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重症、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0-12-12 15:59戈改真石继海王慧敏余艳琴何慧洁孙建芳王春娜王文梅杨文典史万哲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普通型危重胸部

戈改真,石继海,王慧敏,余艳琴,何慧洁,孙建芳,王春娜,王文梅,杨文典,陈 鹏,史万哲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2019年12月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我国武汉疫情持续发展,最早病例报告于2019年12月1日[1-2]。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2019-nCoV[3]。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新型冠状病毒为SARS-CoV-2。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我国已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20年1月30日起共收治4名重型、危重型患者,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已全部出院。现将4名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1 临床对象

1.1对象 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3月9日在包头市三医院确诊为COVID-19重型、危重型并转往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的4名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1)成人符合下列任何1项为重型。①出现气促,R≥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 mmHg。高海拔(海拔超过1 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02/Fi02进行校正,PaO2/FiO2×[大气压(mmHg)/760]。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 h内病灶明显进展>50 %者按重型管理。(2)符合以下情况之一为危重型:①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既往史,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药物使用情况等。

1.2患者的一般情况 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57~68岁,其中3例年龄>60岁。4例患者均无武汉旅游工作史,均有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史。4例患者来自3个家庭,发病均有家庭聚集性发病,发病人数最多家庭为5人发病。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潜伏期3~11 d,平均潜伏期(7.75±1.18)d。1例患者既往有可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例有可疑糖尿病病史,1例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1.3转为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时间 1例确诊5 d后转为危重型,1例确诊1 d后转为重型,1例确诊5 d后转为重型,1例确诊2 d后转为重型。4例患者首发症状分别为:发热4例,咳嗽4例,乏力2例,气短1例,腹泻恶心1例。

1.4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09~6.19)×109个/L;淋巴细胞计数(0.60~0.97)×109个/L;IL-6(白介素-6)9.17~15.87 pg/mL;PCT(降钙素原)0.02~0.14 ng/mL;CRP(C-反应蛋白)值为(11.35~28.25)mg/L。4例患者入院时的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钾钠氯均正常。

1.5胸部影像学改变 入院时1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多发斑片影,1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大片实变影,另外两例患者床旁胸片表现为双肺透过度减低,双肺斑片实变影。

1.6治疗用药情况 4例患者均给予-干扰素500万单位/次,2次/d雾化治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50 mg,2片/次,2次/d,血必净100 mL/次,2次/d,抗病毒治疗,4例患者均进行甲泼尼龙治疗。

1.7转归 1例重型患者经治疗8 d转为普通型;1例危重型经治疗17 d转为重型,继续治疗9 d转为普通型;1例危重型患者经治疗9 d转为重型,继续治疗7 d转为普通型;1例重型患者4 d后转为危重型,经治疗28 d转为重型,继续治疗3 d转为普通型。

2 讨论

转入我院的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潜伏期3~11 d,与文献报道3~7 d相近[5]。多数为老年患者,男女比例1∶1,显示病毒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重型、危重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提示年龄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4例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慢阻肺、高血压),提示患者基础状态对疾病严重程度有直接影响,与钟南山团队总结的病例特点一致[6]。所有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基本说明内蒙古均为输入型病例。4例患者转为重型最长时间是5 d,因此普通型患者在确诊1周内需要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在此期间病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最大,超过1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恶化可能性较小,与相关报道一致[7]。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发热的临床特征明显,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内蒙古包头地区确诊病例11例,重型及危重型4例,比例为36.4 %,高于国内报道,这可能和包头地区总体患病人数较少有关[1,8]。4例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不明显,淋巴细胞绝对值都降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IL-6、CRP均轻度升高,提示2019-nCoV可能导致免疫紊乱并引发细胞因子风暴,也可能是导致患者由普通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尽早使用激素可能会使患者获益更多[9]。目前尚无被证实具有高效抗病毒的药物,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积极调节机体状态提升患者免疫力来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10]。4例患者胸部CT均显示不同程度大片实变及磨玻璃影,1例患者最初症状虽不明显,但是胸部CT磨玻璃影范围较广,很快由普通型进展为危重型,提示患者影像资料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预测价值。我院收治病例经过治疗均治愈住院,无死亡病例,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普通型危重胸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