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13 15:42李锋清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课程

李锋清

(福建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2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育人铸魂的光荣使命[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2]。如何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便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创新尝试,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学生实际,将课程内容按内在的逻辑关系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若干个主题,并以这些专题为依据,运用翻转课堂教育理念,开设针对性强、内容完整系统的系列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3]。为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组开展了高校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问卷调查,以便准确掌握高校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希望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问卷以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向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等思政课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向上述高校2018-2019级“史、哲、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0份,回收率98.33%,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96%。针对思政课教师的问卷内容为开展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影响评价及面临挑战等;针对学生的问卷内容为翻转课堂的接受度、课堂参与度、教学视频学习状况以及对教学视频的评价等。

一、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价值分析

在“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给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为优化教学模式带来了契机。

(一)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拓宽教师教学视野

相较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必须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交互式的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讲授者和倡导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转换教学思路,拓展教学视野,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教学需要,响应学生期待。调查显示,91.57%的教师认为开展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能够帮助教师开拓教学视野;95.79%的教师认为推进教学改革能够激发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思路。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客观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传统的课堂专题教学,又有新式的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思路创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调动参与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增强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调查显示,95.31%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73.09%的学生认为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他们愿意参与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课堂互动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传统相对枯燥的思政课的认识。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也能够以更加灵活、自主的方式参与课程学习中,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能[4]。另外,线上学习弹性较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课程学习,学生也因学习压力被释放,提高了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三)盘活课程教材内容,增强学习获得体验

教师通过梳理教材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把握线上视频学习与线下课堂互动教材内容的关联,将原本冗长的课堂学习化成一个个教学小片段,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把原来呆板的课堂讲授形式变成丰富灵活的网络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将教材活化成生动的内容,避免内容遗漏或多次重复,实现教材内容的进一步优化[5]。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内容时,可以进行专题分析,回顾党的建设的历史发展,总结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后结合时政分析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翻转课堂这种完整的知识呈现、系统的理论分析、专题式的知识介绍,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存在的主要挑战

思政课教师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开展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教师综合素养有待强化提升

开展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以娴熟地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介开展课程教学。对于文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而言,学习信息技术是个不小的挑战。例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视频剪辑、加工处理以及视频录制技术等。但是,有75.79%的教师表示,其存在视频处理的相关技术不足的问题。思政课的授课对象中既有文科学生也有理科学生,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授课对象开展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似是课堂主体,实际上教师主导作用更加凸显,教师从主讲者转换成课堂的总导演、总指挥[6],有72.63%的教师反映还未完全适应课堂总导演、总指挥的角色。

(二)学生自主学习有待引导养成

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但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问题意识,方能在课后自觉学习教学视频,查阅学习资料,提出线上学习后的体会,并充分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调查显示,54.86%的学生表示课后会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内容;45%的学生没能认真有效地学习教学视频内容;17.19%的学生表示课后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学习思政课相关教学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课外时间学习课程内容。面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加,投入时间的增多,若不能把握好数学任务的“度”,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疲劳”[7]。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效率,是这种教学模式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三)课程教学内容有待解构优化

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知识结构以及相关重点进行合理的分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提供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视频。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重新解构教材内容增加了不少工作量,55.79%的教师表示进行教材内容重新解构难度不小、挑战挺大。同时,不少学生反映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吸引力还不强,27.43%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和视频有理论性,但缺乏趣味性。传统教学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授课,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相对固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线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如何根据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构建立体式的知识系统,便于学生自由选择相关视频开展理论学习,已是当前“多线式”教学模式面临的现实难题和挑战。

(四)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完善

当前,各高校都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然而目前学生对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75.86%的学生基本满意或很满意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也有近25%的学生并不完全满意或不满意。在对思政课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表示当前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存在“为改革而改革”的形式主义现象。有些教师虽然给学生发布学习素材,但对于学生课下自学效果的检查较松甚至没能严抓落实。如何让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课堂教学改革不落入俗套、不流于形式,如何创新优化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处理好课下自学、课堂互动与课后反思等环节的关系,让思政课成为“色香味俱全”的一流本科课程,这是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针对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面临的挑战,课题组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为突破口,依托学校搭建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强化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课程教学技能

翻转课堂运用于思政课专题教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这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课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方能应对大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展的现实需求,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要。例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教学语言,将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锤炼自己的语言特色,用生动而独特的方式诠释课堂内容,增强课堂吸引力。其次,思政课教师应该提升自身技术素养。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及相关媒介开展教学工作,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检索工具收集教学素材,包括音频、微视频等网络资源;要具备资源整合、资源二次加工处理的技能,以更好地将网络资源变成自身的课程教学资源[7];必须学会运用“中国大学慕课” “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授课,利用微信群、QQ群和学习社区等载体与学生进行立体式全方面的互动交流。再次,思政课教师应该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效应[8]。视频学习与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需要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打破旧有教学体系,打造集动态与静态、音频与图片、线上与线下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没有教师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显然难以完成。因此,为了避免分解知识点视频的重复,开展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行充分的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情况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进入新时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学习,必须结合“0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首先,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资源,运用仿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将专题内容分解成具体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体验,打造立体式的思政课堂[9]。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厚重的历史。其次,思政课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必要的信息检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定期开展资料检索大赛,增强学生资料检索能力。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愿意花时间自学。例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开展课前学生新闻播报、设置趣味性问答题、答题闯关游戏、情景表演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梳理课程知识脉络,合理解构教材内容

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化的具体分解,依托科学建模,盘活教学内容。由于依托慕课开展线上教学,专题内容往往被分隔成诸多知识点,使得一些归纳能力不强的学生对视频展示的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产生理论困惑或感到逻辑混乱,需要教师协助梳理知识的内在关联,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做好参与课堂讨论的准备。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知识脉络,讲解理论体系[10],实现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将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好思政课不同课程的关联与逻辑关系,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对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分块、分组,建立知识点间的关系模型,借助新媒体技术,设置相关链接,形象生动地展现理论知识脉络;学生可以点击相关链接,获取相关信息。当然,这种立体式多维的教学模型应该是脉络清晰、结构合理、重难点突出,要避免重叠交叉、混乱无序,让学生在了解课程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切换学习的知识点,并能有效关联到线下课堂教学,让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收到实效、见到成效。

(四)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必须设计和健全评价体系,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素质。例如,学生课堂与课下学习状况的考核指标可以依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探究讨论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分享展示等进行设计。评价分数指标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量化,结合自评与师生互评,侧重考核学生课下学习效果及课堂互动效果;评价目的应该注重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其次,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题研讨与翻转课堂充分结合,把专题内容分解为若干问题,并制作成微视频,以便学生更好领悟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环节方面,教师要抓好课前相关准备、课堂互动交流以及课后总结反思等工作。课前准备是专题式翻转课堂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应先行将教学班级合理分组,并向学生明确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简明扼要地阐释什么是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等内容,同时安排学生课下学习教学视频,布置课下思考题。课堂互动交流是思政课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1)学生主讲。在课前分组基础上,学生围绕教师事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其中包括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内容。(2)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及展示观点进行及时的点评,例如,从中国文化魅力的讨论中引出中国文化魅力何在,并在此过程中理清关键问题,明确核心观点,深化理论认识。(3)课后反思。课后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其中包括教师反思与学生反思两部分。学生课后反思主要是深化成果展示、讨论交流专题内容的认识,完成知识内化;教师针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实现资源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