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专家

2020-12-10 11:08
科学之谜 2020年10期
关键词:狮子溶剂科普

数学规律是被发现,

还是被发明出来的?

数学规律既是被发现,也是被发明出来的。首先,如1加2等于3,或者说有无限多个素数,亦或者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等等,这些数学原理在数学家诞生,亦或者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数学规律是被发现的。不过,人类表达数学规律所使用的数学符号是自己创造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数学也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a2+b2=c2。在历史上,已经有不少不同国家和时期的人,如中国的商高、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等人,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发现了勾股定理,不过他们都没能留下勾股定理的推导。发现一个数学定理是一回事,而证明这个数学定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为什么它是正确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尽管勾股定理只有一个公式,但几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已经发明上百种方法来证明它。

英国物理学家

罗伯特·马修斯

物质一共有几种状态?

科学家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6种物质状态,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新状态被发现。首先是4种物质的基本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前三种我们或许已经非常熟悉,第四种等离子态是热的带电气体,由带正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剩下的其他物质状态较少见,而且大多也只在较特殊的环境下才出现。例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种状态于1995年被科学家发现,当时他们把气体冷却至非常接近绝对零度-273.15℃,此时,气体的分子运动几乎停止,而其中的原子却聚集在了一起,仿佛形成了单个原子。又例如无定形体态,这种状态的物质既拥有像液体那样的不规则结构,其分子又像固体的那样不自由。我们常见的玻璃和合成橡胶等物质的状态就属于无定型体态。

除了前面提到的6種状态,其余的状态还有液晶态(常用于液晶显示器)、超流体态(液氦)和超固体态(分子表现得跟固体一样稳定,但物质却能流动),等等。我们可以预见,科学家未来还会发现更多新的物质状态。

美国化学家   艾玛·戴维斯

淋浴时,浴帘为什么总会飘向我们?

当我们淋浴时,花洒中喷出的水的运动会使空气像一个小气泵一样旋转起来,因此挂在旁边的浴帘的底部会被向内吸。这种现象被称为“旋风效应”。此外,洗澡时温暖的水加热周围的空气,使其膨胀、上升并停留在上方,而较冷的空气则代替上升的暖空气在浴帘的底部流动,来自冷空气的压力则使浴帘朝浴室内部飘动。如果淋浴室开着窗,那么不断流入的较冷的空气将会使这种现象更明显。

美国科普作家    斯图尔特·汤普森

有的人会进化得更高级吗?

进化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要么有、要么无的属性。的确,有些人的基因使他们在某些具体环境中具有优势。例如,有些人对结核杆菌的抵抗能力更强,从而较不易患上肺结核病。这类人在一个人口稠密、生活条件差且结核杆菌肆虐的城市里,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存活下来,然后通过生育把他们的那种基因传递下去。但那并不意味着“高级”的进化,因为如果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结核杆菌得到控制,肺结核病的疫苗出来了,那么这种抗结核杆菌的遗传优势就会消失(如果是高级的进化,其遗传优势理应一直存在)。

另外,把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的动物当成进化程度较低的,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且其主要目的是生存。例如马蹄蟹(学名鲎)4.5亿年以来几乎没什么变化,也从没统治世界,但它活得比恐龙还要久。

英国科普作家    路易斯·维拉松

狮子那么不勤奋,为什么还有强壮的肌肉?

确实,我们在动物园里看见狮子懒洋洋的,实际上,野外的狮子也是如此。狮子每天休息18至20小时。这个休息时间的确有些长了,因为如果换做我们人类,每天花同样的时间躺着的话,那么我们的体质就会迅速衰弱。狮子在休息那么长时间的情况下,然后与我们相比(甚至是其它动物),依然有那么强壮的肌肉,这种差异部分可以归因于基因。

另外,狮子在剩下的4到6个小时之间可不懒。在这一段时间内,狮子一点也不休息。它们不仅要巡视完自己方圆10千米的领地,还要时不时地发出响亮的吼叫声以宣示自己的主权。同时,在巡视的时候,它们还要时刻准备猎捕碰见的猎物,或者是对付闯入领地的同类或其它强壮的肉食动物。这种强度的运动足以使狮子锻炼出非常强壮的肌肉。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对比来了解狮子的运动强度。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连续跑步5个小时左右是什么感觉,然后,再让我们想象一下,连续进行5个小时的十项全能运动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而狮子的运动强度可比刚刚想象的要高多了。

澳大利亚科普作家    杰·福德

从没看见雷劈海,

那么我们可以在雷雨天气里去海里游泳吗?

就算我们从没见过闪电落入海里,并不代表这种情况就不存在。实际上,尽管闪电更多地劈在陆地上,但它有时也会落在海里,只是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且海洋非常广阔,所以相关的影像资料非常罕见。另外,在平坦的海里,漂浮在海上的我们就是海面的最高点,此时的我们就相当于一根较矮的避雷针。所以在雷雨天的海里的我们,其实更容易被雷击中。而在水中被雷击中比在陆地上更危险。即使我们没有被闪电的所产生的高温带走,我们还有可能会被电晕,从而被水淹死。

就算我们没给闪电正面劈中,但由于海水是导电性良好的导体,落在不远处的闪电依然会“顺”着海水电到我们,其电压依然可以杀死或电晕我们。而且,闪电还会使海水短暂地沸腾,同时造成巨大的雷声,因此,我们不仅会被烫伤,还会伤害到听力。综上所述,在雷雨天气里游泳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美国科普作家

杰斯·福特

为什么热水更容易溶解物质?

溶剂指的是一种能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液体,例如酒精,而水是一种很好且使用得最普遍的溶剂。水之所以能溶解像糖和盐之类的固体,那是因为水分子与固体分子发生了碰撞,破坏了固体分子之间的连接,使得越来越多的固体分子游离在外,从而形成溶解。而在热水中,其中热不仅增加了水分子的运动,使得水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发生了更多的碰撞;也增加了固体分子的运动,使得部分固体分子主动脱离了固体主体。因此,热水更容易溶解固体。

不过,气体在溶剂中的情况与固体在溶剂中的恰恰相反。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气体在溶剂中的可溶性逐渐降低,换句话说,水温越高,气体也就越难溶入水。这是因为其中的热让气体分子变得更活跃,使得这些气体分子可以从溶剂中挣脱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热天,可乐饮料会那么快地丢失二氧化碳。

英国化学科普作家    艾玛·戴维斯

既然太空那么“冷”,那么各种化学反应是如何产生的?

确实,太空深处非常寒冷。例如,太阳系边缘的温度低至-220℃。不过寒冷并不意味着物质无法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只是反应得慢而已。温度与化学反应的速率密切相关,粗略地计算,温度每下降10℃,化学反应就会变慢50%。因此,如果一颗处于太阳系边缘的彗星,如哈雷彗星,只靠自己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融化表面的冰,那么这得花上1×1067年。

另外,太空中的物质还可以从其他星体,尤其是從恒星那获取额外的能量,来加速自身的化学反应。同样是哈雷彗星,当它“跑”近太阳时,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太阳辐射,其中包括了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其他高能辐射。而那些太阳辐射足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哈雷彗星的表面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从而使哈雷彗星表面的冰瞬间汽化(彗星长长的尾巴就是这么来的)。本来该花好几亿亿年时间才能融化的冰,瞬间就被融化了。

英国化学科学家    马克·洛克

重达几吨的云

为什么

依然能漂浮在天空中?

这是因为浮力和向上升的暖气流的共同作用。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平均密度为1.225千克/立方米。云来源于水蒸气,而水蒸气分子只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它在标准温度和大气压下的密度只有0.804千克/立方米,远低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蒸发了的水首先会向上升,不过此时,我们日常所见的可见云还没有形成。

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等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周围的冷空气把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这才形成了我们常见的云。尽管水滴是液态水,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它们在云中非常少,每立方米的云只有约0.5克的水,一朵云又非常庞大,所以平均密度还是非常小,云形成不久后只能缓慢地下落。而云在缓慢下落的过程中,经常会在一定高度,被从地面上升的暖空气撑住,于是乎,一朵重达几吨的云就漂浮在了空中。

如果云中的水滴融合在了一起,并变得足够重的话,那么就会形成雨滴,然后下落,并非是整朵云迅速下落。

英国科学和科技作家

鲁伊斯·比亚松

猜你喜欢
狮子溶剂科普
硝呋太尔中残留溶剂测定
科普达人养成记
狮子的喷嚏
狮子鱼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与腐竹中溶剂黄2及溶剂黄56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氯化亚铜
微科普
非溶剂对浇铸SPEEK 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