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0-12-09 23:11杨雯怡
新农民 2020年27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名牌甘肃

王 静,杨雯怡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甘肃 华池 745600)

在一系列“强流通、建基地、促增收”举措的带动下,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渐成规模,有效带动农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未来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处于转折期的甘肃农业经济

1.1 农业人口格局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当前人口流动形势,甘肃省内农村户籍数量越来越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更低,其中青年人口极低,基本都在45岁以上。可见农业生产对青年劳动力的吸引力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盘活农业产业、振兴农业经济势在必行。

1.2 小农经济失去活力

随着现代农业市场开放度得提高,现代农业技术迅速变革,小农经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难度加大,脱贫致富不能再依靠小规模土地经营。因此,我国农村延续多年的“碎片化”小农户如何与大规模农业时常衔接,是必须要抓紧解决的[1]。

1.3 农产品市场需求巨变

随着全面迈进小康社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对食品、农产品的需求,正逐渐由“满足”向更高层次水平的“满意”靠拢,大家更看重的是追求营养健康阶段。随之而来的,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认知趋向更明显,农业的休闲、娱乐、旅游、教育和其他新功能、新模式的开发方兴未艾。这就要求传统的农业模式要积极应对上述变化,及时做出调整[2]。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2.1 树立大市场理念,优化农业产业平台

以大市场理念为引领,打破区域、行业等的限制,鼓励多种经营体的共同发展。以节本增效为导引,推进产销一体化经营。以本地名优特色产品为牵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网销平台影响力,减缩流通环节,直接产地销模式,控制运输成本,增加农户收益。

2.2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借助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形态,实现农业生产与加工、服务的有机结合,构建绿色、生态、环保农业经济体系,培育壮大休闲农业、农业博物馆、市民庄园等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注重传统农耕文化的宣传,深度挖掘潜在的文旅价值,在壮大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淀乡村历史文化。

2.3 打响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

注意打造品牌农产品,积极培育“打得响、叫得亮”的农产品品牌。第一,地方领导要树立品牌意识,抓好品牌意识教育,将创农产品名牌深入人心。第二,深度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以粮油、棉糖、水果、茧丝绸等为突破口,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商品价值挖掘,创建甘肃特殊的农产品品牌产品。第三,发掘网购平台的吸金效益,借文旅契机,举办多形式的名牌产品展销会、订货会,网络搭建名牌农产品供销平台,加快农产品配货物流建设,加快农产品促销。第四,加大名牌宣传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农产品名牌评优,做好名牌农产品的注册、登记工作,规范名牌农产品的经营体系[3]。

2.4 积极培育龙头农企,促进地方农业经济振兴发展

将培育地方性龙头农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针对甘肃农业经济势力和现状,对潜力大、前景好的流通服务型企业应重点扶持,对科技含量高、深加工能力强的产销企业应重点倾斜。逐步引进上层次、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加大引进外向型独资、合资企业,着力于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以促进农业经济的振兴发展。

2.5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产业科技含金量

利用农业科技扩大农业再生产,加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新模式。依托特色农业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引进农业新技术,着力于推广良种培育、节水灌溉、设施蔬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增效技术,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研体系,完善农技推广平台,扩大适用种养、加工技术的覆盖,切实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科技兴农保驾护航。

2.6 成立专业化的发展基金,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

资金是农业经济运行的保障,没有惠民资金保障,再好的农业产业规划也难以启动。由此,政府务必拿出表率,就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立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财政每年都要稳定地增加投入,银行在贷款方面给予贴息惠民。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使着农业产业发展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3 结语

总之,甘肃的农业发展,已经迈入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转型期。历经千年的农耕文明,进行产业化经营,迈进市场经济大潮的“分水岭”已经到来,未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转折期。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寻求多元化产业化经营思路,突破自然经济的壁垒,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名牌甘肃
撕名牌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设计我的姓名牌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企业名牌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