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攀高峰

2020-12-09 05:35徐永飞
新长征·党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明贫困户村民

徐永飞

今年53岁的于锡军以“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闯劲、“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韧劲、“自我加压、负重拼搏”的干劲,带领村民奔富路,使东明村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的巨变。

带领村民过好日子

东明村共有农户517户、17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47人。村里无矿产资源,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黄烟、西瓜次之。贫困,如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于锡军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我能为村里带来什么?”“贫困户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一个个问题在于锡军脑中不停浮现。他也一刻不停地动脑筋,想办法。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有效整合中央及省级扶贫资金99.5万元,市政协、市人防办、市科协扶贫资金72万元,县镇帮扶资金7万元,成立了通化县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规模化食用菌种植,并融入果松镇“一村一品”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2020年,新发展灵芝大棚20栋、桑黄大棚20栋,种植春耳25万袋,计划种植秋耳10万袋、元蘑6万袋、猴头菇3万袋。

几年来,于锡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夜以继日辛勤劳作,成功破解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信息等一系列发展瓶颈,先后攻克了木耳、灵芝、桑黄、羊肚蘑等一道道制菌技术难关。“以前农民都是出去买菌,利润都让人挣去了,现在公司自己制菌,这样每棒菌的成本可降低七八毛钱,利润空间就来了。”说起企业的发展,于锡军难掩兴奋之情。

如今,东明村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完成由培育向制贩菌种的转型,灵芝菌销往抚松县5.6万段,木耳菌销往四棚乡、铁厂镇、东胜村等地20万袋,桑黄菌销往周边地区6200段,集聚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接近2016年的4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7180元,贫困户27户、47人获企业分红人均2250元。如今,东明村已经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咱村到底能不能喝上自来水?”“啥时候让村里的泥水路變成水泥路?”刚到村里任职时,于锡军听到了一连串抱怨声。老百姓信任咱,咱就得干出个样子来。于锡军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多办事、办实事。在他的民情日记里,用黑笔记问题,用红笔销问题。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群众反映的事,他都记在民情日记中,一件件解决,一件件落实。

东明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多年来,村里的乡亲们都没有吃上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是挑水吃,一些孤寡老人、残疾家庭,吃水就更困难了。“吃水难”问题于锡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向镇领导反映情况,一次次沟通协调。2011年,终于促成了修建自来水的好事儿。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个困难接踵而至。由于东明村没有水源地,他就到上游七道沟去寻找,看到个水源,他就找技术人员来勘测,这个不行,他立马去寻找下一个。接连找了几天,终于找到了适合的水源地。在他的努力下,人们梦寐以求的自来水工程终于建成了,看着清澈的泉水从远方流淌到各家各户,回想群众“吃水难”的苦日子,于锡军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东明村安装路灯时遇到了资金难题,于锡军想到了“借鸡生蛋”的办法。他驱车来到唐山市渤海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找到从东明村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公司董事长彭玉凤女士,把乡亲们的愿望、缺钱难处和盘托出。彭玉凤被深深打动,捐款15万元,成功帮助东明村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东明村五组地处偏僻,30户村民靠一座2米宽,120米长的吊桥联通外界,生产生活严重受限,村民们一直祈盼有一座标准的大桥。2019年,于锡军及时反映了群众的所思所想,通过多方争取和协调,投资460万元的标准式水泥大桥夏天动工,10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走在桥上的村民们百感交集,燃放起喜庆的鞭炮奔走庆贺。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10年时间,于锡军先后新建了村部,修建了广场,为村民办理解决涉及住房、饮水、交通、就业等6方面共220余件民生实事。从“屯屯通”路面硬化工程到村民饮水工程,从危旧房屋改造项目到“厕所革命”,每一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切实改善和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

扶贫济困显担当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领头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上要为党分忧、下要为群众解难。于锡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心里时刻装着那些贫困群体,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看待。

村民李胜勇19岁时不幸患上动脉血栓闭塞症,左腿和右胳膊截肢,现如今已经30岁,与父亲相依为命。于锡军一直关心着这个家庭的生活,通过置换的办法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难题,安排李胜勇的父亲在食用菌种植基地打工,并于2019年送李胜勇外出学习网络销售知识,让其通过网络销售食用菌产品,改善生活,找到自信。

78岁的老兵冉昭纯住了37年的房子木窗木门,墙面也有裂痕。在于锡军的积极协调下,老人于2017年9月末搬进了60平方米的新居。村里出资修了院子,包保部门给安上了地热。用老人的话说:“现在住着别提有多舒坦了,就是给个暖气楼房也不换。”

于锡军对村民常说的一句话是:“谁家有困难就跟我说。”协调5000元为贫困户杨为甲购房,出资500元帮助贫困户臧跃斌秋收,自掏腰包2000元带贫困户王金虎去医院看病,带领工人为贫困党员胡延福维修房屋,于锡军的真心付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帮扶的事村民张嘴就能说出一堆。

有人说村干部难当,“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然而于锡军却凭借一颗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百姓的一致拥戴,成为他们心中鲜红的旗帜。村里建村部资金短缺,于锡军垫付20万元。发展羊肚蘑急缺遮阳网,于锡军免费从家里拿来足够四亩地用的遮阳网应急。“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句被于锡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得到了印证,有村民写了打油诗:“支部书记于锡军,带头致富为全村。如今村里大变样,全靠当家领路人。”

于锡军先后荣获“全市返乡创业先进个人”“全市脱贫攻坚好人”“通化县优秀共产党员”“通化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誉的取得,见证了东明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为民谋事的奋斗历程,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于锡军这样敢于攻坚克难、勇挑重担为民忙的好带头人,东明村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共通化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永年

猜你喜欢
东明贫困户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裘东明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