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探新

2020-12-09 05:30徐乾宋佳丽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院系五位一体科创

徐乾 宋佳丽

摘 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一环,责任重大。高校院系作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亟待寻求新的突破口。结合实践研究,探索提升院系参与度,集中高校院系在科技社团、科技竞赛、科技奖励、专业指导和社会资源各个方面的优势,探新建构高校院系“五位一体”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关键词:高校院系;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一环,责任重大,使命深远。高校院系作为高校组织构架中承担育人工作的主体,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探究院系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建构院系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院系科技创新体系育人功能,已经成为热点课题。

1,高校院系科技创新现状

1.1高校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诸多奖项,都彰显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平台,其发展早已进入快车道。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建设发展水平的必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过,“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近年来,我国各类科研机构、企业科研力量、高校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充分利用其人才红利,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挑战杯、互联网+和各类学科竞赛为依托,在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推动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

1.2高校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以“高校科技创新”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4399篇,其中学术论文3577篇,学位论文191篇(硕士学位论文164篇,博士学位论文27篇),会议文论100篇,报纸128篇。从发文量分析,自2006年至今,虽然出现小范围的波动,其研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主题分布来看,热度最高的三个词是“科技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的科技创新的研究主题聚焦度较高。

1.3院系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中,院系是承担育人工作的主体。高校组织教育教学、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等,都主要依托院系开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掘学生创新潜能是高校院系的重要的育人任务。院系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讲座、项目培育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费支持、服务保障、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等,都来自于院系。部分高校科技创新社团挂靠在院系,依托院系资源取得长足发展。综上所述,院系意见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2,高校院系的科技創新困境分析

2.1院系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有待激发

高校院系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和实践,以科技创新社团为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的蓬勃发展,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肃清了壁垒,学生依托科创社团与各类科创项目无缝衔接,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但高校科技创新社团发展不平衡,部分院系的科创社团存在发展模式僵化,内涵建设不足,兴趣导向不明,缺乏创新能力,吸引力匮乏等诸多问题,导致覆盖率低,粘结力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诸如此类,院系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讲座、制度体系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积极适应变化,丰富主客体,及时更新,不断激发院系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2.2院系科技创新支持系统不完备

高校院系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建强平台,完善机制,建构系统的支持系统。当前,部分院系“本-硕-博”培养体系不健全,平台建设滞后,经费投入有限,科技创新项目孵化体系不畅,青年学生实现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缺乏,科技创新育人文化氛围建设不浓郁,科技创新典型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强化。院系科技创新对社会支持资源的吸纳不够充分,校友资源的参与度还不够充分。院系推动这些环节的不断完善,能建构更加完备的院系科技创新支持系统。

2.3院系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激励机制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院系层面,部分高校只是依托学校的激励方案,缺乏特色,对指导老师的吸引力,缺乏对学生激励的持续性。部分院系没有建构富有特色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层面,在科技社团建设、创新团队发展层面,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体制。部分高校院系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服务、考评工作还不够科学化、高效化、高质化,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方法,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科技创新工作在院系蓬勃发展。

3,高校院系“五位一体”科技创体系建构——以武汉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3.1以科技社团为基础,扩大科技创新的覆盖面

一是结合专业特点,创建科技创新社团。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延展性,依托专业发展对口创办科技社团,创造性探索科技育人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模式。二是发挥组织优势,提升对学生的覆盖率。科技创新社团、俱乐部要具体化、特色化、专业化,要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创兴趣,让学生不仅能在专业对口的社团里巩固知识,还能在感兴趣的科技社团升华发展,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覆盖率。三是注重基层建设,调动学生科技创新主观能动性。注重加强对社团的组织引领,积极发挥院学工队伍、团学组织的优势,在科技社团建立团支部,着力做好支部建设、科技思想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2以科技竞赛为切入点,拓展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平台

“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理念。科技创新与竞赛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科技竞赛具有科技性、探索性、实践性的特点,大学生只有真正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才能提升自己知识转化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对工科类大学生尤其重要。

一是打造两支队伍,各专其能。高校院系要在结合省级国家级和学校两个层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国家队+专业队”的竞赛模式。“国家队”瞄准“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赛,“专业队”瞄准学科专业类赛事。二是以赛代练,以绩激人。要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从科技性社团派出队伍参加各类赛事,以赛事反馈激发科技性社团积极性和创新力。三是积极展示,激发兴趣。高校院系尝试以科技文化艺术节、竞赛成果嘉年華等模式,同步运用好各类融媒体平台,在学生中及时展示竞赛成果,营造“比、拼、赶、超”的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的科创兴趣。

3.3以科技奖励为推力,提高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要持续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内生动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就要建立了明确的激励机制。一是建构科创奖励机制。探索破格职称晋升。对在全国各类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大奖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可制定政策优先考虑予以激励,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明确赛事等级分类及资助标准,为教师、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学生团队明晰了选择方向。二是提升管理服务方法。以引进OEC管理法为例。其中“O”代表“Overall”,意为“全方位”;“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意为“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 and Clear”,意为“控制和清理”,即是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高校院系对科技创新团队引进OEC管理法,其本质就是将科技创新活动、研究进行目标分解,把每个细小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参与的团队、学生深受,推动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团队能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良性循环,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

3.4以专业指导为保障,提升大学生科技作品的技术含量

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指导工作,促进科技型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又好又快发展,高校院系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让科技社团长期保有创新活力。

一是明确指导教师,保障社团发展。高校院系要为每个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学习兴趣小组配备专业对口、知识渊博、年富力强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引导科技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结合专业特点,合理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学习指导、专业讲座、科技比赛、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二是探索导师机制,完善创新体制。高校院系可以尝试创新地推行导师制项目制度(“导师制”),由学生在学习阶段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项目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科学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对于有一定科研价值的项目,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等,孵化创新成果。三是选优拔尖,提升科创质量。高校院系可以尝试积极鼓励高年级、有读研意向的本科生进入学院专业实验室,提前确定研究生导师,初步确定研究内容,尽早进入科研阶段,用科研态度从事科创研究,有效提升大学生科技作品的技术含量。

3.5以社会资源为后盾,打造长期化的科技讲座平台

高校院系的科创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对高校发展的鼎力支持,社会资源是高校院系科创平台的坚实后盾。一是充分整合校友资源,创建科技讲座平台。高校院系可以广泛发动校外、校友资源给学生作学术科技报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二是结合学生成长规律,针对性启发创新力。大一新生,开展科技创新社团、俱乐部、学习兴趣小组等的简介和招新;二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启发课程和创业基础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创业意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针对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动态论坛和专业学术讲座,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针对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创业政策宣讲,落实学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人民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53135076766434&wfr=spider&for=pc.

[2] 王哲, 聂飞飞.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00(004):223-224.

[3] 习近平: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央视新闻网,http://news.cctv.com/2018/04/18/ARTIQjP1bN0bopdCeMABCrl9180418.shtml.

[4] 胡振坤,姜海翔,曹治平,朱元平,粟学俐.关于高校学术科技社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7(22):92-94.

[5] 李雪华, 苏欣. OEC管理法在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工作中的运用[J]. 才智, 2017(21):163-164.

作者简介:徐乾(1990.07—),男,汉族,四川巴中人,助教,硕士,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湖北武汉,430081,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宋佳丽(1994—),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湖北高校思政网编辑,湖北武汉,430081,从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2020年度湖北省高校青年工作研究会课题项目,项目编号:GYHYB2019016。

猜你喜欢
院系五位一体科创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方案”出炉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