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唐之际太常属官及寺署的演变

2020-12-11 23:39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关键词:太史

邱 捷(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太常一职始设于秦,但设置之初并未称“太常”,而为“奉常”,《汉书》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1]“奉常”之意据颜师古注:“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也。”[1](726)其大意为礼官奉行君王之命令主持大事。

若追溯至周代官制,有春官一职,据《周礼注疏》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主礼之官。”[2](307)又见《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春官宗伯……是为六卿……为青龙……为大火……为青云……为木正……掌邦礼。”[1](722)由上述材料知春官的职能与奉常相类似,掌礼制、祭祀、历法等事,故秦所设之奉常是周代春官之延续。春官一职得以延续的原因据推测可能为“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1](722)。周王朝自衰败以来,天下战乱纷争,官职混乱,秦并六国后必定沿袭之前已有之制以稳定当时政局。而西汉时也“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1](722)西汉时,高祖曰奉常,惠帝复曰奉常,景帝中六年(前144)将奉常“更名为太常。”[1](726)颜师古注:“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仪也。”[1](726)新王莽政权时“改太常曰秩宗。”[1](726)“秩宗”之意据《尚书注疏》载:“秩宗,即《周礼》之宗伯也,其职云掌天神、人鬼、地祇之礼……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3]改名原因据《汉书》载:“王莽篡位,慕从古官,而吏民弗安,亦多虐政,遂以乱亡。”[1](726)大可推测为王莽托古改制以求时局之稳定,但却无法安抚吏民,又多暴政,致使在混乱中亡国。蜀汉、曹魏、孙吴时期掌管祭祀礼仪之官仍称太常。据正史记载,两晋时期有了太常卿的出现,《晋书》载,东晋元兴初(402),王允之“与兄恢之同徙广州,于道被害。义军起,追赠太常卿。”[4]太常卿与太常本质上并无差别。南朝梁称主官为太常卿。据《唐六典》载,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十二卿,太常、宗正、司农为春卿……”[5]陈沿袭梁制。后魏又以太常、光禄勋、卫尉谓之三卿,太和十五年“初置少卿,官掌同大卿”[6]。北齐以太常寺为官署名,卿与少卿为主官。北周称大宗伯。隋以后一般均为寺与卿、少卿。大唐九寺与北齐相同,卿各一人,少卿各二人,丞以下有所差别,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百司及官名……太常为奉常”[7],咸亨元年(671)复旧。光宅元年(684)改太常为司礼,神龙初复旧。以后均为太常寺与太常卿、少卿,元初循旧制,后改太常礼仪院,并设院使。明清时期仍为太常寺卿,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太常寺,并入礼部。

一、两汉时期太常属官及地位的变化

西汉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又诸庙陵园食官令长丞,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1](726)东汉时太常之职据《唐六典》载:“掌礼仪祭祀及行事,掌赞天子、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5](140)。六令丞职责分别为,太乐令掌管祭祀、宴享、朝会等典礼音乐;太祝令掌六祈祝辞,以祈求福祥、永贞;太宰令掌管宰工、鼎俎、餐具等物,国家举行祭祀时,要负责陈列食具;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太卜令占卜国家吉凶,为国君筹谋策划救国之道;太医令掌管医疗技术,治病救人。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将太祝“更名为祠祀”[8]。祠祀令掌管祠祀事宜,据《后汉书》载:“有祠祀令一人,后转属少府。”[8](3574)东汉时祠祀令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由宦官任职。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40)将祠祀“更曰庙祀,初置太卜”[1](726)。太卜掌以玉、石、田地破裂的兆象、三易八卦之法及占梦,卜国家吉凶,使君主得以及时筹划补救之道。《后汉书》载:“有太卜令,六百石,后省并太史。”[8](3574)将太卜并归太史推测其原因为两官所掌之职有重合,皆与天时、星历、占卜有关。博士为“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1](726)武帝建元五年初(前136)“置五经博士。”[1](726)博士一职始于战国时期,掌通古今,汉初沿置,“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1](726)宣帝黄龙元年(前49)将博士“稍增员十二人”[1](726)。

除任职人员有所变动外,这里还需要注意两汉时期太常的地位变化,西汉前期,太常地位较低,并非九卿之首,依据《史记》载,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9]由此可看出,景帝时,廷尉位居九卿之首位,太常地位在九卿中位列较后,其地位并不高,推测其因主要是西汉建国之初本就承袭秦制,秦制中多以“法”治国,高祖时又实行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另据《汉书》载,太子尝侍燕针对宣帝持刑过深,而建议“宜用儒生”[1](277)时,汉宣帝为此动怒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1](277)从宣帝言语之中可看出治理国家以王道掺杂霸道,对儒生乃至周之政治仍有排斥之意,故自然不会将带有儒家色彩的太常位于九卿之首。而后董仲舒等人极力推崇的儒术受到汉武帝的采纳,故武帝初立便“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民。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祀百神。号令文章。焕焉可述。”[10]由此可知武帝所行之兴太学、修郊祀、作诗乐、祀百神等皆是太常所掌之职,而武帝“独尊儒术”的举措也反映着儒家思想越来越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另据《汉书》载霍光等臣奏言:“……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1](1931)从奏言中九卿先后顺序来看,太常位居第二位,地位有了明显的上升,故推断西汉中后期太常地位有所提升。又根据《后汉书》本纪所载:“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闰月丁丑,太常丁鸿为司徒。”[8](173)“庚寅,太傅张禹为太尉,太常周章为司空。”[8](208)“丙戌,太常桓焉为太傅。”[8](252)“闰月庚午,任城王崇薨。太常黄琼为司空。”[8](297)“司徒刘宠为太尉,太常许训为司徒。”[8](330)“太尉赵谦罢,太常马日磾为太尉”[8](373)。

由上述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太常的升迁多为太尉、太傅、司空、司马等职,而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从太常升任的官职中也可看出到东汉时期太常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常的职权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但不论是哪个政权的兴起,皆可从其中央官制系统中看到太常一职,既是对前朝官制的延续,又体现太常一职的重要性。

据《三国志·魏书》载,建安二十一年(216)“始置奉常宗正官”[11]。黄初元年(220)十一月改“奉常为太常”[11](76)。《三国职官表》中记载了三国时期职官的变化,曹魏时“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礼仪祭祀及行事,掌赞天子、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朔晦,察行礼庙,并选试博士,察其能否。”[12]由上述可知,建安二十一年(216)始置的奉常在名义上是属于魏国的,而在曹丕代汉后,即改奉常为太常,尊大之礼仪。这一时期太常职责主要是掌礼仪事宜、丧礼祭祀及参与决策。蜀汉时关于太常的记载较少,根据《三国志·蜀书》载:“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11](865)“二十四年……镇远将军臣赖恭……二十五年……太常赖恭”[11](884-888)“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也……后主践阼,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11](1021),由上述材料可知,蜀汉时期迁任太常的职官有太守、镇远将军、大鸿胪等。孙吴时期太常设置,据《三国职官表》载:“吴同建安二十五年(220),权为吴王,置奉常。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12](167)推测改名之由仍为尊大之礼仪。

与前朝相较,最大的变动应为东晋时设置祠部,以祠部尚书为主官,掌祭祀之事,《通典》载:“及晋江左,有祠部尚书,掌庙祧之礼。常与右仆射通职,不常置,以右仆射摄之。”[6](281-282)东晋所设祠部尚书应为礼部尚书的前身,且职能与太常相似,祭祀、礼仪之事皆有重合,但祠部尚书不是经常设置的,空缺时则由右仆射兼行其事。而后宋、齐、梁、陈皆设有祠部尚书。后魏时为仪曹尚书。北齐仍为祠部尚书,统五曹。后周“置春官卿,又有礼部,而不言职事。后改礼部为宗伯。又春官之属有典命,后改典命为大司礼,俄改大司礼复为礼部,谓之礼部大夫。”[6](281)北周时已有礼部的设置,设置之初其执掌范围与春官宗伯相同。至隋朝,置礼部尚书,统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曹。据《通典》载,礼部尚书“盖因后周礼部之名,兼前代祠部、仪曹之职。”[6](281)故隋以后之礼部尚书是祠部尚书的延续,礼部尚书职能也含括祠部尚书所掌。

南朝梁依宋、齐之制,“皆无卿名”[13],梁武帝天监七年(508),“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而太常视金紫光禄大夫,统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等。”[13](724)北齐始置太常寺,《通典》载:“北齐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是为九寺。晋荀勖曰九寺可并于尚书。”[6](298)可知,九寺设立之初与尚书省地位相当,而之后的演变中两者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北周沿袭北齐置太常寺,九寺归属尚书省,由尚书省下达命令,九寺逐渐演变成执行尚书省命令的专门机构,听任尚书省命令以行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太常虽仍居九卿之首,但并非要职,且太常所掌职事又被祠部尚书分管,故太常卿可谓有名而无实权,执掌的权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南史》所载,张瓖“后拜太常,自谓闲职,辄归家。”[14]本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在这时成为闲职,也体现出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体系逐渐被取代。

三、隋唐时期太常寺的寺署演变

隋唐之际将负责掌办具体事务的中央办事机构统称为寺监,是中枢三省领导下行政事务的具体业务部门,其机构设置大多源于秦汉九卿。寺监是“九寺”“五监”的简称。《隋书》有载“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分司统职焉。”[13](773)九寺皆置“卿、少卿各一人。各置丞,主簿、录事等员。”[13](775)其中除太常卿正三品外,其余皆是从三品,除太常少卿正四品上外,其余皆从四品上,由此也可从官位品级上的差异看出太常卿之重要地位。隋太常寺辖郊社、太庙、诸陵、太祝、衣冠、太乐、清商、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十一署,其中“太庙兼领郊祠、崇虚二局丞,太乐兼领清商部丞,鼓吹兼领黄户局丞,太史兼领灵台、太卜。”[13](755)与前代相较,数目最多,所辖之署有所变化,并且在人员设置方面也有所调整,“太常寺罢太祝署,而留太祝员八人,属寺。后又增为十人。奉礼减置六人。太庙署又置阴室丞,守视阴室。改乐师为乐正,置十人。太卜又省博士员,置太卜卜正二十人,以掌其事。太医又置医监五人,正十人。罢衣冠、清商二署。”[13](797)由材料可知,此时太常与汉魏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太常没有了儒学的教育职能,其原因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中央对于学校的重视程度高于之前,故不再属太常管辖,以及炀帝时进士科举的创立,理应单独设立部门管辖。隋炀帝时太祝也不再设署,但仍留有太祝员,掌理祝辞,仍属太常寺管辖,推断留有太祝员是以备国有祭祀之时,掌读祝辞之需,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礼部的设置,据《通典》载:“至隋,置礼部尚书,统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曹,盖因后周礼部之名,兼前代祠部、仪曹之职。”[6](282)祠部为东晋时所设,隋时属礼部,掌祭祀之事,仪曹原设于曹魏时期,隋时署礼部,掌吉凶礼制,故由此推断,太祝署所掌之职与礼部有所重合,故没有必要多再寺署以掌国之祭祀事宜,且有一署兼领其他寺署的情况,推测是为达精简人员的目的。其次,新增置清商署为太常寺所辖,其原因为“隋氏始有雅乐”[7](1040),且于开皇九年(589)平定陈国全境后,获宋、齐之旧乐,如《旧唐书》所载“初,开皇中,钟律多缺,虽何妥、郑译、苏虁、万宝常等亟共讨详,纷然不定。及平江左,得陈乐官蔡子元、于普明等,因置清商署。”[7](2049)既是因为开国初音律多有缺失,且商讨不定,又因平定陈国后,得陈国乐官,故增设清商署以掌雅乐之事宜。隋时太常与两汉时期太常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如执掌权力的变化,其原因与三省六部官制体系有关,三省六部制不但逐渐取代了旧有的三公九卿制度,而且使位于九卿之首的太常卿的职能大大缩小;一些原属太常管辖内的属官也从中单独划分出来,另置管辖人员;而缩减机构中的人员设置其目的也是为了精简机构,提高人员办事效率。

唐之太常寺大体沿置隋朝,有卿一人、少卿二人,太常卿执掌据《旧唐书》载:“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以八署分而理之。”[7](1782)八寺署分别为两京郊社署、诸陵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廪牺署、汾祠署、两京齐太公庙署。太常寺下辖寺署与前代相较多有变化,现将其做如下陈述:1.太史局于汉时属太常卿,至隋时改属秘书省,领“太史曹,置令、丞各二人,司历二人,监候四人。”[13](775)炀帝时又改曹为监,改曹为监的原因是炀帝即位之初的改革“取殿内监名,以为殿内省”[13](793)。而有唐以来,太史局的名称更是多次变化,据《新唐书》载:“武德四年,改太史监曰太史局,隶秘书省……龙朔二年,改太史局曰秘书阁局……武后光宅元年,改太史局曰浑天监,不隶麟台……长安二年,浑仪监复曰太史局,废副监及丞,隶麟台如故……景龙二年,改太史局曰太史监,不隶秘书省……景云元年,又为局,隶秘书省……开元二年,复曰太史监……十四年,太史监复为局……天宝元年,太史局复为监,自是不隶秘书省。乾元元年,曰司天台。”[15]其隶属关系大致为,太史称监时则独立为署,称局时则隶于秘书监,从中可见唐前期百年来对太史的名称进行过多次调整,且太史的隶属关系比较混乱。而自肃宗乾元元年(758)三月改“太史监为司天台”[7](251)后,以后历代天文历法之官均单独设署,成为独立的国家机关。虽说唐前期百年来太史局名称屡屡发生改变,但并不是政治体制上的变革,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无关于官职执掌的职权范围,正如《新唐书·百官志》所述:“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15](1181)。2.晋武帝所设国子学原隶于太常卿,北齐时独立成署,为国子寺,隋沿袭前置,开皇十三年(593),改国子寺为学。后隋炀帝又“取殿内监名,以为殿内省”[13](793)改称国子监。唐初又改国子学,贞观元年(627)“改国子学为国子监”[7](1785),“龙朔曰大司成,光宅曰成均,神龙复为国子监也”[7](1890)。名称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管理人员的设置也不断增加,推测因为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配合科举取士制度,为中央政府培养各种人才,国子监也是唐代最重要的教育管理机构。3.将清商署、鼓吹署并为一署,据《唐六典》载:“皇朝因省清商,并于鼓吹,开元十三年减一人。”[5](147)将两署合并为鼓吹一署的原因如下:隋置清商署是为管理雅乐,但雅乐对于隋的影响据《旧唐书》载:“遭梁、陈亡乱,所存盖鲜。隋室已来,日益沦缺。”[7](1062)由此可知,隋氏雅乐在战乱中就已有散失,且御史大夫杜淹对此认为,雅乐是亡国之由,“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齐将亡也……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7](1041)故推测唐以来吸取隋朝雅乐致使亡国的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将清商署并于鼓吹署,不再延续隋制单独设寺署管理雅乐。唐在政务人员任用数量上的精简,猜测其原因是为提高行政效率,避免人员冗杂,使得各官皆任其职。唐代法律中对职官人数的限制也有如下规定:“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知而听者有罚,规取者有罚。”[15](1171)而唐朝律令中对于知而不听者的惩罚皆有记载,详之见《唐律疏议》,此不再赘述。4.至唐时,太祝不再设署,有太祝六人,正第九品上阶,仍属太常寺卿。据《旧唐书》载:“太祝,小臣也,乃诏祝于天神。是接天神以小臣,奉人君以大臣,故非礼。”[7](897)推测其不再单独设署的原因是太祝本为掌理祝辞的小官,没有单独设寺署的必要,列为太常卿的属官即可。5.唐初仍设衣冠署,有衣冠署令,正第八品上阶。据《唐会要》载:衣冠署,贞观元年省。”[16]因史料记载过少,故省署原因无法推测。贞观以后虽不再有衣冠署,但太常寺下有天府院、御衣院、乐悬院、神厨院四院,其中御衣院可能替代衣冠署掌管皇帝祭服,如《新唐书》所载,设有“御衣院,藏天子祭服”[15](1241)。6.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两京置齐太公庙署,其置废情况大致如下:于开元十九年(731)复置;天宝三载(742)初置周文王庙署;六载(747)置三皇五帝庙署;七载(745)置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署;九载(750)置周武王汉高祖庙署。上元元年(760)改齐太公署为武成王庙署,朱全忠曰武明。据《旧唐书》载“两京齐太公庙署: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令、丞掌开阖、洒扫及春秋仲释奠之礼。”[7](1877)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在太常寺下置汾祠署,据《旧唐书》载:“汾祠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汾祠令、丞,掌神祀、享祭、洒扫之制。”[7](1877)上述两寺署的设置皆是以掌祭祀古圣人及先王为主。

唐二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除太常所辖寺署多有所变化外,太常寺的名称也有两次变化,一是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二是武后光宅元年(684),改太常寺曰司礼寺。《旧唐书》有载:“自高宗之后,官名品秩,屡有改易。”[7](1786)龙朔二年二月甲子,高宗对百司及官名皆进行更改,改名之因史料中未有详细记载,猜测为显庆六年(661)改年号为龙朔后,为求新故对官名进行改变。据《全唐文》改元光宅赦文载:“建官置职,咸适事以标名。而今曹僚之中,称谓多爽,宜改……太常寺改为司礼寺……”[17]武后即位初对中央职官名称大都进行了重新命名,根据材料推测其原因,一是因为原有之名称多有违背及不适当之意,二是因为武后即位初需通过对中央职官名称上的变化以示其权威。

结 语

自秦置奉常以后历朝历代均有此官,或为太常,或为秩宗,皆是春官宗伯之延续,执掌祭祀礼仪,遵循儒家之礼,太常下辖多个属官,各属官各掌其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之间太常所辖的属官、执掌权力、地位皆有所变化,总言之太常的发展较为稳定,其地位为九卿之首,其执掌权力有逐渐削弱的趋势。隋唐时期九卿逐渐演变为九寺,太常寺是尚书省下专门的事务承办机构,其执掌范围仍与前朝相类似,下辖多个寺署,寺署数量在两朝时有所不同,其废、立依据不同的政治环境有所变动,原因也大相径庭。又因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其中礼部所辖的祠部与太常寺之间有职能上的重合。此时,虽然太常寺仍为重要的中央政务部门,但其地位已然不如两汉时期太常卿地位之重。

猜你喜欢
太史
闲话梧州五太史
刀口
三周的救赎(五)
三周的救赎(四)
直书与曲笔
三周的救赎(二)
历史细节(小小说)
太史笔
不肯认真
小而生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