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0-12-12 02:24黄红梅夏明丽吴秀芳董叮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3期
关键词:球囊主动脉胎盘

黄红梅 刘 琴 夏明丽 吴秀芳 董叮玲

江西省瑞昌市妇幼保健院 332200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因素。人工流产致使子宫内膜损伤、蜕膜发育不良、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可加大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等高危分娩情况发生风险[1]。资料显示,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13%~19%,严重影响母婴健康[2]。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实践发现,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高危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控中,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子宫切除率,优化母婴结局[3]。因此,本文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同意,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剖宫产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年龄24~40(29.62±2.43)岁,孕周37~41(38.69±0.28)周,孕次1~5(2.96±1.75)次,产次1~4(2.01±0.75)次。观察组:年龄22~39(30.31±2.05)岁,孕周36~41(37.82±1.13)周,孕次1~6(2.92±1.83)次,产次1~3(1.45±0.52)次。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比照《改良式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符合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标准[4]:产前总分单项评分≥5分或单项评分≥3分或产时评分≥2分;②临床资料完整,可参与研究;③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或言语、认知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按照常规剖宫产术操作。术中根据出血情况,选择注射缩宫素、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纱布、注射前列腺素、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底压迫缝合等方式止血,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1.3.2 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阻断术;术中指导患者行仰卧位,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选择Philip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Allura Xper FD10(DSA)实施操作。同时给予吸氧、心电图监测等常规治疗。手术医师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消毒腹部及两侧腹股沟区。使用2%利多卡因局麻,右侧股动脉做一2~3cm切口为穿刺点,置入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8F鞘管,根据术前磁共振检查结果确定球囊导管直径,经鞘管置入,同时置入0.035inch(1inch=2.54cm)水膜导丝。经导丝引入球囊,并将球囊远端置于肾动脉水平下。产科医师实施剖宫产术,待胎儿娩出后,介入科医师在球囊中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球囊充盈阻断腹主动脉内血流。间隔10min抽闭1min球囊,避免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发生。充盈球囊至宫腔创面缝合止。关闭子宫,逐层关腹。抽出8F鞘管,并分别在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内外动脉中置入5F猪尾导管、5F Cobra 导管,并行动脉造影检查,了解血管状态,探查子宫供血动脉造影剂情况。若均正向,则探查宫腔出血情况,若出血停止,则结束手术,取出导管,撤离手术器械,对穿刺点做止血处理,术毕。若仍有持续性出血,则行子宫切除。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2)使用阿氏评分(Apgar)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出生后5min的窒息状态,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五项指标,每项0~2分,共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3)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感觉异常、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对比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有2例产后出血,占比5.7%,1例行子宫内切除术治疗,占比2.9%;对照组有5例产后出血,占比14.3%,4例行子宫内切除术治疗,占比11.4%;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8.053,P<0.05)。观察组术后有1例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术后有3例感染,3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感觉异常,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1%;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7,P<0.05)。

3 讨论

既往剖宫史、流产史、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巨大儿、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盘粘连等均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5]。与正常产妇相比,高危产妇行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产后出血情况较紧急,需立即实施救治,严重者需切除子宫,使产妇丧失再次生育能力[6]。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分娩前完善孕妇相关检查,有助于准确评估孕妇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便于及时实施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改善母婴结局[7]。在临床治疗中,产妇产后出血时,多用按摩子宫、宫腔纱布填塞、注射缩宫素、子宫动脉结扎等保守方式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则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生命,但在围产期实施子宫切除,不仅会影响产妇再次生育能力,还会加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损伤邻近器官,进一步加大失血量及输血量[8-9]。动脉球囊阻断术是一种血管介入性治疗手段,借助DSA引导,通过在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骼总或骼内外动脉处置入球囊导管,以达到阻断血流供应,减少出血的目的[10]。与外科止血方式相比,动脉球囊阻断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避免X射线、对比剂等对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改善母婴结局[11]。

王艳丽等[12]在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运用效果中发现,经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后,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5.42%,子宫切除率为1.1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新生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为(9.12±0.43)分,结果显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降低高危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风险,降低子宫切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在剖宫产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阻断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同时,观察组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阻断术可改善母婴结局,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状态,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对保护子宫功能,提升预后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高危剖宫产孕妇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阻断术可显著降低孕妇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还可减少产后出血率,保护子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球囊主动脉胎盘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