,实验班平均分比对照班高8 分,优势更加明显。90 分以上实验班人数比对照班多7 人,81~90 分实验班人数比对照班多7 人。低分段中,71~80 分对照班比实验班多6 人,60~70 分对照班比实验班多8 人。

微课导学模式对学习效率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完成导学案,对学习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解决疑难问题。对照班的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一些素材进行学习,效果不如实验班。在教学实践中,微课的作用更加明显。实验班的学生反复观看微课,通过观看教师讲解技巧和教学实录,并能根据自身实际,决定观看节奏和次数,从而充分掌握教学技能。对照班的学生没有观看微课,学习缺少了针对性,效果不如实验班。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使用了微课导学模式的实验班在成绩方面要比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要高,微课导学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在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两个实验班发放学生问卷90 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0 份,回收率100%。

84%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资源适中,10%的学生认为偏少,主要是视频资料太少,6%的学生认为太多。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包括PPT、视频和各种文字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0%的学生认为微课与导学案对学习有促进作用,17%的学生认为促进作用不明显,3%的学生认为没有促进作用。可见,部分学生利用微课导学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未养成,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根据具体学情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72%的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很多,25%的学生与师生交流程度一般,3%的学生与师生没有交流。可见,导学案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有明显促进作用。

90%的学生认为教师会解决课前自主学习中的难点,5%的学生认为有时候会,5%的学生认为不会。可见,教师对课前导学案中的内容落实还是比较到位,这对于教学的顺利实施、拓展学生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75%的学生表示在遇到难点的时候会重复看微课,19%的学生有时候看,6%的学生不会重复看。可见,微课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方面,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切实发挥微课的作用。80%的学生表示课堂参与度比传统教学模式高,主要是由于课前已经对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有了一定的把握。14%的学生表示参与度一般,6%的学生表示很少。鉴于此,教师应设计更多有效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5%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导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他们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微课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更加整体化,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课堂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可见,微课导学模式对现代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进一步优化微课导学模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余论

微课导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小学英语教学论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性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这一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学主体,应把握教育趋势,全面推进微课导学模式。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微课导学模式,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提升专业素养,积累经验,为教师提供坚强后盾。作为微课导学模式的实施者,教师应更新观念,了解微课导学并非传统教学的点缀,而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掌握微课制作基本技能,课程活动的设计技能,将微课导学模式持续、系统地运用于课程教学,促使其有序常态化发展。根据研究结果,部分学生对微课导学模式并未完全接受,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学习,自主学习习惯并未形成。因此,教师与学生应及时有效沟通,不断实践与反思,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微课导学模式下主动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反思与进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对微课导学模式研究的日益增多和深入,可对信息化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微课导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论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对教学实践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持续研究、不断探索,以期充分发挥微课导学模式的作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案微课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乡愁导学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