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倾向:产生、形成与内涵

2020-12-14 08:38李彦群
关键词:根据地教科书课本

李彦群,张 文

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倾向:产生、形成与内涵

李彦群1,张 文2

(1. 邯郸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2.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根据地教科书是编辑者根据实际不断摸索、长期努力的结果,事实显示,根据地教科书具有浓重的农村倾向。根据地教科书根据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需要,注重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功能,开启民智,全面系统传播农业的科学生产知识;指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抓住农村问题的关键;同时,根据地教科书贯穿战争理念和斗争意识,昭示武装斗争在革命胜利中的价值。根据地教科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科书必须回应现实需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教科书应突出两大时代主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培育新型的国民。

根据地教科书;农村倾向;历史内涵

在近代史上的教育影像中根据地教科书普及党的理念、宣传党的政策、确立党的领导过程,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崛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1]关于根据地教科书研究,有的研究指出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宣传效应,归纳出其精神遗产,有的研究关注根据地教科书的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有学者指出根据地教科书的演进特征,亦有学者分析了根据地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控制等。①然而,在已有研究中,却鲜有从整体上、宏观上重新审视挖掘根据地教科书农村倾向的历史内涵,根据地教科书塑造青年一代的精神和灵魂,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鉴于当时特殊社会环境与现实需要,根据地教科书极为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的要素,并将之融入教科书之中。发掘根据地教科书农村倾向历史内涵的当代价值,当今的教科书编写极具当代启示,本文试就此作一简单梳理。

一、根据地教科书农村倾向的产生与形成

教科书是一面镜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根据地教科书更是如此。根据地教科书深深地扎根于那个时代,它立足现实,突出了现实需要,紧扣时代主题,走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极大的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说,根据地教科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时,在根据地农民心目中,蒋委员长的地位已经被毛主席完全取代了。更重要的是,落后、分散而且自治力很强的根据地农村,就此被注入了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甚至建立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的某种崇拜”。[2]

我们不否认军事崩溃、经济因素以及国民政府自身的腐败等因素,也是导致国民党及蒋介石失去民心支持的原因,[3]但如果仅仅靠这些,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行动,可能仍然像旧民主主义革命那样,革命只是存在于上层社会之中,不能从整体上动员整个民众。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以根据地教科书为主的根据地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具根据地特色的教科书留给我们丰厚的精神遗产。

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倾向,是与教科书的城市化倾向相对而言的。根据地教科书的编审与出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国统区教科书浓重的都市化倾向,使得根据地教科书需要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摸索过程。根据地不同于城镇,因此基于城市生活的教科书也与根据地的生活格格不入,在很长一段时期,根据地教科书并没有摆脱城市化的倾向,“在教育内容方面,它不能拿边区人民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与问题来教育学生,相反的是拿了复杂的非农村所迫切必须的课程来作为教授内容,结果,叫学生脱离生产,脱离家庭,学生回到家里,不能‘照顾门户’。完小毕业后,既有轻视劳动,不愿务农的心理……其影响所及,妨碍群众生产发展,破坏家庭关系,对于当前边区生产建设的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很多地方群众,不愿送子弟入学,使普及教育消灭文盲的工作,收到很大的限制”。[4]

根据地教科书概括、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理念、方针、政策,强化农村特色,引导农村地区青少年走革命之路,为培育革命精神提供了精神滋养和价值动力。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此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统区和解放区都进行了课程改革,但大都是在这一课程标准框架内展开”。[5]根据地教科书不能照搬国统区的教科书,它必须立足现实,满足当时最为落后、最为艰苦也最为革命的农村地区的需要。20世纪30-40年代的农村与农民,疏离于国民党政权之外,国民政府无力同时也无意进行农村的变革,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抓住这一点,大力普及苏区民众教育,加强革命宣传教育。[6]以辛安亭、董纯才为主要代表的教科书编辑者,根据实际不断摸索、长期努力,编写了适应革命需要的教科书。辛安亭回忆说,“有一位认真的青年教师教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行鞠躬礼(课本上有行鞠躬礼的插图)。效果怎样呢?有一个学生对他疲劳了的父亲行了一个鞠躬礼后,他父亲不是高兴,而是生气的责骂。这不是笑话,而是深刻的教训!”[7]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教科书编辑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8]850因此,根据地教科书需要紧抓时代主题,调整内容,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在荆棘丛中蹚出一条路。

可以说,根据地教科书不是建立在编辑者的主观想象的基础上的,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的,那样的教科书,断然是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不能真正的为青少年服务。在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交流中,根据地教科书的编辑者认识到,教科书应该帮助青少年“了解农民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教小学生回家勤劳动,帮助大人做事,替劳累的父亲收拾农具,给老年人倒水、端饭”。具有鲜明农村特色的根据地教科书是建立在广大工农群众需要的基础上的,才能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符合农村的需要。[7]

以陕甘宁边区的教科书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出根据地教科书逐渐贴近农村、倾向农村的过程。1938年2-8月间,陆续出版了第一套初级小学《国语》课本,其特点是三句话不离抗日,按理说是紧扣时代最关键的主题,但是对于“至于潜伏在广大农村中的人民的力量,在书中是看不清楚的。与这有关,编著者对于硬打硬拚的正规战好像颇为热衷,而对于游击战争则缺乏应有的认识。很显然地,这正是编著者不了解农村与农民的反应。

认识上既然如此,所以许多适应农村需要的具体知识受到排挤也就不足为奇了”。[9]这弊病,并不是教科书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那个时期的文艺作品中,正如毛泽东所讲的,“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人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杂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8]851

对于脱离农村实际的批评一直是教科书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中心问题,陕甘宁第二套初级小学《国语》课本也同样受到了类似的批评。例如第一册第十二课,插图上画着高高的太阳和一个刚从梦中醒来而正准备起床的娃娃。课文上又这样写着:“太阳出来了。妈妈起来了。爸爸起来了。小娃娃起来了。大家都起来了”。曾任陕甘宁教育厅编审室副科长的刘御在《我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期间三部初小国语课本的认识》一文中特别对此文提出批评,认为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

到了陕甘宁边区的第三套课本时,都市气味明显减少,甚至是“一扫而光”。根据地教科书渗透党的理念、方针政策,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科知识逻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等。根据地处在尖锐的民族解放斗争与复杂的国内派别斗争环境中,斗争形势与策略经常发生变化,正确地反映斗争形势与策略,成为教材选择、课本选编中敏感的问题。[10]这些课文内容上贴近农村儿童的生活,在价值观上引领他们爱劳动,爱生活,体裁上有童谣,有记叙文,形式多样,是根据地教科书立足现实,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体现。根据地教科书聚焦农村,宣传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争呐喊,培养“红孩儿”“红色少年”,形成了鲜明的根据地特色。

教材反映农村的实际,力纠城市化倾向固然是对的,但是根据地教科书曾经也走过弯路,就是对于“活教材”的过分推重,甚至出现过“打破课本”的口号:对于教育内容“实际生活就是教材”“群众要什么,就教什么”。但是实践告诉人们,这行不通,人们又认识到“不拘课本”只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教育工作重新走上正轨,根据地教科书又着重强调“掌握课本”的意义,如东北解放区提出:“教科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工具。我们必须掌握这个工具,来教育青年、儿童和工农群众。”规定各校一律采用新课本,不准采用其他课本。[11]

二、根据地教科书农村倾向的丰富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积蓄力量、强大自己,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最终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夺取政权。革命根据地一般处于经济发展极为贫困的落后地区,“是一小块或若干小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12]人民的文化水平比较落后,从现实需要来说,根据地教科书必须从他所扎根的红色土壤中汲取营养,必须从农村来,到农村去,要帮助根据地的民众及儿童了解中国情况,进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一)根据地教科书紧紧抓住农村的土地问题,抓住农村问题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党对时代主题的清晰把握,根据地教科书立足现实,扎根农村,“以广大农村儿童为主要对象,适当的照顾中小城市的儿童,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新国民,使他们具有一般的生产常识和科学文化的知识”,[13]具有鲜明的农村特色。农村、农民、农业,这一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时代特色的主题,是根据地教科书的一大主题,广泛的亲农倾向,是沟通知识精英和农民大众的天然桥梁。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时代,教科书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适合农村地区广大青少年的需要?知识精英们初到陕北,编辑的教科书属于“阳春白雪”,他们把城市中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到了陕北,所讲的内容超出了充满了乡土气息的青少年的需要,然而,事实证明,城市取向的教科书在农村行不通。面对当时“内容”和“需求”不一致的现实,这些充满了创新精神的编辑者,一面身先士卒创作了乡土气息浓厚的诗歌、小说、散文,一面进行教科书编辑的研究,从时代的需求中寻找理论依据。辛安亭关于教科书的回忆文章,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充满了农村色彩和乡土气息的教科书获得了巨大的成效,重印的版次已经无法统计,在笔者能够见到的教科书实物中,看到了更多的是利用草纸翻印的教科书。模糊不清的文字、粗糙褶皱的纸张,无一不表明教科书在民众之间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这样的教科书风靡一时,当时的年轻人深深地受到了这种影响。

如果说共产党的宣传是根据地教科书的第一主题的话,农村农民农活当之无愧地成为教科书的第二主题。[1]可以说,根据地教科书真正是为农村家庭,乡村儿童编写的教科书。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力军是农民,获取农民支持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土地问题。根据地教科书就充当着理论武装群众的有力武器。对于动员农民参加土地革命斗争,需要对农民进行阶级路线教育,强化农民的阶级意识,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为什么会贫困,根源在于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根据地教科书鼓励农村的民众效法苏联,实施革命,从而摆脱“富人贵,穷人贱,穷人吃苦几千年;富人懒,穷人勤,穷人辛苦不堪闻;富人少,穷人多,及早觉悟学苏俄,苏俄穷人解放了,丰衣足食无折磨”[14]的局面。以农民的切身经历,唤醒了广大农民的革命觉悟。根据地教科书宣传了党的土地革命的政策,昭示“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的惠民举措。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一册有连续的“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两课,第二册也有连续的两课“反正我要减租”,对减租减息政策不断宣扬。土地革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根据地教科书对比新旧生活,绘出 “翻身幸福”与“丰衣足食”的美好景象,呈现出共产党突出的执政绩效。

(二)根据地教科书贯穿战争理念和斗争意识,昭示武装斗争在革命胜利中的价值

根据地教科书和现实形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苏区时期的教科书,揭露白军罪恶、歌颂红军、支前拥军、立志当红军是重要内容;中央苏区时期,根据地经常是处在敌人四面包围的环境中,随时有受到敌军侵扰的危险,苏区学校基本实现生活军事化,苏区小学生都参加儿童团。根据地教科书反映了苏区教育的真实要求,培养学生的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翻开1933年的《共产儿童读本》,第二册第三课的课文是:“哥哥到前方,他去当红军,红军拥护工农利益,红军是工农的战士”;第三册第一课课文:“你六岁,我十岁,他十五岁,大家都加入共产儿童团,来,来,来,共产儿童团要唱歌,要开会,也要帮助妈妈哥哥同敌人打仗”。战争是残酷的,中央苏区教科书注重培育青少年的革命意志和革命意识,应该说是很好的抓住了时代的主题。

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抗战热情,具有动员大众、宣传抗战的独特功能,即使是青少年,也应该是“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如火烧。手拿红缨枪,路口查路条”“小人做大事,来把家乡保”。[15]课文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传播。既让学生在易读易记的学习中明了,大人在前方杀敌是抗战,小孩在后方放哨也是抗战,也让学生在铿锵有声的诵读中懂得,务农和参军在抗战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战壕中浴血奋战的爱国将士在抗战,千百万怀揣抗战课本的孩童,也在学习抗战,参与抗战。学堂如“战场”,课本似“刀枪”。课文在哪里读响,抗战的星火就在哪里点燃。[16]当“佃户千千万,辈辈受熬煎”,当敌人的屠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除了战斗,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根据地教科书就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而战?教科书为抗战呼喊,甚至出现了教科书发展史上罕见的不是以学科命名而是以国家在非常时期的特定形势来命名的教科书——《国防教科书》。《国防教科书》为国防而编,为抗日而编。《国防教科书》以较大的篇幅传达抗战的正当性,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受外国侵略特别是日本侵略的国耻和失地、失主权及经济损失,认清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以及各种侵略行径,意识到成为殖民地亡国奴的可能等等,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其救国图存的爱国之心。[17]

怎么抗战是抗日根据地教科书的又一重要内容。抗战的常识包括抗战时期的军事常识,如“怎样冲破敌人的毒阵”“常用的武器”“军用飞机”“几种急救法”“毒气与简易防毒法”“战时急救法”“怎样看护伤兵”“一个小医院”“挖抗日沟”也包括抗战的历史常识,这类知识虽然不能直接服务于抗战,但是通过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学习、重要战役的了解、重大胜利的取得的学习,可以鼓舞人民士气,增强人民对抗战的认识,增加抗战必胜的信心,如“‘扫荡ʼ和反‘反扫荡ʼ”“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课文就具有这种功能。甚至根据地教科书的封面也充满了战火硝烟的气息,胶东版《国防教科书》的封面有些是炮弹、飞机、坦克、枪支等武器,有些是将汉奸、日寇、法西斯势力驱逐出去的画面,均极富战争色彩。

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根据地教科书减少有关抗日战争的材料,增加相关人民解放战争的内容。在根据地教科书的20多年间,根据地教科书无时无刻都在关注战争年代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一方面是培育革命意志,一方面是引导青少年正确掌握战斗的技巧。

(三)根据地教科书高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注重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功能,根据地指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诲性亦可以看作是教科书的本质属性之一,所谓教诲性,即是意识形态的宣传价值。“教诲性用社会学的说法是规训性,用教育学的说法是主流价值观的确立,都是关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说理,是什么对什么错的标准的提供”“由小小的教科书哺育成长的读者,已具备了习焉不察的意识形态的眼光和大脑”。[18]根据地教科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融入到教科书中,传播给农村地区的民众和儿童,强化了教科书的政治宣传效应,收到了极佳的效果。[19]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科书就是党的宣传册,而且其潜在的使用对象是农村的青少年以及民众,它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相较于其他的宣传册而言,更加持久,更加深刻,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宣传媒介能如教科书般根本性地改变民众的思想意识。因为,教科书“表面看是规范学生行为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却是“强化学生的责任感、道德心和文化正确性”,[20]可以说,根据地教科书支配了根据地青少年的未来。随着根据地的扩大,教科书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加,成为最广泛的宣传品,有着最大受众群体的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受千百年的科举文化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课本被认为是神圣的,在民众中比一般读物更有声望,更有号召力。使用教科书这一最佳的宣传文本,共产党人大力普及党的基本知识,不遗余力地从组织制度层面宣传党的性质和任务,以此强化民众对党的了解与认同。

“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何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即是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也是能不能在最广泛的农民中间争取民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令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21]但农民不一定了解这个现象,必须向民众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回答不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纽带就不可能那么牢固,中国人民也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教科书及时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农民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太阳出来东方红,中国有个毛泽东,各地人民闹革命,他是革命引路灯”。[22]根据地教科书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形式,它以多种多样的题材,毫无拘束地高举中国共产党地伟大旗帜,传播着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观念和知识。可以说,根据地教科书在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上,没有扭扭捏捏,而是大大方方的、甚至是直白的表达某种观念,这种形式,可能是那个时代的教科书最需要的。

抗日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在抗日之外,中国共产党还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是为了全体劳苦大众的一个承诺。根据地教科书描绘了革命胜利后的美好蓝图,分田分地,分衣服分牛羊,高土地改革,构建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有福享”的理想社会。[23]

(四)根据地教科书开启民智,全面系统传播农业的科学生产知识

中国共产党扎根农村,在各个根据地,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教材建设,重视利用教材传播农业生产知识。可以说,根据地教科书地历史使命不仅仅是思想传播和政治宣传,而且要承担起培育民众的基础文明和科技知识的功能。教科书知识的选择上,更多的是传播农业生产知识,普及农业科学,注重宣传农村卫生,关注家长,在文明的启蒙上更多的是破除封建迷信,宣传文明生活,传授农村生活常识,讲卫生懂礼貌等。目的是造成“教科书就是一座抗战的堡垒,让青少年懂得如何面对战争,保护自我,更重要的是留存一颗中国心”。[24]这是基于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农民的现实需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农民产生对党的巨大向心力,[25]也是共产党和根据地政府以及人民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科书告诉人们如何科学养猪,如何科学沤粪,栽桑、种棉、打井,它对边区的生产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些教科书简直就是一本农业科普手册。教科书注重宣传农村卫生,帮助农民养成爱科学、反迷信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科书除了天然地要以学生为对象,还要考虑家长,把家长预设为教科书的重要读者。在农村,尤其在偏远地区,教科书是广大民众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源泉,是他们最容易接近的教师,是最可靠的智者。在这一点上,教科书几乎成了边区农村的“元媒介”“元智慧”。[1]因此,根据地教科书不仅仅是孩童读的,是根据地整个农民群体的启蒙读本。根据地教科书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是在长期的事件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事实证明,根据地教科书抓住了农民最需要的心理,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劳动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来科学地发展生产。

① 已有研究中影响较显著的,论文方面有石鸥《根据地教科书的精神遗产及其现代价值》(载《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2期)《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宣传效应》(载《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小课本大宣传——根据地教科书研究之一》(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吴小鸥《试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动员》(载《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李新《试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社会动员价值——以陕甘宁边区《初小国语》为中心的考察》(载《中国编辑》2017年第10期),赵新华《抗战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控制》(载《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著作方面有石鸥、吴小鸥合著《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石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等,此外还有一些硕博士论文亦将研究领域聚焦根据地教科书。

[1] 石鸥, 张文. 根据地教科书的精神遗产及其当代价值[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2): 24-32.

[2] 张鸣.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23-224.

[3] 李松林, 刘倩. 论中国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兼论蒋介石对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的反省[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2): 122-140.

[4]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小学教育部分(上)[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54-158.

[5] 石鸥, 吴小鸥.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 371.

[6] 邓运山. 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2: 161.

[7] 辛安亭. 编写教材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延安时期编写教材的经验[J]. 课程·教材·教法, 1982(1): 86-93.

[8]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选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9] 刘御. 我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期间三部初小国语课本的认识[J]. 人民教育, 1950(6): 48-51.

[10]陈桂生.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202.

[11]董纯才. 论东北教育的改革[C]//东北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 148.

[12]毛泽东. 中国的和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M]//毛泽东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49.

[13]曾頫. 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三册编辑大意[M]. 武安: 韬奋书店, 1946: 1.

[14]袁征.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9: 161-164.

[15]董纯才. 初级新课本·第4册第1课[M]. 邯郸:华北书店, 1942: 1.

[16]石鸥, 魏天飞. 课本也抗战之胶东版《国防教科书》[J]. 中国教师, 2015(8): 37-39.

[17]石鸥, 宿丽萍. 课本也抗战——《国防教科书之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5(9): 19-24.

[18]石鸥, 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 2012(4): 92-97.

[19]石鸥, 吴驰.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宣传效应 [J]. 教育学报, 2011(6): 105-111.

[20]阿普尔. 教科书政治学[M]. 侯定凯,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

[21]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84.

[22]课本编辑委员会. 初级临时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1册[M]. 邯郸:华北新华书店, 1948: 36.

[23]东方明, 陈洪. 国语课本·第2册[M]. 兴县: 晋绥新华书店, 1948: 42.

[24]牛瑞雪. 战火中不灭的民族魂: 抗战时期地教科书[N]. 中华读书报, 2015-09-09(14).

[25]张爱华. 浅析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社会动员的经验——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对农民的启蒙和教育为例[J]. 贺州学院学报, 2006(4): 69-71.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the Textbooks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s

LI Yan-qun1,ZHANG Wen2

(1. Dept. of Special Education,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1, China 2. Dept. of Teachers Education, Taishan College, Taian 271021, China)

Textbooks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s are the results of editors' exploration and long-term effort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bases. The textbooks, characteristic of the rural orientation, are based on the bases reality,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f peasants, the target of wakening the people's wisdom, and aimed to disseminate the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reveal the key issues of rural areas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Meanwhile, the textbooks promulgate the concept of war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struggle, emphasizing the value of armed struggles for the revolutionary undertakings. The textbooks of the revolutionary bases provide us good implications that textbooks need to be compiled in line with the realistic demand, highlight the main themes of the new era: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ctively explore new contents to cultivate new nationals.

textbooks; revolutionary bases; rural tendency; historical connotation

G40-09

A

1008-0627(2020)06-0050-07

2019-08-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教科书的抗战宣传与当代价值研究(1932-1945)”(18BDJ070)

李彦群(1977-),男,河北隆尧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科书理论、根据地教科书研究。E-mail:lihandan77@126.com

(责任编辑 周 密)

猜你喜欢
根据地教科书课本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窗台上的妈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藏起来的教科书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