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的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路径

2020-12-14 09:19任颖洁
社会科学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供给经济发展

任颖洁

(1.陕西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2445)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做出重要指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要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驱动提升高质量、高服务供给,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七项重要任务。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问题,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1]。习总书记这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反映了我国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和矛盾,体现了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产业调整的重要性及产业升级的迫切性,明确了我国在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性任务,为我国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整体思路,强调了实体经济的再次突破和发展,现有优势产业的继续保持和增强,明确了产业结构的协调推进和顺畅发展的目标。那么,我国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由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提供中国智慧,形成中国方案,成为新时代主要战略任务。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成效

(一)中国三大产业布局趋向合理,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供给侧改革自实施以来,我国的产业布局趋向合理,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各大产业在原来的基础上稳步提升。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比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占比为40.65%;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占比52.16%。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依次为7.2%、40.7%、52.2%,与2017年相比,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增加较快,产业总体处于增长状态。产业政策也不断适应国情进行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逐步步入合理化并向高级化阶段迈进,尤其2013年以后,供给侧改革效果明显,产业结构不断由劳动及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如下(图1:改革开放40年产业趋势图)反映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向优化的进程。

图1 1978-2018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增长率趋势变化图

(二)中国三大产业按比例发展,内部结构逐渐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实施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5年经济因此增长6.9%,2016年增长6.7%,2017年增长 6.9%,2018年增长 6.6%,总体保持在 6%-8%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呈现出“增速趋缓,结构趋优,动力转换的”的“经济新常态特征”。

1.工业方面:工业结构优持续优化,具体表现在三大门类如采矿业、制造业、电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的产值布局趋向合理,2015-2018年采矿业增值分别为 2.7%,下降 1.0%、1.5%,增值 2.3%;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为 7.0%,6.8%,7.2%,8.7%,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2018年两者分别平均增长为 8.1%和 11.7%,其他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等的增加值分别为 6.8%,3.2%,1.4%,5.5%。“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光纤等方面去产能效果明显,如:2016年,钢铁退出产能在6500万吨之上,超额完成预定任务。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降低0.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为58.7%,比上年降低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2.58元,比上年降低0.18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8元,降低0.2元,效果显著。

2.农业方面:农业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以粮食为纲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扭转了多年来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比重较高的局面。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的不断深化,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根据国家农业局的统计资料,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54.1%,林、牧、渔业比重分别提高至4.8%、25.3%、10.7%。农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态势较好。另随着工业化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兴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园,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不断增加。粮食主产区产值增长迅速,全国粮食总量提升加快。2017年,中国的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为447公斤,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的47公斤,生产能力增强,达到1.2万亿斤。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6亿吨,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为达到540公斤。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6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更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0倍。全国的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告别过去的短缺经济,向营养小康靠近。

3.服务业方面:随着网络和数字经济在服务领域的推进和发展,服务业增长迅速,与制造业的融合趋势加速,消费拉动经济效应明显。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实际增长8%,增速比2016年加快0.3%,连续5年实现对GDP和第二产业的“双超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51.6%,高出第二产业22.5%,2018年这一比例持续增长,达到52.2%,2019年达到53.9%,成为当前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二、新时期中国产业调整和升级面临的挑战

(一)全要素生产率TFP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主导

新时期,人类面临前所未有之大挑战,全球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生态资源、环境压力加剧。产业间、产品内可分性增强,网络信息及交通技术产生的“空间压缩”技术使交易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产业融合趋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也称技术进步率)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主导,TFP增长率成为科技进步重要的指标,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特色。新兴工业国家不断突破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向中高端迈进。中国目前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指数处于高位,高于美国、德国、日本。但GVC地位指数还处于低位。步入工业化发展后期的中国,随着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过渡,亟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传统由劳动力、资本的要素驱动转向TFP驱动的产业增长模式,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产业变革要求,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劳动力的要素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80%,效率不断改进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30%,2008-2017年,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改革成效,中国的全要素增长率测算为20.83%。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TFP需要不断提升,才能够克服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所带来的能耗过大困境,才能够克服劳动力及资本不断深入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减问题,才能应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变化。国际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苏联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及许多经济高速增长国家衰退的都是有力的解释。[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三个提高”,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的增长率”,突出了全要素增长率对潜在增长率的重要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指出: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生产率的提升并非经济增长的全部动力,但几乎是全部动力。[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索洛(Robert M.Solow)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除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投入外,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并对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美国7/8的人均增长归功于技术进步,只有1/8才归于投资。[4]由中国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得出的结论:如果中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期间,TFP增长率和贡献率均较高;如果经济回落,需要改革和创新驱动进行提升。2008-2017年TFP的先落后升的变化就是供给侧改革成效的有力证明。因此,未来的发展单靠纯粹的劳动力和资本驱动已经不合时宜,预测和测算TFP(报告测算,2018-2022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平均水平将达到6.15%[5])并努力提高将是今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根本着力点,也是十九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动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产业向高端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实现的保证。

(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隐含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1.从产业结构分析: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比重总体还不很协调,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较低,农业发展中消费资料,仍然滞后于生产资料的发展,农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农产品成本倒挂,经营规模狭小,农村资源消耗严重,技术推广困难较大,导致农业供需脱节,农业供给侧改革还在路上。第二产业的高端技术占比不高,创新发展指数不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发达国家水平80%以上水平距离较远。国际市场上产业竞争我国呈现四种类型:①追赶型的产业:如: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材料等。2016年,我国的人均GDP为8123美元,美国:57638美元,德国:42161美元,日本:38972美元,韩国:27539美元,反映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水平的差异。②领先型产业,如:高铁,造船、白色家电等。③转型性产业两种:丧失比较优势和有比较优势,如劳动密集型的产能富有产业和钢筋,水泥和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建材类产业。④“弯道超车型”产业,如:信息及通信类产业等。⑤战略新兴产业如:大飞机、航天航空、超级计算机等涉及国家国防安全的产业[6]。五种类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不平衡明显。另我国产业政策在市场调控和影响市场机制的形成中,仍处于不断调整与完善中,如: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刺激政策导致许多汽车企业的“违规谋补”和“骗补”现象出现[7]。因此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

2.从供需结构分析: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内在发展的基本面,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是市场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长期性和不易看见的效应,需求侧是短期,通过国家宏观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控的效应,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供给两端都存在矛盾,供给侧矛盾更大,结构性问题表现突出。如“海淘”现象,大量出境购物。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内地游客在境外的消费数字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而这些产品因在国内的质量或者需求未能满足消费者而导致。从投资和消费分析:2017年中国进口工业制品为2.16万亿美元,这些产品属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产品,也是国内不能提供的。[6]这些充分说明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迫切性,说明中国供给侧还没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供需结构不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政策的选择依然在路上。

3.从发展不平衡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大突出不平衡问题。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房地产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还有区域协调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等,如:中国的城镇化还不到60%,相比发达国家80%还很低,城乡发展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中,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实现高水平的发展,中部地区进入中高水平的发展阶段,西部有的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虽然实施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迅速崛起,但目前缩小地区差距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另科技创新和就业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平衡、积累和消费不平衡、内外需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共生的问题,内外联动的开放,解决深层次发展的问题,全民共商共建共享,推向共同富裕之路的自由之路公平正义问题等,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礼记.礼运》提出建立“小康”及“大同”社会。以上种种,说明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巩固已有“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建立适应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中国建立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要求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理念是指导,明确了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强烈要求,解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和自由之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开拓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是机遇和挑战,体系是国家强大的战略目标和物质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分析中国经济的特征,深化对经济规律的探索,2013年做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的判断,2014年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必经的“新常态”,提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方式,动力路径,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度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已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过渡,发展动力要由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进入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结构必须由存量向增量,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2015年,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提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一定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和高效化,资源的低消耗和环保化。创新是发展动力问题,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推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注意中国经济发展中“阿喀琉斯之踵”,突出中国创新发展重要性。20世纪80年发展起来的增长经济学理论,也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将科技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迈克尔.波特指出:“国家经济的升级需要生产力的持续增长。”[8]麦肯锡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潜力和趋势时指出,到2030年,中国未来有五大机遇提升生产力,其中之一是通过创新及向产业价值链上移,特别是研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目前中国企业仅占全球领先收益的1/3。麦肯锡研究还指出,中国推进运营转型,可以提升15%-30%的生产率。[9]因此,必须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全方位的进行产品、品牌、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时代中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解放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开展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10]这一系列重要的判断为全面建设小康到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推进中国现代建设中,必须紧紧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不能停留在“汇报”及表面工程,必须狠抓落实,努力克服改革的试探困难,澄清供给侧改革和增长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同步前进的关系,澄清新时代供给侧改革既不是西方的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论,也不是萨伊的供给决定论,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供需共进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产业发展的平衡性、相互关联,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性。[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指出:“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12]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必须充分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深化供给侧改革,发挥高新技术的推动作用和扩散作用,从整体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中国方案,产生中国智慧。

(二)处理好稳定与发展关系,遵循产业推进规律,推动产业升级

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工业化是必经之路。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发展理念,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保证中国工业化道路不受影响,世界工业化的历史有300多年,而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30多家,其他或多或少都是因为战争、危机及动荡而逼迫中断。所以必须以战略高度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其次我国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并进国家,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演变,因此,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制定工业化发展战略,处理好三大产业比例关系,保证产业的按比例发展和协调发展。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强调产业资本运行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强调产业整体和部分的按比例发展,并伴随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升,不断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条件为I(V+M)=IIc和I(V+△V+M/X)=II(C+△C)[13]。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产业升级理论[14]。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也强调,产业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透过诱导机制、相互依存效应不断达到新的平衡[15]。依据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现阶段,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螺旋式上升,促使产业升级。另外,产业结构优化还是一个战略问题,不可急于求成,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为关键,最为持久,苏联曾因经济结构调整不力和改革不到位,以农补工,工业一枝独秀,而农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工业内部生产部门、采掘和加工业、传统和新型产业之间一直比例失调,能源材料繁荣,新兴产业落后,最终从高速的经济轨道上衰落下来,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16]。因此,必须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处理好三大产业及各自内部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三)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升级

1.不同产业的推进上:政府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如对追赶型产业,通过资金融通、外汇获取上进行支持,如三一重工和吉利汽车等,可以通过海外并购同类产业中拥有先进技术的方式,或者通过筛选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利用国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完成。对于领先型产业,在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研发的基础上,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共同组织研发平台,共同攻破共用的技术瓶颈,鼓励企业生产和海外拓展。对于转型性产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政府可以通过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的培训,或者对品牌经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进行税收减免,鼓励其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或者可以向海外工资较低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非洲等国进行产业转移,在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发展的第二春。“一带一路”倡议是机遇和挑战,东莞的华坚鞋业在非洲的俄塞俄比亚投资建厂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对于具有比较优势产能富裕的产业,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产能转移,实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赢。对于“弯道超车型”产业,政府可以提供孵化基地、税收优惠,鼓励国内外创业。对于战略性产业,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完成。[6]

2.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引导和发挥地方政府创新精神,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禀赋及经济条件、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如:“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从而带动和加速全国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7]。在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上,要制定利于创造和创业的优惠政策,要鼓励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要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3.市场的资源配置上:遵循价值规律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动态平衡。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交换实现,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价值,实现的基础是由市场的商品价值规律决定的等价交换[17]。所以要发挥市场在商品交换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促使资源自由流动,自动配置。目前,新的矛盾,主要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表现在资源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结构的不平衡,有区位因素,地理因素,政策、经济体制的因素,不管哪一类因素,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主张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商品价值的平衡交换,因此,必须加大市场经济的力量,清除和改革妨碍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经济体制、管理机制等因素,使资源更有效流动,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8]。充分强调了市场经济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性和竞争环境的重要性。

4.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度的把握上:政府增强企业的自主性,灵活性、产权明晰性,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使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公平竞争,保持国有资本的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实行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相结合的市场策略。政府主要在收入的贫富差距上、在市场的竞争有序及法治建设上发挥宏观治理的作用。主要投资和消费上要很好把握,投资用在短板上和基础设施瓶颈、环境和城镇化上,消费要降本增效。如:2017年,我国进口的2.16万亿美元的工业制成品,旅客境外的消费也超过了2000亿美元,就是我国应该投资补齐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短板。总之,要创新引领、弯道超车,避免发展陷阱、克服路径依赖,达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

(四)开发创业群,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全球发布的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为22名,比2016年提前了3名,是唯一一个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国家,但目前中国的创新人口分布不均衡,参与的少,享用的多,浓度和密度都不够,必须开发中国的创业群,激发创业的活力,探寻创新的中国模式。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采用美国的0到1模式,美国模式没有中间梯度,贫富分化严重,也缺乏完善的金融和法律保护体系。也不能走德国的阶梯性模式,德国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小,中国已经产生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世界级企业,向前发展下去,已进入无人区,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创新之路。美国和德国的融合模式值得借鉴。[18]借鉴德国的默克公司创新发展,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鼓励企业创办自己学校,在解决就业的同时,培养创新性人才。鼓励产业精准精益化生产,发挥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工匠精神”将产品做到极化。学习美国创新吸引全球精英云集硅谷的方法,探索中国发展的创新群云集区,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等。另外,中国工业化发展,人才红利的激发,贫富差距的缩小必须加大创新发展,鼓励自主创新,进行传统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入了世界科技第一方阵,处于“三跑并存”状态,与供给测改革融合推进,向纵深领域和水平发展,形成了万众创新的新局面,科技外交与158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核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要求,中国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左右,R&D与GDP的比重达到2.5%,目前距离此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我国的尖端科技领域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高科技核心技术领域。我国高端装备和关键材料(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2018年世界科技强国排名,中国科技排名世界第7,因此,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力度,营造创新的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自主创新领域,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投入型转向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型,由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五)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防范脱实向虚

实业兴则国兴,实业强则国强。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之本,是财富增长的根本源泉,也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变革,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化”,“去工业化”,引发的金融危机及主权债务危机已经证明了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危害[19]。时至今日还没有从其中走出来。如美国长期的增长速度平均是3.5%,2016年仅有1.6%,欧盟国家差不多也是1.6%,日本是1%。东亚高收入的经济体,如新加坡2016年经济增长为2%,韩国为6.5%,中国台湾还不到2%,都深受经济危机危害。中国经济发展自2010年经济连续7年下滑,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同阶段相比,(如:巴西2010-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由7.5%下滑到-3.4%,俄罗斯4.5%下滑到-0.6%,印度10.3%下滑到2016年6.5%)中国对“脱虚向实”充满信心,且发达国家的产能过剩是产生在世界最先进的产业上,我们是在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上升的空间很大[18]。因此,必须抓住世界经济疲软发展的调整周期,按照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全面推动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始终以《中国制造2025》为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全面布局实体经济在我国的产业层次及空间布局,防范经济发展脱实向虚,防范投机行为的发生。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体制,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20]

总之,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相比,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处于世界经济低迷发展周期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30%。制造业、货物贸易及外汇储备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且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因此,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三大产业及其内部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关系,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努力做到“宏观政策稳”及“产业政策准”,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2025年,中国跨越人均GDP12615美元的门槛,进入高收入国家,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基础。[21]

猜你喜欢
供给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