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之访谈

2020-12-09 05:34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王蒙环球对象

解题技巧

“访谈”报道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做访谈类阅读训练题时,有一些实用的技巧:

1.通读全篇,宏观把握

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访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对性:针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等现实的情景;②专题性:访问高度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且多带有现实意义和主题思想内容;③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必须具有代表性。访谈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的专访。

做访谈类阅读训练题时要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是针对一个什么对象、什么事件、围绕什么主题,体现哪方面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如何开展整个访谈流程的,以梳理文本结构,基本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2.以问带答,环环相扣

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即紧扣主题,一问一答,问答互动,组成全文。在阅读时着重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常用的提问方法有:

(1)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3)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4)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5)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6)延伸问: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7)对比问: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有时访问者紧接上文,用提示性的话语引导采访对象进入新话题;有时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有时用请教的方法,引入一個重要的新话题;有时欲擒故纵;有时适时地应和,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自然延续话题。访问者总是围绕主题,不枝不蔓,善于引导,环环相扣。

3.重点精读,深入研究

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访谈的题材常是名人、大事,与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该访谈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见微知著,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可从实用、美学、哲学等层面,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等领域,分析归纳出访谈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4.合并同类,整合信息

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这些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是一样的。回答时须有观点,有事实依据。

如《中国天然气之父——〈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中,记者提了七个问题。但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整合为三个问题:

①戴金星院士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②戴金星院士的成功(成长)因素是什么。③如何看待如今报考地质专业的学生不多的问题。

这样一整合,文章的结构、中心意思就非常清楚了,回答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模拟演练

《环球人物》:2015年您还是这么活跃,精力充沛。作为晚辈,非常佩服!我了解的还是很有限,请您谈谈您的2015年吧。

王蒙:这一年确实挺充实的。一个中篇,两个短篇,阴差阳错,全都在2015年4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仉仉》,《上海文学》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都榜上有名。8月宣布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茅盾文学奖,我虽然年事已高,也热闹一下。

2015年第一季度我还出版了关于论语的《天下归仁》。因为我在新疆待过,对新疆比较熟悉,比较了解,所以也常参加有关新疆的活动。2015年我还去台湾参加两岸交流笔会,去了阳明山、佛光山、金门。还去参加澳门大学的活动,各地的讲课活动也非常多。

2015年,我还看了很多书,长了很多知识,我给你报一下书单。《王明年谱》《阎明复回忆录》《国之大臣》《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忧郁星期天》《群山之巅》……

我这一年过得非常充实。我深深体会到,人这劲儿得提着,气可鼓而不可泄,否则身体会慢慢往负面发展。该读的书还得读,该干的事就要干,该说的话还要说,该写的文章还要写,要有这么一个精神还挺好。

《环球人物》:用流行话说,您算是“人生的赢家”吧?

王蒙:人生赢家?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说法,有一种人百战百胜,我绝对做不到,还有一种,屡战屡败,我也不想。我是什么呢?屡败屡胜,从败的过程引出一个胜的结果来。比如说,我在政治运动中落水,去新疆,但正是去新疆给我带来这么多正面东西,包括这次的茅盾文学奖,包括学习维吾尔语。败一次给我好多收获。咱们不要说失败,说曲折吧,它提供给你的资源,比一帆风顺给你提供的资源还宝贵。

《环球人物》:这些年,您出了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谈《红楼梦》《老子》《庄子》《论语》,您是从什么时候,怎样跟传统文化结的缘?

王蒙:小学时候打的基础。我们那时候都是背呀,《孝经》《大学》《中庸》《唐诗三百首》。我有这个童子功,有这个爱好,所以我老说,不要怕读不懂,懂一半也可以背,懂1/3也可以背,先背下来再说,而且小时候背的现在还忘不了。我上小学是日伪时期,也教不了多少传统文化。

《环球人物》:新儒家提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认为传统价值观肯定存在和新时代不匹配的状况,您认为呢?

王蒙:传统价值观当然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但是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还是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国人的忠奸之辨、清赃之辨,反对穷奢极欲,我觉得这些东西,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现在在人们心中还有。

文化、价值,有它的超越性,不是只一种社会才有的,那样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太呆板了。比如对诚信,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都是肯定的,而欺骗是人们所厌恶的,这个“诚信”就具有超越性。但中国很大,用任何一种价值观跟你抬杠你也没辙。这些东西在人们心里,怎么和我们当代社会接轨,怎么衔接上,还需要细细琢磨。

《环球人物》:不是恭维,真是觉得您精神头特别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您的经验是什么?

王蒙:身体上还是有衰老的迹象,只能说心态年轻。我兴趣广泛,而且每一点上都钻得深。你想想,研究新疆,谁能把维吾尔语学到我这个程度啊。另外我用这几套不同的笔墨,互相还能调剂一下,甚至可以说是互为休息。老写小说心里也乱糟糟的,开两次会啊,把头脑里的各种想法归置一下,去讲讲课,又有不同体悟。

(摘自《环球人物》2016年第4期,董阳《王蒙:我的人生是屡败屡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干的事就要干,该说的话还要说”,可见王蒙是一个高调张扬的人,即使八十多岁了,也非常希望拥有存在感。

B.王蒙回顾自己小时候的传统文化积淀时,认为“懂一半也可以背”,这启示我们背书是最重要的,理解是相对次要的。

C.王蒙是一个善用失败的人,他曾在政治运动中落水,曾去边远的新疆,但是他却能将曲折全部化为宝贵的资源。

D.王蒙可谓人老心不老,很会调剂生活,会安排自己丰富的生活内容,有丰富的兴趣爱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王蒙认为传统价值观和新时代关系怎样?

答:

3.王蒙通过什么方法让他“人老心不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猜你喜欢
王蒙环球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环球·创意
环球·创意
王蒙强调莫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