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影像诊断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2020-12-11 10:02桂正嫔李耀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线片支气管炎病症

桂正嫔,李耀敏

(临沧市人民医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慢性支气管炎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慢性炎症,这种病症的病因主要是患者的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其他组织出现慢性和非特异性炎症[1]。这种病症的诱因较多,可在感染、化学、物理、过敏的多种外界影响因素下发生,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患者的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支气管腺体增生以及粘液分泌量增加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和喘息状况。随着近年来临床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将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作为了重点研究内容[2]。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运用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具体病理变化,是保证患者后续治疗以及康复的关键。本次研究中,探究螺旋CT 应用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运用价值并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4 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内我院录入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CT 影像诊断和X 线影像诊断。研究中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介于33 ~61 岁之间,平均年龄(45.1±6.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表现。

纳入标准:患者在入院后经体检确认机体状况良好,除实验病症外无其他合并症;患者个体资料稳定,可耐受本次试验操作以及后续随访;患者对试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在3 个月内接受过相关试验或存在其他病史;患者处于妊娠期内;患者无正常认知功能或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本次试验;患者因个人因素无法接受后续随访。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基本资料,由数据统计人员通过Excel 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确认患者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患者在进入实验后对本次实验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操作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通过。

1.2 方法

X 线片诊断:X 线的扫查仪器选择岛津800MAX 线机,电压为120kV,参数为4 至6mAs,对靶-片间距为2m 的左侧位和后前位进行胸片的摄取,拍摄前注意要对仪器进行精准的调试,确保可正常运行。

CT 诊断:使用64 排螺旋CT 扫描机,将扫描参数调整在220 ~300mAs 之间,130 ~140kV,层厚和层间距设置在1mm 左右,首先让患者保持平躺,对患者的支气管部位进行连续扫描。

在获得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后,对患者的图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医师设置两名,在两名医师获得同一结果后,将结果进行记录。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例数确定后,计算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资料录入Excel 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中资料选择SPSS For windows 开展统计学分析;应用t值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应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判断数据与P<0.05 的关系,以判断数据与统计学意义之间的关联。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CT 诊断中41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5.12%(39/41),其中误诊率为0,出现3 例漏诊状况,漏诊率为4.87%,X 线片诊断的总检出率为70.73%(29/41),其中误诊率为9.76%(4/41),出现8 例漏诊状况,漏诊率为19.51%,结果对比明显,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症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来说,若患者病程在12 周以内,则即为急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若病程超过12 周,可确认患者为慢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型。慢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会由于急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及时治疗所导致,除此之外,外界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引发慢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3]。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对我国民众造成影响的常见疾病。就目前来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时通常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但合理明确患者的临床病症是开展后续治疗工作的关键[4]。总的来说,老年患者患上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就是炎症因素,所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时多选择抗生素,而且经过临床实践发现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抗生素会对老年患者的肝肾器官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如果抗生素的服用剂量过大,会致使患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是势在必行。

CT 检查在应用时能够直观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并且这种诊断方式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高准确率,而CT 检查能够明确患者支气管炎症的状况,能够直接观察患者支气管周围组织构的异常,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炎症累及范围和肺部状况,为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的影像学参考[5]。螺旋CT 在检查时扫描速度较快,不会对患者造成诊断损伤的损伤,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也较邵,患者对于这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CT 诊断可以使得医生能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抗生素剂量的调节,提升疗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耐药性。

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有机的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做好图像分析,做好患者的扫描部位定位,仔细分析患者的影像学图像,也可以适当的对CT 机的倾斜角度进行科学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CT 图像质量[6]。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专业水平,根据患者的病程、病理表现以及个体状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必要时可以选择多种影像学联合诊断的方式,明确患者的病情。

据本研究知: CT 诊断的总检出人数是39 例,占比95.12%,误诊人数为0,漏诊人数为2 例,漏诊率为4.87%,X 线片诊断的总检出人数是29 人,总检出率是70.73%,误诊人数是4 例,误诊率是9.76%,漏诊人数是8 例,漏诊率是19.51%,比较诊断结果可知CT 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片诊断(P<0.05)。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多层螺旋CT 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能够及时有效的明确患者病症,具有高度的临床可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线片支气管炎病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X线片联合MRI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口腔X线片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人工智能在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识别假体的应用
青春期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