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哲学观探析

2020-12-11 14:50崔治忠
攀登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力总书记文化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狭义的文化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人类生存方式,而人类的生存方式可以反作用于社会治理和人们的生产活动。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文化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之间存在不完全同步性。睿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把文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希望通过先进文化的润泽和感召,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1]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是育人情操、养人心志的事业,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2]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最终能够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等等。[3]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针对文化的本质、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分析和把握习近平对于文化的哲学思考,必将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一、文化是软实力

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是人们的崇高价值追求,但在现实当中,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存在或明或暗、或激烈或缓和的竞争。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看由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构成的硬实力。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并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武器装备的改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看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构成的综合实力。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军事力量在国与国竞争中的影响力有所降低。相反,科技实力成为衡量一国强弱的重要指标。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两项技术可以花钱买来,但国家的科技实力只能靠自身的努力来增强。科技实力取决于经济实力、教育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体制机制的先进与否。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他因素就会对科技实力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与科技相关的体制机制是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科技本身就包含在文化当中。自从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成为各国领导人关注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力,针对文化和文化软实力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思想。

首先,高度重视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很难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多种文化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内容包括思想理论、伦理道德、人文精神、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以及其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观点不同于哲学家和文化学家对文化概念的认识,体现了政治家对文化的独特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认识到文化具有巨大力量,指出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文化是创造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维护国家统一或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纽带。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为群众生活提供规范和引导。这一点在中华民族的曲折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外,文化的力量还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化之所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就在于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教育、科技、文艺、人文精神、价值观等体现出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其中,价值观居于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从根本上说,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5]

其次,阐述了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能够融入政治、经济、社会力量之中,成为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6]就政治文明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政治制度和体制起着十分明显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为新旧制度的更替提供精神武器,能够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条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提供相匹配的国民政治觉悟和水准;就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是将动物的谋生行为与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的重要依据,先进的文化能促进社会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增强社会凝聚力,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极高的组织效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在生产力当中,一旦劳动者与先进文化相结合,就能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极大地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获取财富的数量成几何倍增加;就社会和谐而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先进文化能够对受其影响的人产生教育引导作用,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化作维系社会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

最后,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措施。文化软实力固然重要,但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悉心培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唱衰”中国和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要减少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就必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专门就此召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重要举措。[7]一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这就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必须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思想道德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让13亿人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主体。二是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国梦。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价值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利用各种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积极宣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国梦。三是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华文化包含着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化基因,具有超越国度、超越时空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8]他要求综合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把中华文化包含的优秀内容和当代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四是努力塑造我国的良好形象。国家形象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宣传中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五是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用好各种传播手段,以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文化具有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存在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问题。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10]同样,世界上也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文化,文化始终存在为谁服务的问题。文化源自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然而,不管怎么看待文化的超越性,也无法否定文化的现实根基。这一点可以从文化的定义当中清楚地看到,再精致的文化其指涉的对象也无法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再孤傲的文化工作者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脱离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再高雅的文化作品其价值生成也不能完全脱离对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满足。即使如此,文化领域的个别学者极力鼓吹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超越性,有些文化创作者热衷于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力求摆脱现实生活和感官经验的束缚,追求纯粹的精神生活和价值理想。似乎只有摆脱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文化才能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强调文化具有人民性,认为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作品,只有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才能实现文化的真正价值。虽然这些重要观点最初是针对文艺工作而讲的,但同样适用于文化建设事业。

首先,阐释文化人民性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具有的重要地位内在要求依靠人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坚持文化具有人民性的实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就是坚持文化的人民性。[12]具体来说,我国的文化建设要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发展方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的不竭源泉,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创作目的。[13]

其次,指出文化人民性的具体表现。人民性不是文化可有可无的标签,而是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的根本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矿藏。只有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创造出反映人民感情、思想和意志,并得到人民喜爱的作品。反之,文艺就变成无魂的躯壳、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14]二是人民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作品。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要特别是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创作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三是文化作品的评价最终取决于人民。评价一部文化作品的质量和价值,可以采取市场调查、专家评审、学术批评等方式。市场销量高、专家评价好的作品很可能是好作品,但到底是不是,最终要看人民是否认可。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5]因此,不能触及人的灵魂、不能深入人民精神世界、不能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作品就不可能成为优秀作品。简言之,好作品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衡量和市场检验的作品。其中,人民评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

最后,要求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人民性。我们党始终强调文化要为人民服务,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产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但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事业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和机械化生产的问题,有些作品还存在颠倒是非、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一味媚俗、吹捧庸俗、散布低俗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解决存在的问题,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路,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创作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16]要让人们群众喜爱自己的作品,文化工作者首先要热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民有没有感情,决定着文化创作的命运。他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不要把热爱人民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自觉同人民打成一片,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作品。[17]优秀作品不会定于一尊、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内容、体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要有感染力、传播正能量,必须为人民群众真心喜爱。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文化创造全要素和全过程,文化建设才会有原创动力。而文化创新取决于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社会和群众中间选拔培养造就一大批文艺名家大家。彰显文化的人民性不仅要热爱人民、为人民创作优秀作品,而且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通过优秀文化作品启迪人民的思想,熏陶人民的心灵,传递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让人民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看到美好。

三、文化自信是最深层的自信

自信建立在对自身存在状态理性认识和对自我发展价值认同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神情、行动、语言等途径表现出来。自信虽然是一种精神状态,但它拥有与自信程度相匹配的客观基础。如果自信程度高于与其相匹配的客观基础,自信就演变为自大;如果自信程度低于与其相匹配的客观基础,这种自信要么是一种真诚的谦虚,要么是一种自卑。自信的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根据不同的对象,自信可以区分为经济自信、政治自信、文化自信、社会自信、事业自信、人生自信等。自信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主体保持良好生存状态和平稳发展趋势的重要精神保障。自信是相对于不自信而言的。我们党现在提出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就是基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经过不懈努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转变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自信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8]相比于其他三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最后提出来的,但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文化自信更多论述,形成了富有哲学意义的文化自信论。

首先,认为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工作的主线。党的十八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伟大事业,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入其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拓展为“四位一体”。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文化自信,使“三个自信”演变为“四个自信”。具体来说,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振兴中华民族的光明之路;理论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指导党不断前行的伟大理论、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制度,是反映中国国情和人民意愿的优秀制度,是保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真诚热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的热切期盼。就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的关系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信是坚定其他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9]试想,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其他三个自信何以建立起来。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其他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持久、更广泛的自信,而且文化自信关乎文化安全、关乎民族精神独立性、关乎国运兴衰。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0]

其次,强调中华民族应该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事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既要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也要建设先进的精神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思想资源,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为我们夯实了树立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建国一百周年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向海内外中华儿女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儿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每当中华民族走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华文化都能立时代之潮头、感国运之兴衰、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为伟大祖国树立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我们不仅有增强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也有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劲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持续完善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积极主动的大国外交、持续巩固的党的领导、光明的发展前景,等等,构成了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2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吸允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和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对此,全党全国人民都应该有这个自信,而且能够有这个自信。

最后,指出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对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之上。文化自信固然重要,但不会自然生成,需要认真培植并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解决人们在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文化大交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的时代,一部分人出现了价值观念混乱、藐视党纪国法、理想信念丧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文化自信就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广泛宣传中国梦,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倡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求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既需要做好面上的整体工作,也需要做好点上的基础工作。就后者而言,要把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上、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建设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道德资源。[22]在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红船精神”为例,指出要继续发扬革命文化当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3]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要求用优秀文化产品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有效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不仅就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而且亲力亲为宣传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其中,关于文化软实力、文化人民性、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哲学观的主体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角,深刻诠释了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具有人民性、文化自信是更深沉和更持久的自信,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强化文化人民性、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措施。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哲学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

猜你喜欢
实力总书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实力抢镜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