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决制+”激活乡镇人大工作一盘棋

2020-12-09 05:25钱振华
人大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事民意人大代表

钱振华

作为基层人大工作的一张“名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做實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提供了一个可行样板,也有效推动了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使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进一步实施好民生项目,仍需不断健全完善票决制实施过程,促推民生实事项目管理“全链条”,激活乡镇人大工作“一盘棋”。

“票决制+全方位民意”:在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之前,应该有更为全面精细的民意听取和吸纳机制。当下的“民意”是复杂的、多元的,特别是民众的意见和政府的意见可能出现对民生实事项目选定和看法上的分歧,不能将政府部门的意见排斥在外,这也是票决制的“大民意”基础。要同步充分做好与项目涉及部门的沟通,加强政民之间的互动,尽可能兼顾民生实事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夯实票决的“大民意”基础,使民众的呼声与政府的意见形成最大公约数。

“票决制+全方位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的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较强,需要的不只是代表的政治性、政策性监督,更多的应该是技术性、辅助性帮助,融帮助于监督之中,在监督手段上进行创新,以“监督+”模式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联合监督+共同推进。成立由人大办与党政办、重点办等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年初镇人代会上票决出的民生实事启动联合督查。专项监督+技术指导。针对实事项目类型和属性,明确督查具体指标要求,对较为专业的工程项目,聘请第三方开展技术指导。区域监督+分组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按照就近原则,依托项目所在区域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组织相关辖区内的代表开展经常性检查。

“票决制+全方位制度”:民生实事票决制是一项主要基于票决前、票决中的程序制度,对于后续监督还缺乏相关的制度支撑。为此,票决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相关配套制度,比如,代表履职环节可以创新制度设计,创设民生实事项目挂图作战、代表履职积分管理等制度,通过代表履职“记工分”,政府定

期“交作业”,量化出每位代表履职成绩单,以制度倒逼代表履职、政府作为,有效激励引导代表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到票决制工作的各阶段各环节中。

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走好依法履职环节是基础程序,推动项目落实落地是本质内涵。要在推动落实上形成闭环,建立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机制,创新复合叠加式的监督模式,避免单一手段、单一群体的监督形式,通过“跟踪监督”“持续监督”,充分与施工方衔接沟通、与政府分管领导交流,找准问题症结,流转部门解决,建立健全监督台账,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做到“不见成效不收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实事民意人大代表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一九六二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