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2 22:47杨艳芳周成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遗传学染色体遗传

杨艳芳,吴 涤,周成江

(1.包头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研室,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桥梁学科,该课程基础知识涉及广泛、临床疾病复杂或罕见、研究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疾病的研究手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遗传学知识全面性的掌握,不能适应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要求[1],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混合教学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教学模式中广泛应用[2]。本文应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的理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旨在扩大了教学空间,有效地延伸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意义深远。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遗传学》的原因

1.1课程设置 医学遗传学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非考试课,学时数少,《医学遗传学》理论学时数作为选修课16学时,作为考查课24学时,在有限课堂教学中只能完成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将最新的遗传学知识融入教学,尤其是与临床结合紧密的遗传咨询、遗传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的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临床疾病问题。

1.2学科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遗传学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实践性强,医学遗传学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精准,复杂遗传病、免疫遗传学、肿瘤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药物遗传学等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迅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推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相继开展,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发展。

1.3遗传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科涉及医学遗传学知识,医学遗传学在儿科方向、生殖方向、肿瘤方向、内分泌方向,精神医学方向等临床专业均有广泛应用,高校本科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与临床需求脱节的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多、课时紧张等因素,课程中涉及到的疾病多是了解其基本知识,难以开展充分的案例讨论和临床前沿的学习,整个课程的学习会出现只是知识点累积、单元独立,无法将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

1.4遗传咨询人才培养 我国临床遗传咨询人才短缺严重,遗传咨询工作主要是由妇产科医师和毕业于生物学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尚无规范的遗传咨询师认证,能进行遗传病咨询和遗传学报告解释的医生少之又少。目前,中国遗传学会、华大基因等机构都相继开展了遗传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全国各地的临床医师、分子诊断技术人员、遗传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者都纷纷参与其中。在专业化培训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本科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当今的遗传服务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

2 线上课程体系构建

线上教与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多媒体电脑和移动设备为媒介,在网络平台中自主获取、应用知识和交互学习的综合性学习过程[4]。线上资源构建情况是做好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笔者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一是课前预习:教学目的和要求,章节知识思维导图,章节知识框架和关联,教学大纲。二是课中伴学:教学课件,重难点知识微视频,重点概念微音频、常见案例(文字、图片或视频)分析讨论区。三是课后巩固:知识讨论区,随堂练习、科学素养(最新知识链接)、试题库,在线测试、课程通知。手机移动APP优慕课v8同步线上课程体系构建内容,做到随时随地轻松学习。

3 线下课程改进

结合线上课程教学资源,线下课程主要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改进。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提问式教学,一是老师提问,多集中在课前提问,一方面对学生线上预习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对授课内容做调整。二是学生提问,学生对线上线下知识点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不占用课堂时间,集中在线上知识讨论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讨论。线下教学内容上主要表现在难点解析明了,重点更加突出。

4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为例,学时数2学时,课堂教学很难系统完成所有知识点讲解,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课前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了解和掌握本章知识内容,以微视频形式学习染色体畸变中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罗伯逊易位、四射体、倒位环等染色体畸变的难点重点知识点,在此基础讲解染色体病,例如讲解唐氏综合征三种核型时,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的微视频让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游离型和嵌合型核型的形成,罗伯逊易位的微视频形象的解释了平衡易位携带者、易位型核型的概念,结余课堂教学时间扩展唐氏综合征的遗传咨询、遗传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知识。线上开展案例讨论,例如“一名28岁的女性被确诊为2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医生告知不能生育正常胎儿,请用所学知识做出解释?”,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同时扩展最新知识点链接,例如“反复流产的夫妇多存在染色体异常研究新成果”,所学知识通过案例实现应用,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3]。本章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大学生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唐氏综合征患者要有仁爱之心,给予关怀不可歧视,课程组成员通过恰当的案例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仁爱之心,推进医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以授课对象2019级法医学本科班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评价,95.65 %的学生认为考查课有必要开展混合式教学,而且比较喜欢,混合教学模式激发69.57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过程中95.65 %的学生喜欢通过在线练习获得知识,78.26 %的学生喜欢自主PPT学习,60.87 %的学生喜欢观看微视频,82.61 %的学生喜欢微视频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掌握。但是存在52.17 %的学生课后很少访问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原因是学习太忙,没时间,同时建议进一步丰富平台资源。

6 教学体会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遗传理论知识,但缺乏医学基础,对于医学遗传学的学习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建成课程资源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混合教学建设十分必要,是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途径,也是答疑解惑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讨论,所学知识通过案例实现应用,在案例讨论学习中注重扩展科学研究进展[3],注重大学生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该课程需进一步细化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更新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扩大实施范围,促进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

猜你喜欢
遗传学染色体遗传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真假三体的遗传题题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