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次、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0-12-11 02:32段栋栋王克君李秀领韩雪蕾乔瑞敏李新建
猪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死胎产仔数淮南

段栋栋,李 聪,王克君,李秀领,韩雪蕾,乔瑞敏,吕 刚,李新建*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与猪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攻关是当前养猪业关注的重点[1]。由于母猪繁殖性能的遗传力较低,而且繁殖性能的高低通常受品种、胎次、季节等非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根据综合因素影响的母猪表型选育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不可取的[2]。近几年来,不断有研究人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报道,但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贾娟娟等[3]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在第6胎时最高,最佳配种月份在11-12月。李娟娟等[4]对深县猪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深县猪繁殖性能在3胎时最高,在第1胎时最低。朱文文等[5]对长大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长大母猪在第6胎时最高,最佳分娩月份在3月份。何爱华等[6]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母猪在第8胎时最高,最佳分娩季节在春季和冬季。淮南猪是河南省珍贵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主要分布在信阳地区。淮南猪具有性成熟早、繁殖性能突出、抗应激能力强、耐粗饲、肉质鲜嫩等优良特性[7]。目前,关于胎次和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没有详细报道。此研究探索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了解淮南猪最佳利用年限和适宜的配种及分娩季节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试验数据收集河南某公司878头淮南猪1~10胎繁殖记录(2018—2019年),共计2 131窝。数据详细记录了淮南母猪的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畸形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等繁殖性能数据信息。

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试验将淮南猪繁殖数据按照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进行筛选、分组。具体分组规则如下:1)根据胎次的不同将淮南猪繁殖数据分 为 7组(1、2、3、4、5、6,7胎及7胎以上),研究胎次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2)根据河南省豫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将淮南猪繁殖数据分为4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至翌年2月为冬季),研究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6 根据分组整理出淮南猪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然后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胎次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根据表1可知,淮南猪的繁性能随着胎次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4胎时,淮南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总产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P<0.05),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与第7胎及7胎以上(P<0.05);淮南猪在第5胎时的死胎数最多,显著高于1~3胎(P<0.05);在第6胎时淮南猪所产的木乃伊猪数最多,显著高于3、4、5,7胎及7胎以上(P<0.05)。而在第6胎和第7胎及7胎以上时所产畸形数最多,但与其他胎次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

2.2 配种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根据表2可知,秋季配种的淮南猪,其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配种的母猪(P<0.05)。秋季配种时,母猪所产的活仔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冬季配种时,母猪所产弱仔数最多,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夏季配种时,母猪所产的死胎数和木乃伊胎数最多,显著高于冬季(P<0.05)。而冬季配种时,仔猪畸形数最多,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胎次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头

表2 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头

表3 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头

2.3 分娩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根据表3可知,冬季分娩淮南猪,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分娩的母猪所产的弱仔数最多,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夏季分娩的母猪,其所产的死胎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P<0.05)。冬季分娩的母猪,其所产的木乃伊胎数最多,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春季分娩时,母猪所产的畸形数最多,但与其他胎次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胎次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及选育中,猪场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通常会根据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对种猪进行选留和淘汰[8]。近几年来,不断有研究人员研究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但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所研究母猪的品种、初配日龄、饲养管理水平等非遗传因素存在差异导致的[9]。耿倩等[10]对大白猪的研究表明,其繁殖性能在第3胎时达到最佳,随后繁殖性能开始下降。朱世平等[11]对杜长大母猪的研究表明,杜长大母猪在3~6胎时繁殖性能较好,第7胎时性能开始下降。张冬梅等[12]对二元母猪的研究表明,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在第4胎时达到最佳,在第4~6胎繁殖性能较好,第8胎性能开始下降。通过上述可知,虽然最佳繁殖性能出现的胎次不同,但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规律均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此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淮南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1~4胎淮南猪的繁殖性能升高,2~6胎时繁殖性能较为稳定,第6胎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淮南猪繁殖性能在第4胎时最佳。

此外,此次研究表明,淮南猪第1胎的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其他胎次。这与赵青[12]和苏从成等[13]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表明,母猪的第1胎繁殖性能较低,是因为初配母猪的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配种时受到各种应激的影响,导致激素分泌不足,繁殖机能未达到最佳状态[15]。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母猪第1胎的繁殖性能与初配日龄也有一定关系。彭兴等[16]研究表明,母猪的初配日龄在240~269 d时繁殖性能最佳。王必强等[17]研究表明,母猪的初配日龄在210~239 d时繁殖性能最佳。因此,在淮南猪的实际生产选育中,为了提高淮南猪的繁殖性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应适当淘汰6胎以上的淮南猪,调整淮南猪的年龄结构,充分利用淮南猪繁殖性能的高峰期,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淮南猪初配日龄,保证淮南猪生殖系统发育完善后再进行初次配种。

3.2 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母猪繁殖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季节的变化会对母猪造成冷、热应激,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研究表明,高温季节容易造成母猪热应激,影响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死胎数增加,严重时则会造成流产[18]。其次,环境温度过高也会降低公猪的精液质量,进而影响到配种母猪的繁殖性能[19]。张茂等[20]对大白猪的研究表明,夏季和秋季配种的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显著高于春季。李晓霞等[21]对PIC母猪的研究表明,PIC母猪在秋季配种时总产仔数和活仔数最多,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夏季配种的死胎数、木乃伊胎数最多,这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秋季配种,既避免了夏季的酷暑,又避免了冬季的严寒,使得母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发挥繁殖性能。

季节带来的温度变化,对妊娠母猪也有较大影响。妊娠母猪在高温环境下,不仅会产生热应激,而且会降低母猪的采食量,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从而导致繁殖性能降低。陈洪滨等[22]对杜淮母猪的研究表明,秋季分娩的杜淮母猪繁殖性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贾娟娟等[3]对二元母猪的研究表明,春季分娩的二元母猪活仔数显著高于秋季,而分娩季节对其他指标无影响。宋述荣等[23]对PIC猪的研究表明,PIC母猪夏季分娩的木乃伊胎数显著高于冬季,而其他繁殖性能指标与分娩季节无影响。而此次研究结果却与上述结论不同,冬季分娩的淮南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秋季,夏季分娩死胎数最高。推测这可能是与品种的差异、猪舍内的环境条件有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淮南猪妊娠期通常为114 d左右,此次研究结果发现,淮南猪秋季配种和冬季分娩时,其繁殖性能最好。因此,建议在生产中,应尽量将淮南猪的配种季节安排在秋季。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止母猪中暑,为淮南猪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 结论

淮南猪的繁殖性能受胎次和季节的影响。淮南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1~4胎淮南猪的繁殖性能升高,2~6胎时繁殖性能较为稳定,第6胎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淮南猪繁殖性能在第4胎时最佳。同时,淮南猪秋季配种、冬季分娩的繁殖性能最优。

猜你喜欢
死胎产仔数淮南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苏姜猪RPL10a假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