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阴囊Paget病根治性切除后转移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20-12-10 11:48曼,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危象阴囊皮瓣

曹 曼,张 晔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 苏州 215008)

Paget病(Paget’s disease)又称湿疹样癌(eczematoid carcinoma),好发于大汗腺分布区域,常见于乳房,临床分为乳房Paget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及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多发生于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好发部位包括整个生殖器皮肤及较少的腋窝区域。阴囊Paget病属于乳房外Paget病,是发生于阴囊的一种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自体皮瓣移植是修复缺损较好的方法,但受区血管吻合后其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痉挛,静脉容易出现血流障碍,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2月,我科收治1例阴囊Paget病患者,经手术根治行切除及转移皮瓣成形术,术后并发创面感染未愈合,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创面愈合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八年前因阴囊皮肤红疹糜烂诊断为阴囊Paget病,行阴囊Paget病根治术。五年前阴囊皮肤再次出现红疹,开始面积较小约2*1cm,未行正规就诊,后阴囊溃烂面积逐渐增大约5*6cm,渗出较多,一月前开始出现右下肢水肿,为进一步治疗,拟“阴囊Paget病复发?”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9年2月25日在全麻下行阴囊Paget病根治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转移皮瓣成形术。

2 临床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阴囊Paget病往往病程较长,病灶位置特殊,且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随访过程中,随时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应激反应。我们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即向患者讲述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在交流过程中可根据“暗示效应”,逐渐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皮肤护理

做好术区皮肤评估,检查供区皮肤。有无外伤畸形;术前温水清洗供区皮肤,勿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造成皮肤过敏或损伤。

2.2 术后护理

2.2.1 全麻术后可常规护理

2.2.2 病室环境

避免术后感染,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病室需要达到安静、舒适、整洁,紫外线消毒,室温:25°C~28°C,湿度:40%~50%,通风2次/日,30min/次,限制探视,禁止吸烟。

2.2.3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平卧抬高肢体20°,略高于心脏水平,维持皮瓣血供正常。避免患侧卧位,防止皮瓣受压牵拉,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2.2.4 生命体征监测

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患者耐受能力下降均可以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术后严密观察全身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2.5 疼痛护理

疼痛会释放致痛物质,严重影响睡眠,同时机体释放的5-羟色胺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作用,促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术后护理以预防为主,应及时给予止痛。

2.2.6 饮食护理

期予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后期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血管痉挛影响皮瓣成活。保持大小便通畅。

2.2.7 用药观察

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治疗,注重全身支持治疗,术后当天,隔天复查血常规,生化,根据检查结果予白蛋白等维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注重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监控。

3 结 果

患者2019年3月4日出现右下肢肿胀明显,床边超声考虑血栓形成可能,予抗凝治疗,于3月5日在在局麻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右侧腹股沟区创面愈合欠佳,局部皮肤有坏死渗出,3月15日转入烧伤科,经过治疗创面愈合较好后出院。

4 讨 论

阴囊Paget病为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后,皮瓣移植修复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修复创面的方法,手术过程较复杂,关键是移植皮瓣存活,供皮区预防感染,术后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此外皮瓣移植后的血运迅速变化,易出现动静脉血管危象,影响皮瓣的成活,要求及时观察,准确予处理措施并尽早干预。

4.1 观察皮瓣

术后当日15min~30min观察皮瓣血运1次,稳定后1h观察1次,术后第4天开始3~4h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每次观察皮瓣的血运循环情况尽量在自然光下,不同观察者要在相同条件下观察,如光线、距离。⑴观察部位:观察皮瓣的远端,单蒂皮瓣的远端是距离蒂部最远的边缘,双蒂皮瓣的远端是皮瓣的中端。⑵皮瓣颜色:正常皮肤颜色红润,若皮肤颜色变浅或苍白无弹性,提示动脉供血不足,有动脉血管危象;皮肤颜色转为青紫色伴肿胀,提示静脉供血不足,有静脉血管危象。⑶皮瓣温度:皮温变化已被证明是判断皮瓣血循环情况最为敏感和有效的方法。皮瓣移植后多有皮温下降,但一般不低于健侧皮温2°~3°,超过3°提示血运循环障碍。若皮温突然升高伴有局部刺痛,提示感染可能。⑷毛细血管反应:用棉签压迫皮瓣1s后,使皮瓣颜色变白后移去棉签,观察皮瓣颜色恢复时间,若3s~5s恢复为正常;若超过5s皮瓣不能恢复则提示血液循环障碍。

4.2 术区观察

观察敷料完整性及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术区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与性状,术后12h内引流量不超过200ml,如量过多且呈深红色,提示储蓄额可能,应立即与止血处理;当引流液24h<30ml即可拔出引流管。

4.3 术后并发症处理

4.3.1 血管危象

术后24h~72h最易发生血管危象。⑴皮瓣保温:术区予烤灯照射保暖,距离30cm~40cm,20min/次,4次/d,避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或烫伤。⑵正确用药: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凝及解痉药,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次/d,持续3~5d。⑶早发现早处理:按时进行皮瓣观察,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查找并解除诱因,并做好手术探查准备。

4.3.2 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制动使血流明显减慢,当制动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则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持续增加,连续卧床7d,血流速度减慢至最低点,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隐患。术后可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脚趾,踝、膝关节的主被动运动,15min/次,2~3次/d,加强静脉回来速度,必要时最遗嘱予气压泵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猜你喜欢
危象阴囊皮瓣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不得凉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警惕甲亢发威可致命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