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健的“人性与爱”

2020-12-10 06:48杨琼
南腔北调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人性艺术

杨琼

记不得是哪一年春节后不久,我路过海口时,正碰上旅美画家李自健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为此我特地在海口多停留一天,并和友人约好第二天去参观。这次画展是李自健“人性与爱”主题画展全球巡回展的海口站,此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展出过,海口是第几站已经记不得了。我去参观的时候,已是展期的倒数第二天了,但博物馆里依然人头攒动,多是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据知有些参观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当然还有诸多被父母拉着来的小孩,这种“审美教育”的方式无疑是值得被肯定的。

在写实主义倾向于照相化且不被看好的今天,李自健写实绘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并且取得如此大之成功,实属不易。求学于20世纪70年代的李自健,因为艺术氛围之关系,不管在思想还是在绘画语言方面,乃至技法上都受到了俄罗斯画风的重大影响(这一影响至今仍在他的作品中留下清晰印迹)。1988年,他考上了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研究生,之后便定居美国。此后,李自健的艺术创作风格越来越接近西方写实主义传统,当然,在视野和技法上亦较为开阔和殷实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李自健就着手创作“人性与爱”主题系列作品,几十年来不曾改变初衷,实属难得。王国维曾在《红楼梦评论》里提出“美术可以救国”的理想。在“和平”年代,美术是否具备“救国”之功能,值得商榷,即便是“醒民”也是有些夸大的,但李自健还是试图能通过这一系列主题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并传达作为“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爱”的道德精神,从而以实际行动践行他的艺术理想,诠释他对“艺术的功能”的理解——对此他无疑是有所期待的。事实上,“全球巡回展”的效果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一系列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的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连在海口这个艺术文化氛围不是那么浓郁的小省城展出期间,参观人数仍天天爆满,这是海口以往的画展所没有过的现象。这其中潜藏着怎样的价值观或心理因素,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曾说:“绘画本质上是一种具体的艺术,只能描绘现实的和存在着的事物。”李自健的作品,的确表现着“现实的和存在着的事物”。《乡土系列》《红花被系列》《流浪人系列》《母女系列》《西藏系列》《台湾乡土旧情系列》《南亚风情系列》以及大型历史画《1937·南京大屠杀》等,百余幅现实主义作品彰显着绘画艺术中蕴涵的人性的光辉,亦足以证明李自健具有深沉的对大到社会、自然,小到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

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以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受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暴风雨般的冲击后,虽然还保持着写实艺术的技法,甚至还超越了写实的范畴,但在对人性的关注方面却逐渐失落了,人文关怀在写实语言中缺席了。我们看到的几乎是极致的技法表现,往往侧重于表面的、形式上的精致,而不是艺术形式与心灵的碰撞与统一。这样的写实主义作品俨然偏离了“艺术表现现实”的写实主义初衷,是典型的只有表情没有感情、只见筋骨不见血肉的机械复制,这样的写实主义艺术我们可以称之为“影子艺术”,乃是写“实”而失真的艺术,其思想犹如话语场上无根的幽灵。

艺术是大写的“人”字,其不仅是表现“真”,亦是彰显“美”,更是传达“善”的一种非物质样式。李自健之所以取得如此之成绩,我不敢肯定他是否如其他评论家所说的“他具有普世智慧”,但从作品本身所彰显出的价值关怀来看,李自健无疑是有着浓浓的“悲悯”“仁爱”之心的。他以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者爱人”的入世态度,以现实主义作为手段,重新诠释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写实主义命题,旨在唤醒这个冷漠的世界的“人性与爱”——艺术创作不排除技术美学,但更需要艺术家具有博大的胸襟,进而把对人性与爱的关注传递给读者。

在李自健的作品中,有描绘悲剧意识时彰显审美精神的《汶川系列》;有唤醒人性回归、摈弃冷漠的《流浪人系列》;有叙述质朴人文风情的《乡土系列》;有表现人性光辉的《孕之妻》《母女系列》;更有呼唤和平与爱的《南京大屠杀》。李自健以一种“审美精神民族化”的艺术形式,不仅表达了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固有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全人类的共识和愿望——让世界充满“人性与爱”。

李自健曾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这样说:“在画展上,我经常看到被这幅画(指《1937·南京大屠杀》)深深震撼的日本人。在台湾,有一群日本妇女看过这幅画后,向我们深深鞠躬道歉。还有日本观众留言:‘我们的侵略战争对不起中国人民。我们要和政府隐瞒历史的行为斗争下去,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还有日本著名文化大师池田大作,他看到《南京大屠杀》这幅画,感动得哭了。应他的邀请我去日本,4600位东京创价大学的大学生起立为我鼓掌。因此,将‘人性与爱画展带到爱好和平的日本民众中去,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在这里,艺术的教化和救赎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艺术作品能有如此之作用,足矣。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给李自健的专函中这样说:“你是一位很好的艺术家,你对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體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环球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能得到安南如此高的评价,在当今世界活着的艺术家中应该没有几个。

“爱”和“美”是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亦是艺术创作最热衷表现的主题。不管在哪个时代,追求真、善、美都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不变的理想。但是,理想归理想,如果没有热爱真、善、美的心和付诸行动的热情,理想始终也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具体点说,比如我们要谈“爱”,就要有“爱”的“心”,这“心”就是使“爱”得以实现的动力。爱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然而,在这个技术关联、金钱饥渴的时代,人的异化、现代性的精神病态人格,将“人性与爱”置于一种异常尴尬的处境中。可见,重建人性与爱的微循环,显得多么迫切,亦是任重而道远的。

李自健以“人性与爱”为主题举办展览——尽管这个展览规模很大,是“全球巡回展”——本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或者说不过是艺术家的能力的一种体现。但是,正是“人性与爱”这一主题所潜藏的文化心理,在今天引起如此大之反响,说明了什么问题?无疑,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作为普遍存在的、我们常常认为是永恒的“人性”和“爱”,在今天不再显得那么神圣,而是变得无常和短暂,人成为冷漠的、焦虑的、单向度的存在。因此,今天我们要高谈阔论“人性和爱”,有时候显得是多么奢侈和虚伪。

李自健以绘画的形式,彰显了一位具有浓郁的宗教情怀的知识分子对“人性与爱”的哲学思考。每一个“系列”都是一个完整的或者还在继续的叙事。人的内心和人的尊严,人对生活的焦虑感,真理、人道、信念、灵魂等等,都被艺术家融入到这哲学思考中。在这个世界,我们不需要冠冕堂皇的废话,也不需要美妙感人的谎言,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人性的启蒙和救赎。李自健的艺术行动胜于一切嘶哑的口号,他还给人性一个不被欺骗的尊严,这是人在失望乃至绝望中内心仍点燃着的希望的火焰。这火焰,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照亮,是光,亦是温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就是人性,人性就是爱。《南京大屠杀》就是要唤醒人性之善,旨在表达人要对人乃至世界存有仁爱之心。有了人性就会有对爱的渴望和爱的行为,这就是爱的意义。《孕之妻》和《母和女系列》是现实中最为朴实的生活场景,但我们为何面对这一系列画面时如此感动?无非就是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最为普遍的、熟悉的爱忽略了,甚至遗忘了。毫无疑问,忙碌是现代人的本质,忙碌使人逐渐忽略了对人性和爱的关注。孤独、焦虑成为现代人典型的精神病态人格,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一言以蔽之:人性与爱的普遍缺失。

《流浪人系列》告诉我们:人的尊严不可剥夺。尊严乃是人性中最为尊贵的东西,亦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本质的存在。可是生活告诉我们,这所谓的人性的“最本质的存在”在我们眼前显得多么脆弱,它只有在话语中才体现出那么一点尊严。我们之所以对《流浪人系列》作品产生共鸣,那是它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底线的同情,即人性所固有的爱的行为。

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到苍凉悲壮的大西北去走走看看,到充满朴实风情的风景秀丽的村落去走走看看,乃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不过,但凡这样的地方,都是比较原始的且可能是落后的。因此,生活在发达地区的“文明人”,在本质上大都看不起或者说是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去生活的,他们不过是在精神上有种渴望心理补偿的向往罢了。就像每天吃大餐的人,偶尔要品尝一些小吃或甜品来获取新鲜的口感一样。李自健的《乡土系列》《红花被系列》等这类型的作品,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充满魅力的世界——温馨、和谐、光明、充满希望。

文明是相对的,幸福也是相对的,不变的是人性和爱,不管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文化语境之下,人们都需要这种人性与爱,这是诉诸人类心理的集体行为。我们对那些落后的地区不仅仅要在精神上进行关注,更要在行动上给予支持。自由、尊严、爱、美、情谊等等,这些都不是实体,而是一种信念,但如果不產生一种行为,这些东西纯粹就停留在能指的符号概念上,并不具备所指意义。

“人性与爱”是李自健创作的永恒的主题。同是乡土题材,同是家庭琐事,同是人物肖像……,在李自健的笔下却另有一番景象——每每欣赏这些作品,总会有一种悲悯的情绪涌上心头,继而是感动。

有道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李自健用他的作品诠释了他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人性与爱的理解和承诺。

美编 赫赫 编辑 闫莉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人性艺术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纸的艺术
徐悲鸿及其现代性再研究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刍议安德鲁?怀斯作品从隐喻、转变到延续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