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问题研究状况评析

2020-12-11 23:39李天娇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068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0866
关键词:伦理文明农民

吴 双 李天娇 李 明(.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068;.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086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揭开了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篇章。继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整体上勾勒出我国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文件中提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①放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棋局,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广大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能否树立和践行生态伦理意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和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大力加强农村生态伦理教育,有助于帮助农民提升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强劲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审视现实,我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生态伦理教育系统,但是大部分农村的农业人口并未被有意识地纳入生态伦理教育范畴。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同样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以往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评析,进而探索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着力点和改进途径,这是极具现实和理论意义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

20 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有意识的生态伦理教育实践和研究活动,并且逐渐地将环境生态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但是,将生态伦理教育作为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却是新世纪以来的事情,并且相关研究集中于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

1.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

想要了解一种事物的发展,首先就要明确它的内涵。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伦理”“道德”两个概念的含义大体相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最初,人们对于生态的认识始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上升至道德的层面,人们习惯于称为“环境道德”,相关教育活动也就称为“环境道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步深化,“环境道德教育”也逐渐演变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因此,很多文献中“生态伦理教育”仍是以“生态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面貌出现的。一般认为,生态伦理教育是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生态观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使人们知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促进人们把生态伦理学的思想内涵转变成人们日常的自觉行为选择。生态伦理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教育客体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清晰有效地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1]。生态伦理教育是全面且持续的终身教育,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要利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引导教育客体为了自身和公共利益,养成维护环境、关注生态的良好思想意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

2.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往限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粗浅认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应然,现实发展的内涵更多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先发展后治理”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边增长边治理”的观念站了上风。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生态伦理教育指向未来,更多地将这种教育活动局限于学校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中的地位越发有清醒的认识,新发展理念促使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生态伦理教育也逐渐拓展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广义的社会教育范畴。同时,对于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也逐渐提升。一方面,在面向未来、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能够为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更加鲜活的内容,有助于拓宽教育视角,充实教学内容,开辟教育工作新思路[2];有利于学生通过生态知识认知和一定的生态建设实践,树立生态世界观,提升生态道德素养。另一方面,除了面向未来、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面向社会其他领域更广泛的群体开展生态伦理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助于人们深化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等的内涵的认知。

3.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生态科学知识、生态道德理念以及生态道德行为等多个方面。毋庸置疑,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一定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包含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等内容,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生态意识和生态规范等素质教育,帮助人们逐步形成生态环境平等观、生态环境建设观、代际平等观以及生育节制观等。这些教育内容将教会人们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有节制地谋求人类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满足,积极美化自然[3]。

4.生态伦理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生态伦理教育在明晰内涵、重要性和内容的基础上,其关键还在于要构建教育模式,拓展有效教育的途径,最终方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生态伦理教育绝非朝夕之力可成的,而是需要久久为功,坚持经常。生态伦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活动本身不能陷入僵化和封闭的境地。因此,在生态伦理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应当采用开放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4];在教育路径的选择上,应该注重营造和培育良好的外界环境氛围,建立和健全相关运行机制,除教育的主体、客体外,生态伦理教育系统要充分融入外部的信息、资金、科技等创新要素。

(二)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日益强调经济发展质量的进程中,生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在中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聚焦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在对农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特点、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1.农民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农民主动投身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广大农民生态伦理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事关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局。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广泛参与,生态道德素质是新型农民的必备素质,更是衡量农民是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没有生态道德素养的农民,很难担当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任。因此,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实践,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2.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特点

农村生态伦理教育面向广大农民,它与学校教育和面向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不同,农民群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农民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在知识文化基础、对于教育内容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活动本身应具有自身的特点。针对农民群体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者们探讨了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特点,即教育内容具有通俗性、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教育手段具有实践性[5]。

3.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思想意识使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逐步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对农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综合以往研究,当前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主要应包涵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识的教育、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伦理意识的教育以及绿色消费伦理意识的教育[6]。结合农村现实状况,除了上述内容,还应包含生态伦理知识、原则、规范的教育,以及生态道德能力的培养。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应该加入关于加强敬畏生命思想信念的教育,增强其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并且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7]。

4.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教育环境有待改善等现实情况,农民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较城市居民而言,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对此,学者们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特点,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选择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丰富性。面向广大的青少年群体,主要通过农村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普及教育,进而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面向农村生产劳动人员,要建立健全农村培训机构,充分发挥村委会等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对农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要贴近农民实际,贴近农民的现实关切。例如,可在发展乡镇企业等经济活动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帮助农民树立大局观和长远观,逐步走上生态农业发展的快车道,而不要陷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怪圈。同时,要强化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培育农民生态道德观教育的良好法治和社会文化环境[8]。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西方要早于中国。生态伦理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认知,西方也要早于中国。生态伦理问题在西方社会受到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它是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关注的内容。但是,专门面向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却并不很多。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

西方学者们很早以前就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伦理进行了阐述。20 世纪60年代,卡逊的著述《寂静的春天》诞生,在随后的岁月变迁中,这部作品被奉为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启蒙与经典大作。在对生态道德问题的探讨中,前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对道德教育在解决生态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只有人们将生态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美国思想家缪尔根据其荒野自然观以及国家公园实践观提出“大自然拥有权利”的主张,并表示人类要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不应予以侵犯。德国学者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其将伦理的范围拓展至整个生物界。他主张不只是人的生命,对于任何生命都要心存敬畏[9]。

(二)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西方研究

1.生态伦理教育的西方视角

国外学者们大多是从多维学科视角探析农民生态伦理问题,很少直接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农村和农民伦理状况的。如法国学者H·孟德拉斯,在他的作品中以对法国现代农业的考察为视角,提出现代农民伦理观念上的改变。从经济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对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的詹姆斯·C·斯科特,他论证了农民所持有的最基本的生存伦理原则——“安全第一”,同时对这一原则在农民道德思想发展中的深刻影响进行了阐述[10]。

2.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开展

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是整个农村道德建设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世界,关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一方面,在西方社会,伴随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规范农民生态伦理行为意识的法律法规很早就已经出现,这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奠定了法制基础;另一方面,宗教是西方社会对生态伦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力量,在广大农村地区,伦理原则以及规范附着于宗教活动,潜移默化地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成为生态伦理观念在农民中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评析

认识,受教育对象——农民——成为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失语者”,教育活动中的被动者。而一旦生态伦理教育成效不明显,往往又简单地归咎于农民群体和农村教育环境的相对落后,因此,围绕农民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农民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在教育活动中的活力,应当成为当前重点研究内容。

第三,构建系统化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体系。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教育活动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的设计,缺乏现实可操作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农村现实发展状况和农民实际,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组织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统筹设计和构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并且能够推动教育的实施,以期取得理想的教育实效。

毋庸置疑,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其地位不言而喻。如何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弥补农民生态伦理素养相对较低的短板,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综合上文对以往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未来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进一步加深对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我国目前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现状来说,学者们多是考虑从学校的角度来提高生态伦理意识教育的水平,教育客体多是学生,而对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教育研究还不是很多。生态问题是全民的问题,广大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不深入,全体国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开展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文明素养重要意义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坚持以教育客体——农民——为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农民作为生态伦理教育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拥有很多自身特点。现有的研究往往将一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教育迁移到农民身上,导致存在一定的“想当然”成分。很多研究缺少实证,缺乏对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理解和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20-03-01]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4/c_1122366449.htm.

猜你喜欢
伦理文明农民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耕牛和农民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漫说文明
农民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