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扫描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效果

2020-12-11 10:0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肩袖肩关节

邢 菲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161)

肩关节损伤的疾病治疗过程有着很高的难度,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证医生可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肩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诊断检查过程的高效精准[1]。传统的肩关节损伤扫描检查方法为:CT 造影以及X 射线,但是这些检查方法不能直接显示患者的肌肉、韧带以及肩关节周围的软骨组织等,存在一定的检查限制。核磁共振扫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具体损伤部位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精准反应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2]。现列举335 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择在本院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335 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参照组患者:男性175 例,女性160 例;年龄为32.36 ~78.39 岁,平均年龄(60.91±3.62)岁。

1.2 方法

335 例研究对象入院之后,均进行行核磁共振扫描。具体的检查过程需要使用西门子机器1.5T。检查人员指导患者保持仰卧的体位,同时将肩关节损伤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尽可能的靠近扫描床中线。检查人员用轻柔的语言安抚肩关节损伤患者,指导肩关节损伤患者双肩放松,然后将自身的肱骨头对准线圈,保证线圈中心可以与扫描中心在同一个面。

检查人员需要使用320×192 矩阵FSE、256×224 矩阵STIR 及FIR、抑脂序列,斜冠状位、斜矢状位以及扫描平面轴位。扫描区域主要包括:检查视野中的斜冠状位、斜矢状位以及轴位。根据仪器收集得到的消息,判断3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

1.3 指标判定

研究人员根据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实际病情诊断结果以及影像诊断标准,有效分析当前得到的核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根据扫描结果中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内部、起自锁骨的外侧段三角肌下关节囊四周软组织信号消失或中断,将得到的扫描图像的治疗区分为优质、良好、不合格。其中,优质图像为:扫描得到图像清晰,且影像不存在伪影;良好图像:医生根据扫描图像可以得到患者的绝大部分肩关节信息,不影响患者的疾病诊断,且影像存在少部分伪影;不合格图像:医生不能根据此扫描图像得到有效的疾病诊断信息,从扫描图像中得到的信息存在非唯一性,且扫描影像存在很严重的伪影情况。有效影像率=(优质图像数量+良好图像数量)/总扫描人数。

研究人员根据带扫描图像得到的患者肩关节损伤诊断情况,结合临床上肩关节患者的病理诊断标准,将患者的肩关节损伤程度分成不同的三个级别,级别越高证明肩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将本次研究收集到的一系列肩关节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分析(采用SSPS26.0 软件分析),肩关节损伤患者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结果为P<0.05,那么证明,此次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的质量分析

核磁共振扫描得到的优质图像结果为312 例,良好为22 例,不合格的图像结果为1 例,无效检查扫描影像率为:0.30%。详见表1。

表1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的质量分析[n,%]

2.2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得到肩关节损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分布

核磁共振扫描得到的:335 例患者中存在肱二头肌腱损伤61 例(18.21%),盂唇损伤例45(13.43%),肩袖损伤207 例(61.79%),其他损伤22 例(6.58%)。详见表2。

表2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得到肩关节损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分布(n,%)

2.3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得到肩关节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335 例患者中存在1 级肩关节损伤103 例(30.75%),2 级肩关节损伤111 例(33.13%),3 级肩关节损伤121例(36.11%)。详见表3。

表3 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得到肩关节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n,%)

3 讨论

肩关节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肱骨头以及肩胛骨,是人体身上最为灵活的几个关节组织之一[3]。如果机体出现了肩关节损伤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患者存在的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导致的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肩袖损伤。肩关节是机体正常运动活动中常用到的关节部位,一旦其出现关节损伤,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机体正常运动的时候感受到严重的疼痛感觉,甚至疼痛感会阻碍其肩关节的正常运动,导致肩关节的稳定度下降,诱发较为严重的肩关节损伤的一系列并发症[4]。患者往往在诊断疾病之前会感受到颈肩部疼痛,不能提举重物的同时也不能将上肢举起或者举起伴随着严重的剧烈痛感,患者感受到无力感[6]。

想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干预,首先就需要保证患者可以得到精准的疾病诊断结论。此时,影像检查的作用就需要发挥出来。常规的肩关节损伤检测方法为CT 检测或者X 射线,但是其往往在准确检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些限制患者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失误的诊断偏差,导致疾病的诊断结果出现失误[6]。核磁共振是当前限制条件较少的一种检查手段,由于核磁共振自身的特点,可以在扫描结果中更加完整的呈现患者的软组织结构,实现多参数以及全方位的扫描。核磁共振扫描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扫描结果,清晰的掌握肩关节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周围软硬组织、关节囊、肩袖以及肩关节附近肌肉的具体情况,为病情的判断提供更为真实且可靠的信息。核磁共振扫描相对于传统的检查方法,其自身有着更好的信噪比,检查人员可以从表面线圈的不同角度去对患者肩关节损伤部位开展全面的扫描,提升了检测综合精度的同时,减低了被检查者受到辐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疾病诊断过程中肩关节损伤患者的舒适程度,给予患者的疾病诊断过程的良好体验。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叶富建的研究互证,证明其自身的研究有效性[7]。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情况,可以得到:磁共振扫描得到的无效图像很少,绝大多数的影像图像具有很重要的疾病诊断意义,同时,经过磁共振扫描得到患者肩关节损伤的主要表现为:肱二头肌腱损伤,盂唇损伤,肩袖损伤以及其他损伤。不仅如此,磁共振扫描得到的影像图像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保障患者诊断准确率,为后续的疾病治疗奠定治疗思考的方向。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肩袖肩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思路分析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