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2020-12-10 08:38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置换术手术室膝关节

赵 丹

(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31 )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承重关节,在肢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膝关节发生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遗留肢体残疾,临床需采取有效治疗方式,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方式,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但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一旦出现术后感染情况会影响手术效果,延长愈合时间,加重患者不适情况,且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推广的同时,如何科学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尤为关键,其中手术室护理干预优势明显,可预防术后感染发生,但临床尚未形成统一方案,具体护理工作仍需进一步探究[2-3]。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护理方式感染预防效果,旨在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指导,做出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定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3-60岁,平均(46.73±3.82)岁,疾病种类: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骨关节炎7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2-60岁,平均(46.21±3.76)岁,疾病种类: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7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2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器械及药品准备工作,电动器械术前充电,避免准备不足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情况,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配合麻醉师和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医者每隔1小时更换1次手套,并定时更换吸引器头,可每隔30分钟更换1次,术后常规引流,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观察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强化术前访视工作,护理人员于术前1天进行访视,向患者说明手术操作流程、预期效果、注意事项及患者准备要求,就患者存在疑问进行解答,同时护理人员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患者情绪状态,明确不良情绪诱发因素,针对性予以处理,例如对于担忧手术结果和膝关节预后状况的患者,考虑其恐惧情绪较为明显,护理人员在交流时确保语气和缓,介绍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顾虑,增强其信心;强化手术环境控制,护理人员提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根据手术不同阶段具体需求合理调节手术室温度,在皮肤消毒和麻醉过程中,温度适当提高,以26℃-27℃为宜,在手术开始后可适当降低手术室温度,调整为22-24℃,同时合理控制手术室湿度,具体以50%-60%为宜,同时限制手术室人流,不得随意走动,手术室工作人员走动动作幅度要小,严格穿戴口罩和衣物;强化手术假体保存工作,术前1天做好假体准备工作,将其放置在手术室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进行核对检查,确保无误后进行灭菌操作,并保证外包装完整性,签字确认,并做好记录;强化保温工作,在手术开始前1小时,护理人员对手术台进行加温处理,可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控制在温度在37.5℃左右,手术过程中对输注液体进行预加温处理,保证输注液体控制在37℃,检查患者呼吸道状况,保证湿度和温度恒定,同时对暴露非手术部位进行遮盖。

3 观察指标:愈合情况统计比较,评估标准如下:甲级愈合:切口愈合状况良好,未出现分泌物溢出等不良情况;乙级愈合:切口愈合,但伴有皮肤坏死、红肿或破裂情况;丙级愈合:切口出现化脓情况,需切开引流处理[4-5];感染发生率统计,具体统计术后2个月内感染发生情况。

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通过分析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5 结果

5.1 2组愈合情况对比:观察组20例患者均为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100.00%,对照组15例患者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为75.00%,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x2=5.714,P=0.017。

5.2 2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术后感染情况0例,术后感染发生率0.00%,对照组出现术后感染4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低,x2=4.444,P=0.035。

讨 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治疗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不断推广,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使关节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患者接受度较高。但是术后存在感染发生风险,一旦患者出现感染情况,会对关节功能恢复造成明显影响,严重时需再次手术,将关节假体移除,以此达到感染控制效果,增加了患者痛苦程度和经济压力,因此如何科学有效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受到临床工作重视,其中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优势明显[6-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甲级愈合率100.00%,较对照组75.00%高,观察组感染发生率0.00%,较对照组20.00%低,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控制尤为关键,具体控制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病情恢复,且大量研究证实改善手术操作,强化术中干预可有效预防感染发生,但目前临床实践中多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虽抗感染处理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未形成完善的护理方案[8]。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以缓解应激性刺激,消除控制感染源为主要目的,术前在常规准备工作基础上,强化访视工作,消除患者恐惧情绪和顾虑,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避免情绪波动导致的不适情况,术中则重视手术室环境控制和保温工作,保证手术室安静整洁,且温度、湿度适中,并强化保温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低温情况,抑制机体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感染发生可能性。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手术操作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调整,进而达到更好地预防感染效果,较常规护理单纯要求无菌操作更为全面且系统,符合手术室感染预防多环节并进要求,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兼顾手术操作多个环节,实现全面、系统干预,进而有效提高了患者愈合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置换术手术室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