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英
在成立于1956年的浙江省湖州市善琏湖笔厂,工人正在制作国家非遗项目湖笔(翁忻旸/摄)
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机构名义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非遗政策、引导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提案”,提案负责人是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
自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关于非遗“能不能产业化”“要不要产业化”的争论一直存在。
支持者认为,产业化可以激活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为其注入更多活力;反对者则认为,用商业思维对待非遗,市场的逐利性会导致非遗被割裂与分化,将不可避免地破坏非遗传承的原生态。
日前,《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张荣华,请她聊了聊这份提案,以及她对于“非遗产业化”、文化与商业的观察与思考。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主题?
张荣华: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迄今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国家为这项工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有数据显示:自2006年到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亿元用于非遗保护;过去五年,这笔资金高达46亿元。
国家公布的5个批次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有3068人,各省级传承人有2万多人。2008年中央财政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贴为每年8000元,2011年提升到1万元,2016年又提升到2万元;省级传承人的各种地方性补贴也少则几千元,多则2万元——但非遗发展仍相对比较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非遗所依存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影响和破坏:人口快速流动,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一些非遗项目受众持续减少;生活成本高,传承缺乏场地,学徒收入低,许多传承人面临“没人、没钱、没销路”的问题;也有一部分非遗传承人依靠政府补贴,不思进取,养成“等靠要”的思想。
目前国家的非遗政策大多属于保护性质,我认为,单纯靠补贴的方式只能起到最基本的“保护和保存”作用。如果能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非遗走向产业化,形成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自身造血机能,可以让非遗得到更健康、良性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建议具体是什么?
张荣华:主要有以下几条:
1、将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的政府直接补贴政策调整为补贴博物馆、文化机构、个人消费者去收购、收藏传承人的非遗作品,通过市场化机制鼓励传承人精益求精、努力创作出好作品。
2、对于购买非遗作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消费税抵消个人所得税的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引导消费需求。
3、建议有关部门围绕国家战略计划,如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统筹相匹配的民俗老字号、非遗老字号,通过补贴消费等方式,引导大家购买产品、体验服务。
重点在于利用政策杠杆去引导非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培育非遗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助力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这份提案有何回应?
张荣华:两会以后,国家税务总局、文化和旅游部都专门给我打来电话,仔细询问、了解相关的情况和我的想法等,国家税务总局前后给我打过三次电话,他们尤其重视消费税相关的部分。
按照正常的程序,凡是全国两会的正式提案都会得到相关部门的一份正规答复,现在还在过程当中。
《瞭望东方周刊》:荣程集团是以钢铁为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你如此关注非遗这一文化项目,提案之前做了哪些调查?
张荣华:荣程集团1994年起家,在国家“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指引下,自2013年开始正式跨入文化板块。
荣程的“时代记忆”项目秉承挖掘、传承、记录、弘扬非遗文化使命,搭建了线上平台“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和线下场馆“56个民族非遗保护中心”,其中线上平台以“互联网+文化+地图+场景+支付”的模式,致力于打造文旅O2O新模式,现已有1020位非遗匠人入驻,上线商品4200多种,完成非遗地图项目定位点19800项。
2017年,“56个民族非遗保护中心”落成,这是非遗生活化、场景化展示及体验于一体的民族非遗主题场馆,覆盖了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戏剧等十几大类非遗项目。目前已对接合作各民族匠人3000余位,并建设有多个非遗大师工作室。
这几年的非遗项目实践与思考是这份提案的基础。
张荣华
《瞭望東方周刊》: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观察与思考是什么?
张荣华:我发现,国家直接补贴给钱,传承人能够真正走出来的很少,对大多数而言,还是原有的空间,还是传统的模式。而传统模式做的手艺技艺类的东西,和现在的生活融入度不是很高。
比如,云锦以前主要是做成朝廷里的官袍,如果现在生活里再那么穿,既不现实,也不好看,需要转换一些方式,让它点缀我们的生活。
什么叫传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与现在的生活方式有机链接,和社会的下一步发展镶嵌、相结合,那叫很好的传承,像人的生命一样不断繁衍,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