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价值取向

2020-12-09 23:39□张
关键词:生产力农民农业

□张 纯 赵 丹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即成为党的工作重心,且放在重中之重地位。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亿万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肇始于农村的改革使中国人民走上富裕之路;新时代,习近平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上强国之路的战略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均以农村为阵地和出发点,基于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而实质在于其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价值追求。

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现状得以持续,以及对未来生活有较好预期的心理情绪。过上幸福生活,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期望,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与使命,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始终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重大变革中始终贯穿这一价值取向。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规定并保障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毛泽东领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涉及几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刻变革,消灭了几千年来农村中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是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遇,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历史赋予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面临走向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双向选择。中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现实在人民利益上的双重统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畅想人类未来美好前景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幸福需求。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是衡量社会是否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成为共产党人初心的动力和源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其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所彰显的制度的优越性,给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即提出“我们始终强调要按照十月革命的道路办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均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社会主义是通向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农村的现实,表明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制度性选择。土地改革后,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资料微薄、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既不能满足农民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制约着工业的发展。同时,农村存在两级分化的危险,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主张通过互助合作走进社会主义,让农民兄弟都过上幸福生活。“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1]299不搞资本主义,就是为了避免两极分化,而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如毛泽东所讲,“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1]495。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农村个体经济,建立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我国来说是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关系到十几亿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根本福祉的实现。亿万农民由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历史证明这是一条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物质财富的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依靠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就以极广阔的规模和极深刻的程度展开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以此获取个体小农经济所不能拥有的潜在巨大生产力的要求,最终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毛泽东根据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深刻阐述了变革生产关系的目的性:“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3]134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引导农民互助合作走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而实现的,改造途径的选择同样是从农民的切身利益来考量的。早在1943年,毛泽东在《组织起来》的报告中就曾说过,“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4]41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是摆脱贫穷、通向幸福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1953到1956年改造期间,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为历史之最。这样的历史事实足以证实,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我国实际、社会历史条件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农业生产力的推动和农民物质需求的满足功不可没。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5]70

(三)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加强农村的社会建设,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着重于改善农民的生活。1957年10月,党中央颁发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第一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为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纲领。纲要高度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内容涉及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纲要提出40条任务,其中近20条是就农村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及文化教育等关乎农民社会生活做出的明确规定。关于农村的医疗卫生,纲要提出努力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列举了21种疾病,还提出“积极开展群众的经常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养成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良好习惯”;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纲要规定:保护妇女儿童。对于妇女的生产劳动,坚决实行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分配工作时,对于女社员的生理特点予以照顾。还指出卫生部门应当为农村训练助产员,积极推广新法接生,保护产妇和婴儿,降低产妇的染病率和婴儿的死亡率。实行“五保”,优待烈属和残废革命军人,供养和尊敬父母。对于社内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应当统一筹划,在生产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在生活上给以适当的照顾,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指靠;关于农村的文化教育,纲要提出扫除文盲,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12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关于农村生活服务,纲要规定,发展农村广播网,发展农村的电话网和邮政网,发展农村交通运输,调整农村商业网,发展农村信贷合作事业,帮助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等。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彻底解放与生活幸福。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领导农村改革,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的改革以农村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广大农民是改革最早和最直接的受益者。

(一)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满足人民利益需求

人民群众的需求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邓小平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给予高度重视。早在1962年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曾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6]323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核心内容,以此衡量改革开放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群众愿意”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均体现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关注,成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是其利益诉求的直接体现。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即是对农民利益的满足。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创造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创造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被写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改革的文件中,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鼓励人们敢想、敢闯、敢试,发挥人民群众作为改革主体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群众在这场伟大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闯出一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包干保证书,实行分田到户。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次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相当于全队1966至1970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邓小平高度赞扬农民的创造,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7]382并且,农民自发地发展乡镇企业也取得了骄人成绩。“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建设和改革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他们的利益需求是党的决策的基础,“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7]382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实质上就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将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

(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改造所建立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合作社、生产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为实质内容的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农村存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困境。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再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民的迫切愿望。

针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指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它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8]303。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首先,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取代人民公社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平均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大大提高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普遍福利水平。其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产品流通机制的改革也逐步推进。从农产品价格“双轨”制到允许农产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农民利益得到更好实现。此后党和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1981年6月,邓小平曾指出,近两年我们农业情况发展较好的原因是政策见效,因地制宜,搞多种经营。他说:“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最后,党和政府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1987年,邓小平对乡镇企业称赞道:“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7]238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农村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力日益增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这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适应了当时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依靠这些以及其他的制度遗产,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41年奇迹的经济制度基础。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是人民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新时期,邓小平就改革开放明确指出:“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从人民生活角度考量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116鉴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状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反思。1988年5月,邓小平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7]264-26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直接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渴望的,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要靠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7]229,中国“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共同富裕造福于全体人民,更是为亿万农民谋福祉,中国存在城乡差距的现实,农民占“十亿”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是农民的热切愿望,是对亿万农民过上富裕生活的切实关照。

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目标导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采取的战略举措。

(一)完善土地制度,筑牢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托,是农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源泉。不断完善土地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新时代党中央立足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和创新土地制度。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9]4272017年,习近平再次指出,“将土地承包期往后延长30年,稳定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这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根本的土地制度保障。怎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农业经营道路,“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10]671。尊重农民的选择和意愿,是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的表现,是落实和坚守党和国家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相关承诺的表现。

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习近平提出,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权”分置改革对于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目的在于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筑牢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

(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共享全面小康生活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扶贫脱贫对于为人民谋福祉的党的工作宗旨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结合当下‘现实的人’为改变现今的境遇而从事的实践活动,提出并阐明的‘精准扶贫’思想,无疑是‘现实的人’为生存和发展,实现自身公平、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11]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18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此习近平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工作总方略。

针对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以及扶贫成效不显著的现实问题,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4]220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否能“打好”关键是看人民群众是否参与、是否认同、是否满意。要注重激发扶贫脱贫的内生动力,也就是发挥好农民群体的力量。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外在力量再多、说得再好都没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发挥好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一致的”[14],激发贫困主体内生动力,增加贫困主体自我脱贫意识,增强贫困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贫困主体自己发声、自己叫好。全面脱贫是基本,质量脱贫是核心,长效脱贫是关键,只有实现人民幸福,才是真正打好脱贫攻坚战。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共享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所有人都幸福,全体中国人民都幸福。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催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是安全的,关键是如何让老百姓放心。调整结构任务之一就是要增加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供给,通过严格监督和推进标准化生产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此外,更加注重培育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这次改革的鲜明特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习近平对农业改革发展的又一大创新举措,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矛盾的政策抓手,又是立足于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中长期战略。供给侧改革,要想得到有效的推进,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外,农民也得转变发展观念。片面追求增加产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农民应该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提升经济效益。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长远规划。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到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几次重大的农村改革内容涉及宏观层面的发展道路、中观层面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精准扶贫任务,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纵观我国农村改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生产力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